【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落实,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语言鉴赏能力、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以导读推进、精读品味、交流展示三步模式逐步深入,为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引方向、指点方法、指导深化,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验。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三步曲 导读推进 闯关式任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138-02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整本书阅读通过一系列活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值得每个学生认真去探究的阅读活动。部编版新教材每一个年级都设有阅读活动,从低年级的“与大人一起读”,到中高年级的“快乐读书吧”,为各个年龄特点的学生推荐了适合的阅读内容。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怎样去让学生喜欢阅读,让阅读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得到发展、得到提升呢?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仅仅凭着学生的兴趣来读,学生基本都是停留在表面,觉得书好看,却很难深入体会书中的内涵。笔者结合自身实践,通过设计整本书阅读三步曲,运用阅读策略和方法,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切切实实走进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第一步:饥饿营销式导读推进,激发自主阅读兴趣
现在的学生不缺书,不少学生的家里往往有很多类型的书。社会上、学校里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材料。要让厚厚的书本吸引学生,让学生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读推进的环节必不可少。导读课,就是揭开书本奥秘的一角,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去认识书中的人物,感悟书中的故事情节。在导读推进过程中,笔者一般会设计以下的环节内容:
1.精心设计问题,激发阅读饥饿,引导学生初识书本
整本书的阅读都是从导读开始的,而导读活动,一般是在教师推荐要阅读的书目时,在学生对书本内容一无所知或者了解得比較少的情况下进行的。只要教师提前阅读书本,愿意阅读,亲近文本,都会找到许多有效又有趣的切入点。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讲述喜欢航海和冒险的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独自一人生活的故事。小说中人物虽然不多,却很有特点,故事情节与我们通常所阅读的小说大有不同,讲述的都是荒岛求生的故事。在《鲁滨逊漂流记》的导读课上,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你觉得会生存下去吗?面对荒芜人烟又充满危机的海岛,可能会发生哪些问题呢?你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孩子们听了后兴致盎然,一时间孩子们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许多的奇思妙想都迸发出来了。异域的风情和闻所未闻的情景对学生很有吸引力,这本书中奇特的生活方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饥饿式营销成功激发了阅读兴趣,大家都盼望能够尽快阅读书中的故事。也有一些已经读过这本书的同学迫不及待地要“剧透”,却被那些想要自己探索奥秘的同学制止了。饥饿式营销,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味蕾”,让学生主动“啃书”,开启了阅读之旅。
2.精彩片段小点心,激发阅读兴趣
饥饿式营销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后,学生特别期待走进书本,一览书中的奥秘。这时候需要趁热打铁推进阅读活动,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选择一些精彩的片段朗读给他们听,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音、视频播放给他们听。书本中的鲁滨逊靠自己的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建房定居、养牧种植,原始的荒岛生活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发了无限遐想。此时,教师再顺势给学生介绍书本的作者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故事的来源等,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知识铺垫,为阅读做好准备。既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又给学生的阅读指引了方向。
3.制定个性阅读计划,推动阅读活动进程
阅读计划可以有效地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坚持每天阅读。在阅读活动开始阶段,我们一起阅读书本目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为自己设置一个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每天按既定的计划进行阅读。有了阅读计划的指引,一是能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阅读速度能否跟得上其他同学的速度;二是保证了阅读的进程。有的孩子阅读刚开始兴趣浓厚,后面不一定能坚持读下来。跟着计划执行,容易坚持下来,保证了阅读的进程。阅读速度快的学生,计划表是按照一章一章阅读的,阅读速度慢的学生则是安排了两天读一章,还有的同学是按页数来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的,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实际阅读水平来安排阅读计划,保证阅读活动能有序进行。连贯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书本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的思想进行碰撞。
第二步:任务闯关式引导,促进学生精读品味
1.设计闯关式阅读任务,引领阅读深入,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如果仅仅凭自己的兴趣,漫无目的地阅读,效果肯定不会好的。因此,在阅读时,适当地设计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跟随着任务的引领去闯关、去思考、去深入,阅读的有效性会大大地增加[1]。每当完成一项闯关任务后,学生就会获得成就感,更有兴趣去探索下一关的任务。学生在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之前,笔者在班级进行了小调查,有好几个平时阅读能力不错的孩子都阅读过这本书,笔者想跟他们探讨书本中的内容时,多数同学只能概括这是一本很有趣的探险书,仅有一两位同学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书中的故事,对于书本中一些深入的问题,他们就觉得有难度了。通过闯关式阅读任务的引领后,学生对于书本里的内容更加清晰了,特别是对人物的概括非常全面了。笔者还设计了一些与书本内容相关的拓展,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提升为自己的收获。这些闯关任务将书本中的重点难点以关卡的方式再现,既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熟悉程度,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增强学生语言的实践运用,让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切切实实的落实。
