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通用盲文书写错误分析

2021-10-18 09:17杜芬娥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盲文韵母声母

杜芬娥

(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2018年,中国残联、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国家通用盲文方案》,推动了盲文规范化的进程。[1]2021年6月,国家通用盲文研究和推广中心正式成立,进一步加大通用盲文的推广力度,确保全国上千万的视觉障碍者的无障碍沟通、交流。

推广国家通用盲文,师资是关键。2018年11月,《国家通用盲文推广方案》中特别要求特殊教育师范类盲文课程逐步转换为国家通用盲文。[2]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是未来从事视觉障碍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后备力量,必须具备扎实的盲文知识及读、写技能,才能应对未来职业的需求。因此,《盲文》是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重要的必修技能课之一。现有研究表明,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对学习盲文的作用认识不足,学习的兴趣短暂,学习动机先强后弱,盲文学习缺乏主动性;[3]学习方式方法单一,盲文读写技能不高;[4]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汉译盲的表现较为乐观,而盲译汉能力状况较差;[5]另外,由于缺少使用盲文的机会,教师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盲文学习的效果。[6]

已有研究对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兴趣等个人特征进行探讨,而有关其通用盲文学习具体表现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论文通过对178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通用盲文作业进行分析,归纳其书写错误的常见类型,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寻求改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通用盲文书写状况的策略,以提高特殊教育专业《盲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通用盲文书写常见错误表现

(一)通用盲文符号书写错误。

1.通用盲文符号反写。六点字盲文的基本形态为⠿,左边一列为1、2、3点,右边一列为4、5、6点,从左向右摸读;但用盲字板、盲字笔扎写时需要变换方向,右边的一列为1、2、3点,左边的一列为4、5、6点,从右向左扎写,即正摸(读)反写。如图1:

图1:盲文点位图

盲文读与写的非一致性特征加大了盲文书写的难度,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书写通用盲文过程中如果忽略反写,就会导致书写错误,表现为将通用盲文符号写成了跟其符型相反的符号,如“秋天”通用盲文应为⠅⠳⠁⠞⠩⠁学生却错写为⠅⠳⠁⠞⠍⠁,即将韵母ian⠩反写成⠍。通用盲文拼音符号中,符型相反的符号共22对,涉及到的声母及韵母共45个,如表1。经统计,178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通用盲文书写过程中,44.23%的学生有盲文符号反写的现象。

表1 通用盲文中符型相反的符号统计表

2.符型上移或下移。通用盲文中,有些声母或韵母的符型完全相同,但点位不同,表现出在一方盲文中的位置不同,如⠛g、j(1,2,4,5)和⠶uang(2,3,5,6)、⠔a(3,5)和⠊i(2,4)、⠖ao(2,3,5)点和⠋f(1,2,4)等。

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记忆盲文符号时如果仅记住了符型,忽略了点位,就可能会导致书写盲文时出现错误。或者书写时没有按照盲文点位的顺序书写,而是按照盲文符号的符型在盲字板上无序地书写,也会导致符型上移或下移。例如“画”,学生将其通用盲文错写为⠦⠿⠆,即⠓h(1,2,5点)被下移了一层,写成了⠦ang(2,3,6)。

3.通用盲文与拉丁字母混淆。汉语拼音字母源自拉丁字母,部分汉语拼音字母与拉丁字母的发音不同,但书写方式完全相同。通用盲文中的部分声母、韵母与拉丁字母是相同的,如声母b与拉丁字母b,盲文符号完全相同。但通用盲文中的有些声母或韵母与拉丁字母尽管明眼文字符号相同,而盲文符号却不同,如通用盲文中的韵母a⠔和拉丁字母a⠁、通用盲文中的韵母e⠢和拉丁字母e⠑等。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书写通用盲文过程中,容易将汉语拼音与拉丁字母混淆,如“爸爸”通用盲文应该为⠃⠔⠃⠔,由于将韵母a与拉丁字母a的混淆,学生错写成⠃⠁⠃⠁。

(二)通用盲文拼读规则错误。作为明眼人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通用盲文书写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先将要书写的内容转换为汉语拼音,再根据汉语拼音书写通用盲文,即汉译盲时,采用如下程序:汉字→汉语拼音→通用盲文,将汉语拼音作为汉字和通用盲文之间的介质,借由汉语拼音符号进行通用盲文的书写。尽管通用盲文采用声母、韵母、标调的拼读方式,但同时有着独特的规则,如果直接转换,就导致盲文拼读规则方面的错误,以下是拼读规则使用错误而导致通用盲文书写出现的问题:

