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1-10-18 00:57朱莎莎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6期
关键词:刘老师写作技巧写作能力

朱莎莎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人们对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养成,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文能体现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语言功底。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兴趣广泛,只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目前学生出现不会写作文,下笔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讲课方式刻板没有新意,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不过多举例子,讲完就安排任务,一味要求学生多写多练,孰不知学生根本没有思路,还会产生消极情绪,感觉越来越乏味,写出来的内容也渐趋模式化。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他们天真,爱玩,好动,好奇心重,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布置作文题目,比如先设置问题让他们讨论再引出写作主题等。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写作活动中。

例如,在以“春天的景色”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加细致地描写春天的景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身感受,将写作课堂从室内转移到室外,让学生自己观察校园中的景色;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全新的环境会给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和刺激,以此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实践远远好过教师的描述与自己的想象。

又如,学习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可要求每位学生写一篇读后感。由于该事件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时间的距离感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只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无法与文章产生共鸣,是很难写出一篇富有感情的读后感的。教师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在讲课的过程中放一些圆明园被毁灭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感受当时被侵略的惨状,设身处地地体会敌人入侵时国人的无奈与悲愤之情。看完视频,讨论表达后的感想。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解决了写作难的困扰。

二、关注生活,多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作文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没什么深刻内涵,大多是在凑字数,喜欢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但有些用的又不恰当。找不到可写的内容,还不懂写作技巧。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自信,就更没有了写作热情,陷入一种死循环。而写作依靠的恰恰是写作技巧与写作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好作文的前提就是积累素材,因为小学生的写作来源完全依靠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观察、耳朵聆听、动手触摸来增强自身体验,从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学生就能够调动生活经验进行描写,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让他们清楚知道该写些什么,促使其投入更多的真情实感,使文章富有生气。

例如,在“我最敬爱的人”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了解“敬爱”一词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敬爱”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医生、警察,更可以是在自己身边平凡且普通的人。再調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仔细回想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个人,在学生讲述回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说说敬爱他(她)的原因。最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的口头描述转化为文字。

三、读写结合,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包含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的内容,阅读和写作二者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把阅读的内容引入到写作中,在阅读中选择好的写作素材。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能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比如学完课文《我的老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从学生的视角叙述了一位残疾教师的伟大事迹。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了自己对刘老师的回忆;第二部分描写了刘老师上课时的情景,表现了刘老师的爱岗敬业,对工作的热爱与尽责;第三部分描写了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展示了刘老师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在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感知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回忆从一年级起到现在自己接触过的老师,引导学生讲述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位老师,并简单描述与老师之间发生的难忘的事情。最后让学生将讲述内容写在本子上,将故事情节尽量表述具体,突出细节描写。这样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教学,在促进了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四、多元化评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内容、技巧以及写作思路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用分数评价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开展深刻的交流互动,真正了解学生的写作过程,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正确构思,培养学生写作积极性。例如在游记类写作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游戏过程,或者外出游玩的经历,为学生指明写作方向。教师的评语对学生的写作技巧也有指引作用,教师应当注重作文评语,除了鼓励的话以外,还需要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让学生在未来的写作中注意,培养个人写作自觉性和写作思维,还可以利用评语对小学生的写作心理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真正将作文当作个人思想表达的渠道。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写作内容与生活相结合,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刘老师写作技巧写作能力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春天的样子
多角度优化写作技巧教学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巧妙点拨写作技巧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策略
幽默的刘老师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