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情境助力小学数学教学

2021-10-18 23:49周慧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周慧玲

【摘要】本文简略从故事型、游戏型以及探索型几方面内容着手阐述了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种生活情境,并基于生活情境构建了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进而充分发挥生活情境创设的实质性作用,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的构建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切实强化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但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在进行生活情境构建的过程中仍面临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切实保障生活情境构建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构建的几种类型

(一)故事型生活情境

在小学阶段的生活情境构建中,故事型生活情境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方式,主要指的是教师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生活情境.教师在课前进行任务角色设计和情节设计时不需要完全符合现实生活,而可以适当将海底世界以及森林王国等极具趣味性的情节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教师应当对当下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故事角色和故事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比如蜘蛛侠、钢铁侠、熊大、熊二等等,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游戏型生活情境

游戏型生活情境的构建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呈现生活情境,相较于故事情境,教师在进行游戏型生活情境构建的时候不需要进行情节的设置,而需要将数学知识融入所组织开展的游戏活动中,以此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游戏型生活情境的构建并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割裂,部分生活元素的加入还能够提升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在进行游戏型生活情境构建的过程中不需要综合考虑人员角色的分工分配、故事发展以及情节的设置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新时代广受小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并事先准备一些游戏道具,例如:彩带、彩绳、气球以及彩旗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得到游戏乐趣的同时,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有助于保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型生活情境

探索型生活情境是在故事型和游戏型生活情境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情境,当面临部分相对较难的数学问题及数学现象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立足于生活实践提炼出其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情境构建,并积极鼓励学生对数学现象所产生的原理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在构建探究型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既不需要设计故事情节,也不用进行游戏规则的设置,但需要事先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并采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该类型生活情境的构建更加直观明确,存在一定的趣味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可以实现对学生数学探究意识与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构建

充分保障生活化情境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够帮助教师将原本复杂抽象的公式和定义以一种简单的生活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强化.所以,教师应当构建上述三种类型的生活情境,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方面着手构建科学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一)课前,强化生活中的数学感知

从根本上来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材中所涉及的各类数学问题大多都同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小学生应当立足于生活,积极发现和观察其中所蕴含的各类数学知识,进而真正做到对数学的深化感知,体会学习数学所带来的乐趣.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前阶段,进行非练习题式的任务布置,并在其中融入一些趣味性元素,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自发探索和自主感知,以此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侧重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生活实践指导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导致数学教学往往过分依赖教材,难以同生活有效关联起来,造成学生的数学感知存在欠缺.但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开始越来越注重学生服务实践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前阶段要将生活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并在生活中有效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对“四边形”一课进行备课的时候便可以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生活中的四边形随处可见,包括书本、画纸、电脑显示器、门窗、衣柜以及餐桌等等.学生在不断发现和理解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该知识点的预先感知,进而在整体的理论体系中融入上述感知,对拓展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实际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之前,可以适当采用开放性提问的形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为后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课中,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1.生活化情境的構建

在完成课前预习之后,此时的小学生已经在生活中强化了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感知,所以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便可以正式进行生活化情境的构建,以便将实际生活同数学真正联系起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地位和角色,从以往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吸取养分,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选择与小学生生活场景相符合的生活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充分保障生活情境构建的有效性.

以“一百以内加减法”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日常买东西的实践构建如下的生活情境:小文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小文喜欢吃大白菜,小文的妈妈买了2棵大白菜.已知大白菜2块钱1棵,小文妈妈在结账的时候付了10块钱,但收银员却只找回了5块钱,小文告诉妈妈收银员算错账了,收银员便将多收的钱退了回来,但此时小文妈妈忽然想起有客人要来家里吃饭,觉得大白菜买少了,于是又多买了2棵,问:小文妈妈总共花了多少钱卖白菜?此时学生已经在脑海中建立了该生活化的场景,并进行模拟计算,接下来教师便可以给出计算过程和最终答案,小文的妈妈买大白菜总共花了10-5-1+4=8(元).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数学知识同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从中收获了知识和乐趣,为后续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生活化问题的设计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应当注重生活化问题的设计,并充分保障学生的发言机会,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应当对教材展开深入分析,并精确提炼出其中的重难点问题,将其与生活实例结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当下的实际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的难度进行优化调整,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最后,教师需要做好总结评价工作,加深學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以“除法”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班级同学一同去公园游玩,已知班级总共有55名学生和1名教师,一辆小汽车能够坐8人,需要租几辆小汽车呢?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接下来,教师便可以趁此机会进行除法概念的引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正确计算.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课堂的重难点知识,提升学生对于除法的学习效果.

(三)课后,在生活中巩固数学知识

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应当注重对数学知识的巩固,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活,对其内涵产生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与解读.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检验,进而实现对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的深化巩固.

以“测量”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作业的布置:在家中用尺子测量衣柜、床、书桌及镜子等物品,明确其宽度和高度并记录下来.或者在完成“掷一掷”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后,教师便可以进行与之相关的课后任务布置:学生在家中可以同家长一起抛掷50次硬币,并将每次硬币的花色如实记录下来,最终整体计算出正反花色分别出现的次数,通过对比分析统计出正反花色各自出现的概率.学生在记录下相关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写下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收获和体验,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这样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实现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保证数学知识的内化效果.

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其灵活应用于现实生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场景,以便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师完成“折扣的相关知识”的教学之后,便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活动,鼓励学生同家长去商场购物,并在明确商场促销优惠活动的基础上计算怎样购买商品能够获得更大的优惠.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商场所组织的打折活动,进行生活情境模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之后通过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进行反复练习.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构建,能够让学生充分将数学知识同生活联系起来,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加深应用程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加强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的生活化情境构建,为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杨生智.基于生活情境构建小学数学优化教学体系[J].学周刊,2020(21):125-126.

[2]范军礼.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构建研究[J].中华少年,2019(24):103.

[3]杜丽芳.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有效构建[J].内蒙古教育,2019(05):121-122.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