1.用韵母“i、u”当作声母“y、w”。通用盲文中没有声母“y、w”,因此增加了以韵母i、u为韵头的复韵母,如ian、uei等。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常常会错用韵母“i、u”去代替汉语拼音中的声母“y、w”,如“燕”通用盲文应写为⠩ian,却被错写成⠊⠧,“伟”应写为⠺⠄,却被错写成⠥⠮⠄。

2.把作为介母的i、u、ü独立书写。汉语拼音中i、u、ü可以作为介母,构成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如chuang、xiao、quan等。通用盲文中,除了 zhi、chi、shi、ri、zi、ci、si可以直接用声母zh、ch、sh、r、z、c、s做音节或韵母单独做音节之外,其他的音节均采用声-韵双拼。如“花(h-uā)”应由声母h与以u作为介母的复韵母ua组成,正确的盲文应该书写为⠓⠿⠁,但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书写通用盲文时,容易受原有汉语拼音学习经验的影响,将介母u独立书写,错写为⠓⠥⠔⠁(h-u-ā),“墙”通用盲文应该写为⠅⠭(q-iáng),却被错写为⠅⠊⠦(q-i-áng)。

3.u和ü的错用。在汉语拼音中,j、q、x与ü相拼读时,读作“ü”,写做“u”。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书写jü、qü、xü时,极容易受到汉语拼音的影响,将ü错写成u,如“举起”通用盲文应写为⠛⠬⠄⠅⠊⠄,却被错写为⠛⠥⠄⠅⠊⠄。与u、 ü相关的复韵母与j、q、x相拼时,也出现相同的错误,如“群众”盲文应写为⠅⠸⠌⠲,学生容易错写为⠅⠒⠌⠲。

(三)通用盲文的标调省写、特殊音节简写错误。2018年《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完全沿用了现行盲文的声母、韵母、声调、标点符号,废止了现行盲文需要时标调的旧体系,确立了全部音节标调的总原则,但又需要按规则省写部分声调符号,并新增了6个简写字。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通用盲文书写的过程中,对标调的省写及特殊字的简写,出现错误比例较高。

1.标调的省写。与现行盲文相比,通用盲文最大的变化即标调规则的变化。现行盲文按照语义进行标调,标调的音节在整个篇幅中占10%左右。通用盲文在字字标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声母和音节,省写部分标调。

被调查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表示能够记忆通用盲文中标调的基本规则,但由于涉及到的符号较多,书写过程中会忽略省写而仅执行字字标调。例如“图画”,因为“图”的音节中声母为t,可以省写阳平符号,所以“图画”通用盲文应该写为⠞⠥⠓⠿⠆,但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会忽略声调的省写而书写成⠞⠥⠂⠓⠿⠆。除了以声母为依据规定是否省写标调之外,通用盲文还规定了韵母自成音节或特殊音节标调省写方式。如“慈爱”,尽管规定了声母为c的音节省写阳平符号,但在本词语中,“爱”为韵母自成音节,声母自成音节的“慈”便不能省写标调符号,否则将会导致混淆。“慈爱”通用盲文应写为⠉⠂⠪,62.57%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执行字字标调,错写为⠉⠂⠪⠆,另有11%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省写了c的标调,错写为⠉⠪。总体而言,91.09%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出现标调省写的错误,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字字标调。

2.特殊音节简写错误。通用盲文方案规定,“的、么、你、他、她、它”一般情况下采用简写形式,仅用其声母表示整个音节,但如果后面连写的韵母自成音节时则不能简写。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在书写此类字、词时,发生混淆的比例增大。

通用盲文方案沿用了现行盲文的规定,音节zhi、chi、shi、ri、zi、ci、si采用简写形式,直接用声母zh、ch、sh、r、z、c、s作为整个音节使用,不需要写韵母i。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遇到此类音节,往往会多写i,如“自然”的通用盲文被错写为⠵⠊⠆⠚⠧,出错率达29%。

另外,音节ji、qi、xi、le等则不能省略韵母,13%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会错误省略韵母,因为这些音节全部读声母的本音,导致学生跟声母zh、ch、sh、r、z、c、s混淆。

