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课程思政: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路径

2021-10-17 07:00王爽爽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语文教学生活化

王爽爽

摘 要 课程思政背景下,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根源不在于教法,而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在于发挥“教材”“教师”与“教法”之间的基础作用,在于语文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的生活化,为语文课程思政提供“生活化”路径。语文教学中,抓住一个基本点,把握两种关系,在言语实践中求真,处理好教材的“范式”与“变式”、生活的“入世”与“出世”,让语文课程思政成为“有米之炊”。

关键词 “生活化”;课程思政;语文教学;教学内容重构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教学的前提,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特征、教材特点难以有确定的教学内容。针对此问题,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课程内容刻板僵化与随意性过大并存,语文教学花样百出与知识含量的极为贫乏共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严重问题。”[1]并提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2]这一观点。诚然,教学内容的不确定给了教师教学发挥的空间,但是教学艺术的展现应以严谨规范的教学实施为基础,从而避免教学方式的机械性与随意性,避免教学实施的重形式而轻内涵。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以生活化的场域内化道德为德育理念,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德育目标,以“教学做合一”为德育途径,实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交织融汇。

一、 抓住一个基本点:在言语实践中求真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学科的思政育人功能作出了上位要求,但是对于内容确定和教学实施需要師生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因此厘清课程思政内涵,把握语文教学方向成为关键。语文教学应以言语训练为途径,以言语实践活动为手段,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即“语用”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本位。语文课程的独特育人功能在于其加强“三种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自信上的优势,而文化的传承传播离不开生活、生命的实践,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在生命中塑造生命,让“求真”精神成为语文教学的价值高地。

1.立足语用本位

达成课程思政目标,应基于语文学科特征,把握语言运用规律。语言文字既是思维的外壳,又是情感的外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义为:“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自主开展言语实践,形成自我的言语经验,在语用规律的把握中提升语用能力,进而发展思维能力和品质,提升审美情趣和境界,调动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在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中奠基终身发展、熔铸民族精神、氤氲家国情怀。基于这一思路,明确了言语实践活动在语文课程思政学习中的本源地位,是语文素养实现的应然选择。

2.在生活中求真

如何发挥语用的最佳效能呢?将语用生活化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言说中学会言说。语言的学习可以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认知与积累、表达与交流。认知与积累即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感知感悟、语言经验和规律的积淀运用;表达与交流即是在真实或者仿真的专业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以口头语言或者书面语言的方式正确有效表达自我、与他人沟通。二者形成一种渐进的“双螺旋”式结构,在交互综合中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生活化的语用契合了陶行知先生的“求真”精神: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求真”是方法,“真人”是目标。语文教学的“求真”方法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在真实或者仿真的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结合情境取向实践;语文教学中的“真人”目标是在语用素养基础上的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是求真理、传真情的“真语文”。语言的学习也能够发挥出独特的育人功能和思政价值,立足语言本位,明确求真方向,才能既有明确的语文特色,又不失价值导向的引领。

二、 把握两种关系:教材、生活

在生活化语用观念下,语文思政教学应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教材是既是语文教学之本,又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依托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语文不是一个特定的、片面的学科,而是人类全部生活经验的汇聚和升华。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重构中应把握住两种关系:教材的“范式”与“变式”、生活的“入世”与“出世”。

1.教材的“范式”与“变式”

教材既是一种“范式”又是一种“变式”。“范式”即榜样,即“可以作为典范的形式或样式”。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达成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静态实施依据,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对教学内容的典范性、权威性的选取和架构。“变式”是通过对事物非本质特征的变换,对观察事物角度的切换,以此凸显事物的本质性特征。教材的使用过程是从静态材料走向动态实施的过程,因而需要根据师生教学情境展开重构。因此,教学内容的重构不是照搬教材,也不是随意打乱、增删教材,而是充分领会教材价值,合理选择有效教学策略实现教材价值最大化。

如何基于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重构呢?

(1)基于教材的“范式”,聚焦文化内涵的“3+1”。语文教学本身具备课程思政的天然属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具备独特优势。政治导向与价值观念的引导实施处在言语实践,落脚点在文化认同。因而,语文思政目标的实现应在紧扣言语实践基础上聚焦文化认同。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中,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时还应当不断拓宽文化视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实现本土与外来文化“3+1”交融的文化格局。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在“以文化人”方面的优势,依据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学习能力,挖掘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和时新作品的传统价值和时代精神,在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同时尊重和理解外来文化,形成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

