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在减贫工作上以实际行动破解了这一攻坚难题。设计界积极响应并行动,以自身专业的力量助力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行动,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扶贫工作是一项极为庞杂的工程,需要集中包括设计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当下基于设计伦理自覺开展的“设计扶贫”,在概念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及泛化现象,本文就此问题及设计参与扶贫工作的角色、社会责任等相关问题展开两点讨论。
关键词:设计扶贫;概念;服务对象;设计伦理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保障。减贫脱贫工作工程大、内容复杂,需要以“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为指导,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资源、智力、信息连接,再联动基层组织、企业、专家、销售等产业平台,共同努力完成的艰巨工作。面对这样一项关系民生及国家发展的重大攻坚项目,设计界应积极响应,倡议并动员行业一切力量投入其中,践行设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献计献策,在实践层面上以“设计扶贫”为行动目标,积极展开探索和努力。同时,在理论层面上,对“设计扶贫”的概念及内涵也需要深入研究并作出清晰的界定。
一、“设计扶贫”概念的边界探讨
对以“物”为主要关注对象的设计而言,设计参与扶贫,能为扶贫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专业的思路和智慧支持力量。其专业所具有的实用性、产业性、技能性等特性,可发挥的空间大,在扶贫工作中不仅能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和经济收益目标带来切实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针对实际的贫困问题,探索出更多可行且有效的实现路径。
目前,设计界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公益心倡议提出了“设计扶贫”概念。由于还没有相应的国内外对标物可借鉴学习,在其内涵和如何实施方面,还需要具体研究和深入探索。如在概念上人们有夸大设计的适用范围、抬高设计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之嫌,过于强调设计的跨界属性等。当然,“设计扶贫”概念的宏大构想强烈地显示了设计的主动性、职业觉悟性和社会责任感,但不应消解设计的边界,将设计泛化。
扶贫工作需要根据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及实际情况展开精准施策,不仅要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落后、基本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问题,还要改进其道路交通及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促进能为当地带来实际经济收入的产业化发展,开展现代技能培训以及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精神文化等等,所涉及的问题以及难度需要包括设计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全部力量共同参与、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目前从我国已经取得实践成效的扶贫工作以及基于自身的专业特性而展开的设计实践来看,设计还不具备独立完成扶贫工作所赋予的每项任务的能力,更无法扩展到扶贫工作的所有领域中。
以旅游扶贫模式为例。毋庸置疑,扶贫工作首先要改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着力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需求问题。发展旅游产业因经济收益直接、见效快而成为扶贫的重要模式。贵州省雷山县就是凭借当地“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传统手工艺基础深厚、世界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的优势,率先开展以西江苗寨文化旅游为核心进而辐射周边乃至全区的旅游扶贫模式获得了成功,并成为全国其他有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可复制的脱贫模式。其“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也因此被列入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强”[1]。
雷山县的旅游脱贫是“文化+旅游+农业”的产业化协同发展模式,以此才能实现稳定的综合产业经济效益,这也是因地制宜切实实现经济收益的可行性方案。其中,设计在基于乡村旅游开发战略而展开的一系列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修缮、乡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及空间环境改造、景观规划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统手工艺融合设计的文创产品开发、农产品品牌规划设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设计的力量助推乡村旅游、民族文化和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这是设计介入扶贫工作的实用性、产业性、技能性专业优势力量的体现。旅游产业最终实现经济收益是一系列综合联动工作共同完成的结果,离不开销售规划、贸易、教育培训、物流服务等相关工作领域的配合。这些领域也都有各自的专业特点,虽然设计在提升旅游产业品质化升级、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创新转化作用,但还是无法将以上领域归入自己的专业范围内。
与通过自身专业特性介入扶贫,直接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实现价值产出不同,对于可开发利用的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更多是需要结合当地致贫原因及现实情况而展开一系列复杂具体的脱贫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攻坚。设计不可能参与到所有扶贫领域,这也绝非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唯一途径。设计可能只是完成其中某项任务的一个环节,即便设计参与其中,规划设计很多合理的工作方式或简便快速有效的使用物品帮助扶贫项目开展工作,但也不足以单独主力。目前就全国脱贫实践中设计所参与的工作而言,无论是通过旅游开发取得脱贫的雷山案例,还是基于传统手工艺融合设计的文创产品等案例,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以设计为主为当地的扶贫工作的贡献率。当然,以具体的数据资料体现设计参与扶贫的价值及作用并非显得合理,但是也客观地说明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并非设计一方之力所能完成。