附图1 闯关式任务单
2.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分析,简化阅读难题
整本书的阅读内容一般比较多,想要弄清楚书本所蕴含的知识仅仅靠学生个人的阅读还是有不少难度的。在阅读活动中,根据自我的阅读进度,4至6位同学自愿组成阅读小组,每天记录自己阅读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第二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可以尝试小组成员共同探究,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在老师答疑的时候进行提问。教师的指导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进行,一是阅读任务的设置,要难易相当,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二是读中的指导答疑,对于有难度,不能直接从书本上获得答案的问题,要分步解析,引导学生找到方向;三是要特别关注阅读能力稍弱的孩子,给予特别的关注,不要让这些学生游离于阅读活动之外。第三阅读小组在阅读活动中有一位同学提出了疑问:鲁滨逊在漂流荒岛前进行了几次航海活动?小组成员意见不统一,有的同学说三次,有的同学说四次,他们将疑问记录了下来并在答疑时间提出了这个问题。笔者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在班级进行了询问,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班级同学和第三阅读小组一样,有的说三次,有的说四次。于是,笔者顺手在黑板上画了简单的表格,让学生去找鲁滨逊流落荒岛前每次航海的时间、路线。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鲁滨逊航海的时间和路线,在交流中他们发现了答案不一致的原因就是鲁滨逊最后一次航行到底算不算是流落荒岛前的航海。笔者让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分别去找依据,找到书本中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经过学生再次收集关键章节内容,大家很快达成了一致。困扰学生的阅读难题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顺利解决了,学生很有成就感。后面的阅读活动学生更加投入,有问题先去书本找答案,找不到的时候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再找不到也没有关系,可以记录下来在答疑时间提问,学生的阅读情绪更加高涨了,能力也在一步步提升。
第三步:整体交流分享,引领学生细读完善
1.细读修改,润色完善,整体展示
学生根据闯关式阅读任务的指引完成了阅读活动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班级展示了,教师在浏览或者批改所有孩子的阅读任务答案后,挑选有针对性的作业进行全班的展示分析,引导学生从任务单中去发现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2]。找问题、找亮点、找方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同学间的交流分享,学生会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掌握完成阅读任务单的要领。此时,再利用学习到的方法细读文本,重新梳理自己的阅读任务单,对于完成得不够全面的内容进行补充,对于思考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完善。再次补充完善阅读任务单,然后进行整班的任务单展示分享。在此环节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修改、完善。第二阅读小组中的一位同学的任务单中“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一一解决的呢?请你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出来。”这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都列出来了,但是解决的方法却是极其简单。在学生阅读了这位同学的答案后,我们一起找到了他的优点,也找出了他的不足之处,全部同学一起补充完善了鲁滨逊逐一解决荒岛上困难的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看似意义不大,却使学生学到了方法,在修改自己的闯关式任务单时更加细心,思考得更加全面。特别是阅读能力稍弱一点的学生,有了其他同学的参照示范,老师的指引,完成难度变小了,阅读兴趣增强了。
2.自主分享,促进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中指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体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3]。在整本书的阅读活动中,我们需要去发现书本里面独特的人物形象、感知不一样的环境和曲折离奇的情节,同时也需要尊重孩子不同的阅读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每个孩子关注的热点有所不同,他们感兴趣的方向也不一样。作为指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会,更需要找机会让这些爱思考、有獨特见解的学生展示他们的个性收获。可以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专长来展示,如喜欢做手抄报的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做成手抄报;喜欢表演的可以通过课本剧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文笔好的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来抒发自己的阅读体验……不拘于形式,只要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读中体会,读后收获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分享,一般情况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可以单独展示,也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进行展示。展示前需要先查看学生的准备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领悟和把握,不能偏离文本,也不能脱离实际,以健康向上的形式展现文本主题即可。
以导读为起点,以精读探奥秘,以细读促完善,三步一体,扎扎实实带领学生精读、细读文本,整本书的阅读活动在实践中切切实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邱湿林.运用阅读任务单提高整本书阅读效能的研究与实践[J].新作文·教研版,2020(2).
[2]巨同菊.关于小学生读整本书的阅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1(1):1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肖艳芬,语文科组长,中小学二级教师,广州市黄艳钏名教师工作室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