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前期,情绪易波动。积极心理学关注孩子的幸福教育,并提出科学具体的实践方法,使得悲观可以被改变,乐观可以被习得,帮助孩子掌握创造幸福人生的金钥匙。“帽子戏法”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乐观品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据此设计兼具生动性、体验性、操作性、可持续性的课程与活动,可帮助学生习得乐观,增强心理免疫力,应对即将到来的变化和挑战。
关键词:帽子戏法;乐观;积极心理学;小学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9-0036-04
越来越大的环境变化,需要人们学习及时调节心态,积极面对。从2020年网课期间四、五年级学生的心理问卷调查发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变化,近50%的学生存在焦虑、担心等情绪。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来自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业表现、青春期身心变化等因素,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带来的变化,导致学生很难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种种困扰。环境很难改变,困难也不可避免,但是学校可以教授学生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培养他们乐观的心理品质。
一、课程的理论依据
马丁·塞里格曼倡导的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发现,当不幸事件发生时,悲观的人比乐观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要多出八倍,且悲观的人在学习、运动、工作、人际关系、身体状况等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差。
与当代心理学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个人的积极力量,认为幸福是教育的本质,并且使幸福成为一门可学习和教授的学科。“乐观”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尤其在目前疫情和新课改的背景下,“乐观”这项心理品质日益受到重视。
对于处在青春期前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教导他们积极的思维方式,并在生活中不断练习和运用,以培养他们的乐观品质。
艾伯特·埃利斯与阿伦·贝克共同建立了认知疗法,发展了“ABC模式”,认为人对不愉快事件的看法与解释,才会引起某种特定的感受与行为,即后果。见表1。
在此基础上,马丁·塞里格曼提出四项乐观的基本技能:(1)“捕捉思维”,即在感受最难过的时候,尝试捕捉脑海里闪过的那些想法。(2)对捕捉到的这些想法进行“评估”,搜集证据来确认这些想法是否正确。(3)反驳悲观想法,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4)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二、课程的概念与目标
“帽子戏法”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上,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积极思维方式,以培养乐观品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可以把积极思维方式和消极思维方式转换成“帽子”形象,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见表2。
实际问题举例(见表3):当班级拔河比赛输了之后……
戴“黑帽子”的人习惯于把问题归因于他人或环境,不满、抱怨,易引起愤怒的情绪。
戴“白帽子”的人共情能力弱,学习和改变的动力不足,易失去发掘自身力量和优势的
机会。
“黑帽子”和“白帽子”有时反映的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但如果长期用这样的消极思维看待问题,会使身心处于不良状态。
戴“红帽子”的人能以乐观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能积极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困境,能够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对他人、社會、环境等怀着感恩之心。处于这样的状态,会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从而促进学习表现和人际关系。
“帽子戏法”的目标就是指导学生掌握乐观的方法,并不断练习在生活中戴上“红帽子”,习得乐观品质。
根据儿童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帽子戏法”更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首先,他们能从客观视角审视自己的思维;其次,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次,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坚持练习。
三、课程的实践过程与指导方法
(一)指导学生学习“帽子戏法”
1. 疫情居家学习期间,以微课形式给学生介绍“帽子戏法”
【活动过程】
活动一:隐形的帽子
听三位同学的“想法+心情”,知道不同视角会带来不同的想法和心情。
揭示主题。
听三位同学的生活故事,知道长期戴着不同帽子,会带来不一样的生活。
活动二:神奇的图片
看火车方向错觉图。
试试看,能不能让火车改变方向!
小结:换一个角度看,可以改变火车行进的方向,甚至可以改变人生的方向。
看视频:《父与子》。
活动三:帽子变戏法
听学生讲述“帽子戏法”的心路历程。
总结:不一样的视角会带来不一样的心情和结果。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导学生学习“红帽子”乐观的思维方式
【活动过程】
活动一:帽子变变变
遇到以下事情,你的心情如何?是什么想法带给你这样的心情?
小组讨论:遇到这些事情,还可以戴哪顶帽子?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体验,让学生捕捉到在脑海中产生的第一个想法,并把它说出来。由此培养学生自我觉察的能力。
活动二:我的帽子最红
戴上红帽子,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又会带来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交流,评一评最“红”想法。
你觉得这个红帽子想法好在哪里?(随机提炼要点)
小结:不管遇到什么困境,从红帽子视角来看,好像都不是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转变想法的方法。红帽子的积极思维不是空谈或喊口号,而是找到切实证据反驳悲观想法,然后找到具体的改进方向。
【课堂片段实录】
情景:网课期间,爸爸妈妈装了一个360度摄像头。
学生A:爸爸妈妈装了摄像头看着我,是因为他们担心我,他们想帮助我。
学生B眼眶红了:不,他们是想监视我,就像犯人一样。(捕捉第一个想法)
师:你觉得在他们心里,你是一个罪犯吗?
