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 陈晨韵
摘 要:长沙窑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瓷上纹样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了解长沙窑纹样特点与不同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探究长沙窑纹样在长沙窑文创产品研发中的价值。通过分析长沙窑文创产品现状,提出基于长沙窑纹样的文创产品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建立文创品牌和重视情感化设计,让长沙窑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长沙窑;纹样;文创产品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JCX202087)阶段性研究成果。
长沙窑是崛起于唐代的商业性瓷窑,诗文饰瓷、模印贴花、窑变釉里红及其器型、釉下多彩是长沙窑的四大创新。作为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长沙窑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继承和发展长沙窑文化是当下需要我们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文创产品的研发是推广和发展长沙窑文化的重要手段,而解决在文创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同质化问题,是一个难题。长沙窑的装饰艺术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的装饰纹样可以被提取出来作为文创产品的设计素材。
一、长沙窑纹样概述
(一)长沙窑纹样特点
长沙窑的装饰纹样并不以精巧著称,不仅是因为长沙窑的瓷胎更适合快速描绘,而不适合精雕细琢的图案装饰,还因为它的商业外销属性和批量生产的模式,其销售对象是平民百姓,制作较为简单。但长沙窑胜在纹样丰富多样、贯通中西,形成了洒脱自然、灵动质朴的写意风格。长沙窑纹样具有平面化的特点,通过写意的表现手法抓住绘画对象的外形特征,以准确流畅的线条来造型,且有粗细、虚实之分,刚柔并济,笔数不多却能生动表现对象,用到勾勒、点垛、阔笔、晕染、没骨等技法,颇具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之美。如从题材上分类,长沙窑纹样大致可分为动物纹样、花草纹样、山水纹样、几何纹样、文字纹样和人物纹样,这些纹样不仅取材于日常生活,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还吸纳了外来文化并加以创新。身处开放包容的唐朝,长沙窑被不同的文化风俗影响,汲取不同的养分,绽放多姿多彩的光芒。
(二)楚文化影响下的长沙窑纹样
长沙窑纹样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富有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线条生动轻盈,体现楚地人民对大自然的赞美。楚人崇凤,认为祖先“祝融”是凤鸟的化身,长沙窑中出现了不少的凤纹样。不仅如此,长沙窑的彩绘纹样用色选用了楚汉时期常见的朱、绿、黄、青、黑等,也体现了楚文化对长沙窑装饰艺术的影响。
(三)异域文化影响下的长沙窑纹样
唐朝的开放程度高,与外国交流频繁,长沙窑产品呈现出明显的异域文化特征。植物纹样中的椰枣纹和棕榈树等,就是典型的异国植物。长沙窑的几何纹样大多是针对外销的设计,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伊斯兰教禁止把人和动物等一切生灵作为崇拜的对象。如常见的连珠纹,它是用点连成线条,将其组合成宝石装饰的效果,富有变化,产生一种神秘又活泼的感觉。此外,还有动物纹样的摩羯、胡人形象,摩羯在古印度的雕塑和绘画中很常见,被尊奉为生命之本;胡人形象也各有姿态,有跳舞、击鼓、吹笛等。
(四)湖湘地域人文风貌影响下的长沙窑纹样
文字饰于瓷是长沙窑的一大创造,瓷上文字有诗词歌赋、格言俗语、广告款识。瓷器上所题诗文多为行书表现的五言绝句,装饰于执壶腹部。一般来说,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多由社会的上层阶级抒写,但因诗歌在唐朝盛行并达到巅峰,这种风气也影响到了平民百姓。长沙窑瓷上的诗文内容大都体现了百姓的生活情景,语言朴实,情感亲切真挚。比如:“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抒发对异地恋人的浓浓思念。绘有花鸟纹样的产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多取材于洞庭湖水系常见的自然风情,植物纹样包含芙蓉、兰芝草、菊花、芦苇等;鸟纹涉及飞雁、白鹭、杜鹃、鸳鸯、鹧鸪等。鸟的动态描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在空中飞行,有的在花中休息,都展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长沙窑的诗文和花鸟展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仿佛能透过瓷上装饰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一景,这些产品已经不仅是日常的生活用品,还是传递平民百姓思想感情的载体与媒介。长沙窑文化是湖湘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湖湘文化又深受楚文化的影响,长沙窑装饰背后体现的不仅是湖湘地区人文风貌,还有文化上的一脉相承。
(五)佛教文化影响下的长沙窑纹样
长沙窑纹样也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卐“字纹和狮纹。“卐”在古印度佛教里是“吉祥”的意思,而狮子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在佛教文化中是神兽。长沙窑纹样中的狮子常与佛塔和菩萨舞蹈者组合在一起,形态各异,是长沙窑工对这种外来文化整理后的诠释。植物纹样中有大量的荷花和莲蓬,荷花在佛教中象征着纯洁高雅,也是典型的佛教文化元素。长沙窑中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风中起舞,呈现出幽静之美;还有荷花与童子的组合,象征佛陀在世,或多子多福,都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长沙窑纹样吸收借鉴着不同文化,但对待这些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照搬,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创新,每一件产品都展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活之美和长沙窑独特的气质。这背后体现的正是长沙窑工匠敢为人先的智慧与创新精神,还有当时百姓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热爱之情。
二、長沙窑文创产品发展现状
