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绍成
伴随烟草消费、工业化水平提高及人口龄化,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不论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根据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为5.80/10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13位,其中男性发病率8.83/10万,位居第7位,女性发病率2.61/10万,位居第17位。
那么,导致膀胱癌高发的因素是什么?哪些症状的出现预示它的到来?又该如何防治呢?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膀胱癌的发生机制,多数研究揭示,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吸烟、膀胱黏膜长期受刺激以及寄生虫等因素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吸烟与膀胱癌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已被确认为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立癌症研究所进行的饮食与健康研究,通过11年的随访发现,既往吸烟者和目前吸烟者的膀胱癌发生危险高于不吸烟者3倍,且吸烟时间越长,每天吸烟数量越多,累计吸烟暴露量越大,罹患膀胱癌的风险越高。
这其中可能的机制是,烟草含有的氰化氢、尼古丁、苯并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和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会引发膀胱上皮的弥散性病变,导致细胞基因突变,从而诱发膀胱癌。
膀胱癌患者最初的症状多为血尿,也有患者首先出现的是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导致肉眼血尿最常见的原因:一是泌尿上皮癌,二是严重尿路感染,三是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和泌尿系結石同时会合并排尿疼痛,特别是结石会伴发令患者终身难忘的肾绞痛。如果没有任何疼痛的症状伴肉眼血尿,这提示患者存在尿路上皮的病变,如肿瘤等,一定要到医院就诊。特别是对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出现肉眼血尿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做全面检查,这样有利于早期发现膀胱癌。此外,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也要提高警惕。因为当肿瘤细胞侵犯膀胱三角区,就会刺激到膀胱。
目前临床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各种检查来确诊膀胱癌,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腹部超声、膀胱镜、膀胱造影、静脉肾盂造影以及CT检查等。其中,腹部超声检查对膀胱肿瘤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直径越大,超声诊断准确率越高;膀胱镜检查则能直接观察肿瘤的位置、数量、大小等,同时可以采集样本进行病理组织活检。
膀胱癌病情发展分3个阶段:非肌层浸润、肌层浸润、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膀胱癌。在精准医疗背景下,医生需要通过对患者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找到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既往称为表浅性膀胱癌,占初发膀胱肿瘤的70%。临床会根据复发风险及进展风险分层来选择手术方式、术后灌注和随访策略。
当膀胱癌进入“肌层浸润阶段”,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全切(配合新辅助或辅助治疗)和膀胱保留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卡介苗等)。其中配合新辅助或辅助治疗是基于尿路上皮癌细胞对于铂类、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敏感而准备的。
对于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膀胱癌的治疗,数十年来临床都毫无进展,直到近几年免疫治疗的出现。免疫治疗即通过增强或正常化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首次将免疫治疗列入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当中,并指出: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尤其是使用PD-1/PD-L1单抗在膀胱癌患者中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