客观地讲,目前设计界提出的“设计扶贫”概念以及将教育、医疗、养老、社区管理等领域内容都整合到设计中,有将设计抬高到主体性工作的地位和角色之嫌,是放大并泛化了设计的概念和能力,这有待商榷。虽然,当下的设计早已体现出跨界融合发展的特性,跨学科研究及实践作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能产生更多观念、思想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但依然不能说设计具备包容一切社会力量的能力。当然,“设计扶贫”的概念提出构想宏大,以期整合并引导各领域资源解决乡村基本生活方案,以设计的专业智慧和力量推动精准扶贫。但是,就扶贫工作的全局性质来审视,设计更应该是一个参与者、助力者,还构不成主体力量。因此,“设计扶贫”这一概念理解为“设计参与扶贫”或“设计助力扶贫”更为合理。
二、关于设计参与扶贫的服务对象的探讨
对“设计扶贫”与“设计参与扶贫”概念的阐述说明,是为了厘清“设计扶贫”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及边界,明确设计在脱贫工作中适用的范围,承担的角色、工作职责、发挥的作用、带来的实际价值以及赋能等。
设计,普遍被认为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创造性活动,即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是人与“物”之间良好关系的桥梁。通过产品良好的功能以及优美的形式,让人产生良好的消费体验,并引领消费者形成正确的生活价值理念,共同创造美好的社会文化。在这一创造性活动中,最基础、最主要的是造物。造物,通常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处理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合理状态。在此理念下,以“物”为最直接的关注对象,展开相应的造型、策划、建造、审美、情感体验等创意规划,这是设计最本质的能力。
结合设计的本质来看当前的扶贫工作经验以及针对当地资源优势而展开的各种扶贫模式,设计在扶贫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适用范围自然就明显了,即对扶贫工作而言,首先要关注的是解决贫困地区及贫困群体的基本民生需求问题。设计参与扶贫,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基本的“物”为切入点,通过对当地的贫困根源、自然环境、文化资源等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有效规划设计方案以设计合理可行的“物”。通过产业化增加销售收入,首先解决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让贫困群体获得体面的生活。如对我国乡村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传统手工艺项目融合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能丰富并促进当地的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从而为当地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这是以“物”为主的设计介入扶贫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此处也需要说明的是,设计参与扶贫工作绝不仅仅限于文创产品开发、乡村旅游打造、村落规划等这些方面,还应该包括以物质普惠和精神关注为主要目的的更广阔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可以不断进行再造的原生文化源泉,通过设计的创造性转化,生成符合当下社会生活样式的文化创意产品,以产生消费价值,助力乡村脱贫。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发布了《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两份重要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工作。
因为找到了设计基于自身专业优势特点而参与扶贫的有效入口,设计界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接贫困地区,开发设计出种类繁多的文创产品及日常生活用品,形成了数量可观的创新转化设计方案。但同时值得反思的是,因为没有深入思考设计介入扶贫工作的本质目的以及设计介入如何做到经济上的可行性等问题,大量看似充满“创意”、琳琅满目的设计方案和作品,最终有多少是转化为实际的可产出产品,通过规模销售实现了真正的经济成效而让贫困群体受益?设计产品的理想化、概念化倾向也常常出现,更难以被复制,对大多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而言在可行性上有待商榷。实现经济上的可行本就是设计参与扶贫工作的难点,如果不认真思考扶贫的真正目的是要改善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平,解决生活需求,“物”的设计往往就会成为“伪设计”,也会很容易成为“精英”设计群体的主观创作,以及单方面的作秀和为完成扶貧工作任务而做的形式摆设。
设计参与扶贫,一方面需要以“物”为基础展开相关的具有普惠性特点的设计工作,从基本的生活入手首先解决贫困群体的生存发展及生活尊严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参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过程,以及通过对当地致贫原因的调查研究而展开的规划及设计项目,能让贫困群体感受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关系和人性美好,同时,通过为贫困群体提供具有“真、善、美”品质的设计产品,可以让贫困群体看到并感受到设计的创造力和文化特质,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重燃对生活的热情,也可以让他们重新发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所能产生的经济收益,增强自信心,进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这也是设计自身所具有的影响和改变人的生活观念的专业特征,也使以“物”为基础的设计变得更为深入。
三、设计参与扶贫的社会道德责任的探讨