消费时代下,商品与消费改变了文化与艺术的表现形式,文化可以融入商品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文创产品就是以文化为核心,通过创意的手法将文化融合到实体产品上。利用现代化设计手法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研发文创产品,能让长沙窑文化更加贴近生活,让大众更了解相关历史文化,从而使长沙窑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相关部门大力发展长沙窑文创和旅游相关产业,如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国际陶艺村等。但在长沙窑文创产品研发方面仍显不足,产品销售渠道较窄,销量不佳。现下关于长沙窑的文创产品多是传统的仿古瓷器或纯工艺品,销售形式单一,审美也比较落后,产品式样少,所以购买者较少。传统瓷器价格偏高,也不便于携带运输,购买这类产品的顾客多是长沙窑文化爱好者,而这类消费者数量不多,要使长沙窑文化的传播面更广,就需要扩大文创产品的消费群体。年轻人是很有活力的购买群体,也是当下文创产品市场的主力军,长沙窑文创产品研发需要吸引年轻人的眼光。但年轻消费者往往求新求异,对直接的传统文创产品接受度较低,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符合现代审美并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
三、长沙窑纹样文创产品发展方向
当前的文创市场不断发展,尤其是博物馆文创的迅速发展,其中故宫博物馆的文创销售成绩更是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人们在购买文创产品的同时,也对相关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不应该再是被动地等着人们来发现与探索,而应该积极地研发出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创意兼备的文创产品,才是对文化的保护与超越。
(一)品牌化发展
建立与长沙窑密切相关的文创品牌能够集中设计力量,组织专业的设计团队,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建立与其他产品的差异性,最终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在信息化的时代下,优质的产品还需要一定的营销宣传,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不应只着眼于当地相关零售商店,还应利用新媒体渠道,如微博、抖音、微信等大众常见平台,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来扩大传播。
(二)情感化设计
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水平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购买产品时,购买动机多样化,不仅要满足简单的使用价值,对精神性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多。在将长沙窑纹样应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认知与情感的三个层次,设计出打动人心的产品。
从本能层次来说,就是要关注研发产品的审美价值,造型、包装、色彩、图形等方面都要符合现代审美。长沙窑纹样带有一种稚拙的审美趣味,在纹样的提取选择上,可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将纹样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直接应用是指将纹样直接转移复制在产品的装饰或包装上,也可将平面的纹样进行立体的造型设计,直观地传达长沙窑的文化历史。间接应用是指通过对长沙窑纹样的梳理和深度挖掘后,借助增减、解构、变形等现代化表达方式,使产品既蕴有长沙窑纹样内涵,又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这也是对长沙窑文化的一种延伸与拓展。
注重行为层次就是要从人性化设计和可供性设计的角度出发,关注研发产品的使用价值。文创产品的本质是商品,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要考虑其功能性,使其能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长沙窑的文创研发中,应该丰富产品品类,从衣食住行多个方面思考,主动地创造消费者需求,还可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有差别的设计,提高长沙窑文创产品的竞争力。
反思层次上的情感依赖于人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人们通过对产品包含的信息、内容、文化背景和含义的理解与体会而产生更深层的反应。如果一件设计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追求,引发其回忆和思考,甚至能塑造和展现自我形象,这就是在反思层面获得成功的作品。对文创产品来说,要强调其文化性,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创意创造情感体验,使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通过文创产品,对长沙窑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
四、结语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下,发展传统文化尤其重要。现代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地域性与独特性,长沙窑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长沙窑纹样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视觉形式为文创产品研发的视觉语言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通过研发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需要我们进行不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长沙窑课题组,编.长沙窑[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
[2]吴小平,主编.百问长沙窑(上卷)[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
[3]吴小平,主编.百问长沙窑(下卷)[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
[4]周世荣.长沙窑瓷绘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5]王龙.长沙窑器型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J].食品与机械,2017(11):114-116,160.
[6]顾蓉,穆宝宁,等.情感设计中本能、行为、反思的解析与表达[J].包装工程,2015(16):87-90.
[7]何臻婵.不可淹没的瓷海明珠[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8]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M].何笑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9]张瑾婷.从“经典”到“日常”的审美转型[D].无锡:江南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李娟娟,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
陈晨韵,长沙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