(四)通用盲文的分词连写错误。分词连写是盲文独特的书写规则,通用盲文执行分词连写规则。对于句子的基本结构、基本词汇,如“主谓宾”,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分词连写规则掌握及实践状况良好,能够做到正确地进行分词连写。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字、词,容易混淆或书写错误,如助词“的、地、得”,其中“的”要与其前面和后面的字、词分词,写作⠙,“地”同样与其前面和后面的字、词分写,但写作⠙⠢,而“得”作为助词时写作⠙⠢,要与前面得动词连写,与后面的补语分写,如“跑得快”通用盲文写为⠏⠖⠄⠙⠢ ⠅⠽。“的”作为助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掌握较好,但“地”“得”作为助词使用,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发生错误明显增多。有些学生分词连写错误,如将“跑得快”的通用盲文错写为⠏⠖⠄ ⠙⠢⠂⠅⠽;有些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书写助词“地”的盲文错误省写韵母e⠢,如将“高兴地说”的通用盲文错写为⠛⠖⠁⠓⠡⠙ ⠱⠕⠁。

单音节方位词也常常出现分词连写的错误。通用盲文规定,单音节方位词前的名词若是双音节词,则方位词与名词分写,如“蓝天上”写为⠇⠧⠂⠞⠩⠁ ⠱⠦;单音节方位词前的名词若是单音节词,则方位词与名词连写,如“天上”写为⠞⠩⠁⠱⠦。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对此类的分词连写规则容易发生混淆,错误率57.31%。

另外,通用盲文中标点书写的基本规则是与其前面的字、词直接连写,如果标点符号为单方盲文,如逗号为⠐(5),仅占一方,后面要空一方再写其他内容。但如果标点符号的盲文占两方及以上,如句号⠐⠆(5;2,3),则后面直接连写其他内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对于标点后是否空方出现错误率较高。其中,双引号(“”)的开双引号前需要空一方,闭双引号后需要空一方,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错误率高达78.64%。

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通用盲文书写错误原因分析

(一)盲文符号记忆困难。汉字中有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学习汉字时,可以实现有意义记忆,而盲文符号多数需要机械记忆。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作为明眼人学习盲文符号,除了个别符号可以通过视觉联想与某种形象建立起联系,大部分盲文符号只能机械记忆。盲文符号数量繁多,除了汉语拼音符号,还有标点、拉丁字母、数理化符号等等,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记忆难度增大。据调查,90.06%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认为盲文符号记忆的困难直接影响其书写。

另外,盲文书写规则多,声母、韵母、标调、分词连写、标调省写、音节简写等,涉及到不同学科及内容,项目繁多,事无巨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对盲文记忆难度。

(二)记忆符型但未记忆点位。由于盲文的特殊性,书写和阅读盲文时使用的技能不同步。阅读盲文时更依赖于记忆盲文的符型,即盲文符号呈现出的形态,而书写时则需要记忆盲文的点位,才能够正确地进行“正摸反写”。以往研究表明,对于明眼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讲,在盲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使用视觉获取信息或者进行记忆。[7]据调查,77.78%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会采用记忆符型或视觉联想法等记忆盲文,如“l”的盲文符号为⠇(1,2,3),其明眼符号与盲文的符型极为相似,学生便倾向于记忆其符型。但盲文书写时需要从右到左反写,否则就必然出现错误。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如果仅记忆了盲文的符型而未记忆点位,在书写盲文过程中不能正确执行反写,就会出现将目标盲文符号错写成与之符型相反的符号。

(三)汉语拼音的掌握程度的影响。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具有干扰作用,在认知心理学上,此现象成为前摄抑制,这也是造成遗忘的因素之一。[8]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都受过系统的基础教育,拼音的学习及使用持续多年,且日常电脑、手机输入法,多数人也采用拼音进行,拼音掌握极为牢固。据调查,81.87%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认为汉语拼音掌握程度对其学习通用盲文有影响,其中极为明显的是汉语拼音的视觉经验对学习通用盲文的前摄抑制性。通用盲文是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与汉语拼音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但学习过程中又需要突破汉语拼音的限制。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对拼音及其符号形象极为熟悉,在书写通用盲文时,习惯于将汉语拼音符号作为汉字和盲文之间的媒介,就不可避免地会由于汉语拼音的形态或对汉语拼音的掌握状况不佳而导致通用盲文书写错误,如许多(xǔduō)、旋转(xuánzhuàn),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因为汉语拼音符号形态的影响,或对“ü”与“j、q、x”相拼时写作“u”,但读作“ü”的知识没有掌握,就会将通用盲文错误地书写为⠓⠥⠄⠙⠕⠁、⠓⠻⠂⠌⠻⠄。

