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疗效分析

2021-10-16 07:58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6期
关键词:溶栓成功率心肌梗死

刘 霞

(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心肌梗死属于急性病症,可使心脏功能受损而危及患者生命,其主要通过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可使已经堵塞的血管溶解血栓,并将坏死位置缩减到最低,拯救即将坏死的心肌细胞,提升存活率,疏通血管。再灌注心律失常不仅作为溶栓成功的表现,同时也指溶栓后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此病症的患者需及时救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同时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也存有重要作用。本院对72例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的康复率,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探讨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心内科诊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8,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5.8±8.1)岁;实验组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25:11,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7.9±9.2)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前需向本院伦理委员会提交实验资料,经审核同意后再进行;并在患者及家属在知悉研究内容的情况下,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 法

均对两组患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实时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且监测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情况,并查看患者是否有出血症状。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宣传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干预、相关护理等。

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再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饮食护理。患者在发病后的2-3d,逐渐进食一些如米汤、菜汤、藕粉等流食,进食时因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给心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发生心律失常。待患者病情被控制后,可适量添加如软面条、米汤、煮熟的碎菜、瘦肉粥等半流食状食物,为避免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排便时切勿过分用力。20-30d后根据患者实际症状逐渐为其增加普食。(2)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病程迅速发展,极易造成死亡。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人们往往认为住进重症监护室相当于救治无望,加上限制亲属探视时间,很容易引起患者绝望害怕的负面情绪。因此,需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巡视时,多与患者交流,为患者解答内心对病症的疑惑,以及患者的需求,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病情,缓解焦虑心理。(3)心电监护。临床上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疾病通常采用早期溶栓。此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濒死的心肌,还可以缓解冠状动脉痉挛,进而降低梗死的发生率。患者实施溶栓治疗的4h内是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易发时间。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在实施溶栓前后均保持心电监护措施,另外还要实时监测患者的体征及病情的变化情况并做记录,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状。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在发作心律失常症状缓解时间、抢救成功率、焦虑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结合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数据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来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计数资料使用n(%)来表示,并进行χ2检验,当数据显示P<0.05时,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缓解时间、抢救成功率和焦虑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缓解时间为(22.36±2.8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1.35±3.1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P<0.05);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69.44%(25/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4.44%(34/36)(χ2=9.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焦虑发生率27.77%低于对照组4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缓解时间、抢救成功率和焦虑发生率对比[±s/n(%)]

表1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缓解时间、抢救成功率和焦虑发生率对比[±s/n(%)]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χ2值P值例数(n)36 36心律失常症状缓解时间(min)41.35±3.14 22.36±2.89 11.34<0.001抢救成功率25(69.44)34(94.44)9.01 0.002焦虑发生率(%)17(47.22)10(27.77)5.62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中的总护理满意率达到94.44%(28/36),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77.77%(28/36)相比护理效果更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心肌梗死属于急性病症,可使心脏功能受损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为患者准备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以及抢救器械(除颤仪)等急救措施,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溶栓,并采用心电图对患者的体征进行监测。因此,医护人员应对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体征变化、心电图等出现的突发状况有一定的对应措施,并熟练抢救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对心肺复苏、除颤等急救技术进行专业训练。不仅如此,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病情也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实施溶栓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避免因心理负担大及焦虑情绪而造成的血压、心率异常现象,同时,还有效改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症状出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缓解时间为(22.36±2.8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1.35±3.1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P<0.05);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69.44%(25/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4.44%(3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1,P<0.05);实验组的焦虑发生率27.77%低于对照组4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显示,实验组中的总护理满意率达到94.44%(28/36),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77.77%(28/36)相比护理效果更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应将自身素质及护理专业度做更高提升,增强责任心,时刻关注重症心律失常患者的体征变化,并做出有效应急措施。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速度较快,且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并实时监测患者溶栓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做早期救治,改善预后情况,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溶栓成功率心肌梗死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