扶贫工作是一项全社会本着公益奉献精神积极参与的活动,具有人文色彩的公益性质。帮助贫困群体(或者说弱势群体)是道德和良心的自知。设计参与扶贫,是履行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这一设计伦理反思及自觉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的《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一书中就已经被提及。他指出,设计从来都没有关注过那些“精英”之外的弱势或贫困群体,贫困人群,“甚至从来就没有闻见过从设计师的作坊里飘出来的气息”[2];著名评论家罗伯特·修斯(Robert Hughes)也提出过“穷人没有设计”的社会反思。“设计伦理”自此也成为全世界设计领域的共识和基本设计原则。
在温饱问题、基本的公共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等民生需求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设计对于贫困群体或弱势群体而言就是一种非根本需求和无暇顾及的奢望,更无从谈起享受设计。对于他们而言,首先需要满足的是基本的各项生活保障,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帮扶,而不是短期的、功利性的精英作秀行为。因此,设计参与扶贫,需要建立在踏实帮助脱贫工作的基础上,本着全体人类共命运的家国情怀投入长效扶贫工作。最近几年,国家基于脱贫工作的有效实施推出“精准扶贫”策略,有力推动了脱贫工作的开展,这也为设计参与助力扶贫以履行自身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提出了严峻的课题:设计如何基于现实的伦理问题,有效介入并开展扶贫工作,以人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的社会公平为宗旨,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解决基本民生问题,践行设计伦理,为他们提供拥有设计、享有设计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践行设计伦理,需要秉持社会责任心和义务积极开发出更多能解决贫困地区脱贫的具体实施途径,除了努力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基本的扶贫规划及具体的项目落实,更需要将激发贫困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设计参与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努力解决设计缺位问题,这便是要以“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增强贫困群体参与设计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对贫困群体进行创造力、技能的培训引导,逐渐改变其思想观念,形成潜移默化的创造力影响,即帕帕奈克所说的“种子计划”,努力增加贫困群体享受上设计的机会。
践行设计伦理,不仅要对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普惠功能予以重视,更要对贫困群体的精神思想观念予以关注。与物质帮扶的短期成效性相比,精神和思想意识的帮扶改变和影响远比物质的帮扶更难,毕竟,扶贫只是一种帮扶手段,从长期来看,自主脱贫才是最终目标。扶贫工作所面对的情况和现实错综复杂,设计介入扶贫工作的难度本已艰巨,加之各地产生贫困问题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精神贫困的帮扶更为艰难。在设计参与扶贫时,设计师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有公益情怀的奉献精神,密切配合扶贫工作的各领域及各方力量对思想进行帮扶,实现自治和自力更生这一最终扶贫目标。另外,扶贫毕竟是一项公益性的工作,面对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以及思想帮扶工作的长期性,政府如何从制度上保护和鼓励设计群体拥有长期的扶贫积极性而无经济担忧地从事这项长期的公益工作?这是个挑战。
除此之外,设计参与扶贫,需要秉持社会道德责任心,本着帮扶无类的态度,对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一视同仁,而非仅仅关注那些有良好开发价值、能快速直接显现设计成效的地区,否则就会成为具有功利心态的跟风行为或一时的风潮作秀,这会深深伤害当地贫困群体的感情。在物质本就匮乏、基本生活质量低下的贫困地区,本就被贫困群体所质疑的“精英设计”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奢侈品”或“奢侈享有”,加之个别设计项目在扶贫工作中过于强调高高在上的主体性地位,并不关注贫困群体是否理解和需要,这会让他们进一步对设计本应该具有的伦理、责任和社会价值产生更多误解,从而起到反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在民盟华北五省市区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研讨会上的论文《非遺活化·扶贫开发·融合设计》,标题就极为清晰地说明了设计在扶贫工作中所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扶贫工作需要联合、合作共同发力。设计参与扶贫是为扶贫而进行设计,这是设计工作的根本。因此,设计介入扶贫,首先应该建立在一种具有普惠性的、以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基本民生为关注点、与“物”有关的活动上。但此处也需要说明的是,设计参与扶贫工作绝不仅仅限于乡村旅游打造、村落规划、文创产品开发这些方面,还包括基于解决物质普惠和精神关注为主要目的的更多方案和更广探索。
四、结语
设计参与扶贫,不是风花雪月的艺术营造,而是为扶贫而进行的设计,这是设计工作的根本。因此,在这项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作完成的工作中,践行“设计扶贫”行动,首先应该弱化自身的“精英”主体性思维,不应夸大设计的角色,也不宜低估设计的作用,弄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以设计的专业优势及能力,努力发挥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辅助扶贫工作的赋能作用。通过设计的创新和转化,以帮助贫困地区切实解决贫困问题,让贫困群体“享有设计”,享受生活的美好,因为这对于具有社会责任和伦理指向的设计学科来说,为贫困地区的真实需求而设计,是设计的应有之义和社会价值所在,更是我国减贫脱贫工作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的根本宗旨体现。
参考文献:
[1]贵州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治贫的“雷山战法”[EB/OL].[2021-01-29].http://www.cpad.gov.cn/art/2021/1/29/art_5_186480.html.
[2]帕帕奈克.为真实世界的设计[M].周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65.
作者简介:李晓瑜,艺术设计学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