学生B摇头,双眼含泪。
师:那既然他们并没有把你当犯人,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装摄像头看着你呢?(转换想法)
学生B:因为我写作业不专心,他们想让我专心写作业。
师:所以他们的目的是希望你能自觉,能自己管好自己,是不是?
学生B点头。
师:那你现在认为他们是出于善意,关心你,希望你变得更好,还是出于恶意,不想让你好过,监视你呢?
学生B流泪:他们是希望我变得更好。(体察善意)
师:你很棒,能体会到爸爸妈妈是善意的,是关心你。只是他们这样的方式让你觉得不自由,不太能接受,是不是?(觉察自己的想法)那你觉得可以怎么做呢?
学生B思索。
师:同学们可以戴上红帽子,帮他一起想想办法吗?(思考行动策略)
学生C:正好让爸爸妈妈督促我,让我变得更自觉。等我能自己管好自己了,爸爸妈妈就不需要看摄像头了。
师:你是积极的红帽子,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把原本不开心的事变成好事情。那如果实在不能接受装摄像头这件事,怎么办?
学生D:可以跟爸爸妈妈商量,相信我一次,我一定能专心写作业,管好自己。
师:很好,能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别人商量解决矛盾,也是红帽子的做法。(对比方案,采取行动)
师:(对学生B)同学们的建议能帮助到你吗?你现在心情好些了吗?
学生B点头,心情平复。
活动三:红帽子行动
讨论:按照你们现在的想法,你希望达成什么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借助表格说一说。见表4。
【课堂实例】
设计意图:“红帽子”的最后一步是付诸行动,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先建立目标。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在探寻方法的过程中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关注自己的收获。即使这个方法失败,也可以换一个方法,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练习“帽子戏法”
1. 寫“红帽子”日记
“红帽子”日记是学生每天进行积极思维练习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能让学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思考自己的情感,发掘自身的力量。见表5。
每周在班级里进行日记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如:你是如何控制愤怒情绪的?你与自己有过怎样的对话?采取这种行动的理由是什么?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2. 做“红帽子”值日生
在班级里设立“红帽子”值日生岗位,让学生们轮流做。“红帽子”值日生的义务是倾听同学的烦恼,帮助同学用“红帽子”视角看待问题,并利用“红帽子”日记记录下当天值日的内容。
青春期前期的学生更易受同伴关系的影响,“红帽子”值日生的介入,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倾吐心声的“树洞”。
对于值日生而言,这个机会能使他学会倾听他人,练习红帽子戏法,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轮流值日、互相倾听与帮助的做法,能营造班级良好的互助氛围,使学生之间心与心靠得更近。
3. 把“好事情”存进“红帽子银行”
“红帽子银行”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锻炼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练习实例】
例1.某学生与父亲长期发生矛盾,老师请她观察父亲为她做的事,每天写一条。如下:
早上起来,发现爸爸买了我最爱的小蛋糕。
今天穿少了,有点着凉,爸爸批评我不懂得爱惜自己。
爸爸今天没有发火,我知道他在控制自己的情绪。
例2.小组同学认为组内某学生小叶总是“拖后腿”,老师请他们观察该生各方面的优点,轮流写下来。
小叶上数学课积极动脑,很用心,没走神,被老师表扬了。
有个同学不小心推了小叶一下,小叶没有责怪他,很宽容。
贝贝弄坏了我的发言稿,小叶帮我去向他讨个说法。
四、课程的实践效果与反思
正如塞里格曼所说:“乐观是可以习得的。”“帽子戏法”教学策略将认知、实践、探索相结合,从学习方法到日常练习再到主动发现,将“红帽子”积极的思维方式融入学生生活,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乐观品质。
在“帽子戏法”教学实践中,不应仅在学生层面实施教学,还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加入,戴上红帽子看待问题,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乐观应对教育中发生的问题,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成人的乐观品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会让教育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卡伦·莱维奇,莉萨·杰科克斯,等. 教出乐观的孩子[M].洪莉,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2]马丁·塞利格曼.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M].洪兰,译.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
[3]Patty OGrady. 积极心理学走进小学课堂[M].任俊,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4]高志奎.乐观品质的价值及其培养的策略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220-222.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