(2)基于教材的“变式”,聚焦资源利用的“1+3”。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师生利用教材将言语知识和经验内化的过程。语文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由师生协同生成,形成以纸质资源为主,数字化资源、生活资源、地域特色资源为辅的“1+3”教材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纸质资源包含教材、教辅等材料,是学习的基础资源,可以依据教学效能进行变序、重组、增删等教材重构,打破以知识点为本位的教材序列,组织情境化教学专题,以语文素养提升为核心,创设语文认知、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情境,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将教材生活化、教学活动化。“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基于教材而又不局限于教材。在教材形式上,搭建“立体化教材”。师生协作开发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立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不断提升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内容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重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具有开放融合取向,挖掘学生成长相关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等资源,通过调查检索、参观走访等方式挖掘地方文化中的学习资源,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实践中学会生活。

2.生活的“入世”与“出世”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是培育语文素养的土壤,是推动思想流淌的动力。“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德育”,生活化的语文课程思政是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个体言语能力的提升、精神境界的提升,在多元主体间的开放性和个性化对话中发掘思政内涵。

生活包罗万象,语文为观察生活、介入生活提供一个视角,透过高度审美化的语言文学结晶,将生活高度凝练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感受到一个五光十色的语文生活。语文生活的“入世”即是文本对话中关注、投身个人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在文学感受中形成世俗经验,孕育高贵情操;语文生活的“出世”即是在世俗生活中超越世俗物欲,不以直接改变现实生活为目的,在非功利的文化参与中完善道德品质、凝聚家国情怀,达成语文生活的“诗意栖居”。

如何在语文生活中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构呢?

(1)基于语文生活的“入世”,构建多元对话的“活动式”课堂形态。语文教学以语言文学作品为教材主体,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习得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文本—生活—学生多元主体间的对话过程,这一对话过程也是语文教学内容动态生成的过程。

首先,注重教学多元主体有效对话。教学对话中既有教师、学生、文本、生活的显性主体,也有文本作者、教材编者的隐性主体,在多主体的交互对话中,师生共同挖掘文本的精神内涵及现实意义,实现与生活的互联互通,理解把握文本作者与教材编者的情意寄托和编著意图。

其次,注重教学对话过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生活没有标准答案,语文教学的对话也不是寻找标准答案,而是在对话中学习对话、学会对话,在预设中生成,在引导中开放,实现学生言语习得能力的提升、精神境界的开阔和思想情感的升华。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以个人的理解和讲解代替学生言说的过程,不因课堂生成而放弃教师预设和课堂把控,着意引导学生在开放平等的对话场域中研读文本,探究生活,学会言说,提升境界。

再次,注重打造“活动式”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语文教学需要将静态的教材活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是注重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可以是基于语用发展思维,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方式解读文本的思维训练活动,也可以是品味语言、鉴赏作品,发现美、感悟美的审美实践活动。“活动式”的课堂教学形态是教学内容不断生长的过程,也是学生鲜活体验教学内容的有效形式。教师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学生发展需要为原则,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提升。

(2)基于语文生活的“出世”,寻求“诗意栖居”的生活境界。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苦难中深情写下诗句:“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人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是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心灵解放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人的“诗意栖居”,是语文生活所追寻的至高境界,也是思政目标的根本内涵。在现世生活语境下,“诗意栖居”蕴含了更丰富的意蕴,既体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要求,也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

首先,以文化人,立意高远。语文学科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途径是文化传承与参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指出:在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增强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培育文化自信,不断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一个语言、思维、审美能力优秀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价值观正確的人。语文学科素养中,文化素养是方向性的关键,是品德培养、价值塑造的关键。因而,语文生活的诗性首先体现在学生精神生活目标的确定,在精神追求中提升自我修养,在祖国语言文字的涵咏中、在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参与中建构人生价值、寻觅生活意义。

其次,唤醒灵魂,对话生命。生活的诗意离不开身心的自由与解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离不开灵魂的唤醒和生命的关照。语文生活指向心灵,关乎生命,是审美化的人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生活的千姿百态、人性的复杂丰富,在语文生活中以艺术化的形成呈现着,超越了个人生活的局限。因而,灵魂的唤醒是感悟语文生活的前提。雅思贝尔斯说:“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3]教师应放弃教学中简单机械的灌输,创设平等自由的对话式情境,注重经验的共享和生命的互通,学生在鲜活的生命参与中习得经验、感悟生命。生活的诗意不在回避现实,不在远方,而是在“入世”中寻找“出世”,在当下俗世生活中感悟诗性存在。“入世”而不乱花迷眼,“出世”而不遗世独立,关注现实并能够时刻保持审美和反思距离,才能获得诗性顿悟,进而迸发处革故鼎新的力量,实现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生活化”的课程思政,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生活化”的语文,是课程思政落地生根的力量,也为教学内容的重构指明方向、提供方法。唯有在言语的生活实践中求真,才能成为语文思政教学的稳固地基;唯有抓住教材的“范式”与“变式”,才能筑牢语文思政教学的坚实框架;唯有处理好生活的“入世”与“出世”,才能达成语文思政教学的“诗意栖居”。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活化写作语境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650)、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职古诗文“五微”模式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2020/10/067)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28.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语文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