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思考

2021-10-18 23:49杨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教学设计培养策略

杨萍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目标.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问题意识能够更好地体现其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其更好地参与课堂探究,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入手,根据小学生意识培养的规律,给出相关建议,明确优化教学情境、做好示范指导、引导学生探究等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教学设计;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任何发现数学问题的过程都是从提问开始的.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也是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思维得到发展.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问题意识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水平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也应当更新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需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下研究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在与客观世界互动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许多问题只是一闪而过,没有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导火索”.在小学数学的教育阶段,许多高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即便有疑问,也不会向教师提出问题,追究其原因,这其实与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有着一定的关系,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的,忽略了对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立足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采用多种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想问”的欲望,或者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产生思考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设计问题情境.

第一,利用实物构建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物能够为学生构建真实的情境,也能够吸引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同时能够驱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解决问题.例如在“观察物体(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恐龙玩偶,并从侧面、正面、背面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掌握特征,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照片,并提出问题:这张照片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学生通过将图片信息与之前的观察信息进行对照,或者拿恐龙玩偶进行对比,然后判断位置,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第二,结合生活现象构建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学问题,学生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例如:如何利用自己的课后时间、如何辨别电子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帮助妈妈利用超市的优惠券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设计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学生呈现今年的日历,并提问:你能准确描述此时此刻的时间吗?你能找一找今年的春节是哪一天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回答出这些问题.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021年日历的每一个月份,看一看都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发现,有的月份有30天,有的有31天,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月份的天数不一样呢?教师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第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媒体技术所构建的动态化情境,是现代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童话、游戏等情境,并将问题包含其中.例如在“平均分”的问题探究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唐僧师徒的动画故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平均分”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观看故事,并产生寻找答案的强烈想法.

当然,情境教学应用的方法是多元且开放的,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应积极获取各类教学资源,并针对学生的探究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依托情境形成问题意识.

二、做好教学指导,培养学生掌握质疑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问题很多,但是多数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无法准确将问题表述出来,也不能根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最后导致问题流于形式,或者不了了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做好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减少无意义的提问.虽然说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值得尊重和保护,但是有意义的提问才能带给学生正确的思路和学习的方向,如果学生提出的都是一些没有意义且浅显的问题,那么提问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指导,指导学生学会提问,从而提高问题的质量和思维的深度.

第一,教师应结合问题类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问题的表达虽然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从本质上基本包含四类,即“是什么”所代表的概念类问题,“为什么”所代表的分析类问题,“怎么办”所代表的探索发现类问题,“怎么样”所代表的评价类问题.在课程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讲解,让学生逐渐了解这四类问题,并通过示范、启发等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这些问题产生的环节,以及提问的主要形式,尝试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学生日常生活所见,为学生展示各种小数,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尝试用“是什么”的模式对小数的特点提出问题,有的学生说道:通过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点?教师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小数的构成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小数和整数进行了区分.接下来,在引导学生分析小数含义的过程中,教师分别用线段图、实物等方式,呈现了3角钱、3分米和3个格子,并从10份中取出3份,来表示0.3.这时有的学生无法理解,并提出问题:为什么3角钱、3分米和3个格子明明是不同的三种类型,却都能用0.3来表示呢?教师由此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思考小数的含义.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教学环节为學生提供了提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对照不同类型题目尝试提问,进而通过完善学生的问题推进下一教学环节,有效培养了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教学设计培养策略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