(四)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运用盲文机会极少。据调查,94.15%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认为足够的练习是学习盲文的最有效方式。但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讲,除了《盲文》课程上学习书写并阅读盲文之外,其他练习使用盲文的机会极少。首先,盲文读物有限。我国所有的盲文读物均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销售,由于盲文书所用纸张及其印刷的特殊性,盲文书价格更为昂贵,且阅读人群局限性很大,因此,各高校能够为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提供的盲文阅读材料很少。其次,我国视力残疾学生数量逐年下降。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我国2192所特殊学校中,仅有27所盲校,另有1230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视觉障碍学生仅有9135人。[9]这就导致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教学见习、实习中能够接触到视觉障碍且需要使用盲文的学生机会极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见习、实习中同样缺乏对盲文的实践和应用。

三、教学建议

(一)教会学生记忆盲文的方法。记忆盲文符号是通用盲文学习的关键,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同时牢固记忆盲文的符型及点位才能应对盲文阅读及书写的需要。

由于盲文正摸(读)反写的特点,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需要记忆盲文的符型进行阅读,但书写过程中,则必须记忆盲文的点位,并按照点位顺序从右向左、从上向下进行书写。因此,在盲文教学中,要协助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使用各种方法记忆盲文符号,可以运用视觉联想、对称法等各种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盲文符型的记忆,同时要求学生在记忆盲文符型的同时必须牢固背诵每个盲文符号的点位,做到在扎写盲文时严格遵守“反写”的规则,从右向左按照点位顺序扎写。

(二)避免使用明眼拼音符号作为学习盲文的中介。通用盲文采用声母、韵母、标调等书写顺序,借助了汉语拼音的特性,但与汉语拼音又有区别,有着自身独特的编制规则。因此,在盲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帮助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利用原有汉语拼音的经验,又要防止汉语拼音的经验对其通用盲文学习带来的阻碍。

汉译盲的过程中,要避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以汉语拼音符号作为媒介来学习盲文。如果学生采用“汉字→拼音→盲文”的转换流程,如:鞠躬→jūgōng→⠛⠥⠁⠛⠲⠁,即看到汉字“鞠躬”后,首先想到的是其汉语拼音符号的形态jūgōng,然后将汉语拼音符号转换为盲文。在这过程中,就容易因为看到jū,而将ǖ错写为ū。因此,在汉译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汉字“鞠躬”读音书写盲文⠛⠬⠁⠛⠲⠁,避免之前学习的汉语拼音符号的视觉经验对书写盲文造成负面影响。

(三)盲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需加强实训。盲文符号及书写规则的记忆需要大量的练习。调查发现,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学习盲文的过程中,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和练习欠缺,致使一些符号和规则在课堂上学习过后,再次上课时已经忘记,且多数学生认为教师讲完新知识后及时地练习是记忆盲文的最好方法。因此,盲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训极为重要。首先,增加课堂练习,在教授新知识后及时布置练习题目,对新知识进行运用;其次,加强日常练习,要求学生每天用定量的时间复习并练习书写;同时,可以举办各种形式活动,如写盲文海报、盲文日记、制作盲文教具等,为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创造实践机会。另外,高校需要为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购买盲文读物,供其学习、练习使用,增加学生接触盲文材料的机会。

(四)加强校际合作,与特殊教育学校实现协同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见习、研习及实习的频率和时间,通过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合作,实现对特殊教育师范生盲文实践技能的训练。首先,通过见习、研习、实习等环节,特殊教育师范生可以实现与视觉障碍学生盲文教学环境的接触;其次,实地观摩视觉障碍学生书写及阅读盲文的过程,有利于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参与视觉障碍学生盲文作业的阅读、批改、制作盲文教具等教学环节;另外,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可以与视觉障碍学生建立同伴关系,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如书信,促使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书写并阅读盲文。

猜你喜欢
盲文韵母声母
基于盲文摸读效率因子评测盲文方案的研究初探
声母韵母
制作盲文书籍,点亮黑暗世界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一种新盲文输入法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