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践载体研究

2021-10-15 03:33:17徐昌灿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育人

徐昌灿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民族提供给养,使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传承至今。同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是现今高职院校的研究主题,本文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学校中举办的凤画展活动为例,介绍该学校凤画艺术文化育人机制及其实践成效,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实践载体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习总书记曾经强调过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且结合时代主题继承创新,如此才能让其源远流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应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育人效果的有效路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一个民族的底蕴,离不开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去引导学生,去教育学生具有最强有力的说服力。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同样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中华精神的重任,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人。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各色各类的活动,使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走进学生,潜移默化地改善学生的言行与思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现实情况及其阻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经久不衰的价值观念,其中关于道德规范的内容更是历久弥新。教育部于2014年4月1日發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暨国学经典教育融入职教、进入校园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一系列活动中积极推进、积极探索,创新推出许多类型的文化主题校园活动,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也存在一些的问题: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我们没能充分挖掘,只做到了注重形式而没有正视内容,从而导致传统文化魅力缺失。我们需要增强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动力和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职业核心素养,实现国学经典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真正价值。

其次,现阶段流行文化在校园内传播速度非常快,它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还直接给大学教育带来巨大冲击。漠视优秀传统文化、以国外为尊、以国外为美的现象时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缺少配套的专业师资队伍与场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走进学生实践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就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正常授课外,还要在校园中经常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宣传类活动,着力建设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体系。我院注重创设传统文化课程,努力完善传统文化育人机制,同时结合当地优势、结合高职院校特色,争取校企合作共同开创文化创新合作模式。

凤画是滁州凤阳县代表性的传统绘画形式之一,是中国独特的绘画技艺。凤画,即凤凰画,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现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多以凤凰为主题,象征吉祥、幸福。凤画与传统文化结合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本身就体现了古人对人文社会和自然万物方面的认知,并且与时俱进。宗教、文艺等方面也民俗也可以融入其中,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我院创新结合凤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凤画文化”走进校园活动,将凤画引入校园,师生共同创作,并带动了书法文化、剪纸文化、曲艺文化等国粹经典在校园内广泛流传,提升了我院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也提升了院校学生的美学素养。

(一)成立凤画兴趣社团,增加凤画选修课程

我院艺术系专门成立凤画工作室,同时在各年级成立凤画兴趣社团,有兴趣的同学免费学习凤画,此外提供多媒体设施为学生讲授凤画基础入门、录制学生绘画过程,为学生交流凤画绘制经验与传统文化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二)学校拨款美术类教师学习凤画,让凤画文化传播精益求精

校内艺术专业教师组成凤画学习小组,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学习凤画绘画,相互交流对传统文化的新理解以及绘画经验技巧。学校另批教室供社团、教师交流凤画文化,定期开展传统文化培训,为凤画教学提供师资保障。

凤画传承活动做到了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踏实耐心、专注细心的工作态度,激发了学生奋力上进、创新求变的激情,培养了学生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情趣。在学习凤画的用笔、色彩、构图等技巧后,学生的创造力有明显提升;新时代主题结合凤画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思想,明了新时代新思想。校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热烈传统文化氛围。同时,我院还开展了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国学书法作品展、象棋比赛、各类传统节日活动等。引导学生喜欢、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学贯穿了学生从入学到在校学习到假期的整个过程,使得学生在接受国学教育时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人文素养。

四、结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是我们永久性的任务。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校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深入传播有着推动作用,有利于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提升气质修养,从而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发展、齐头并进。唯有不断创新实践,才能培养出、培养好新一批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9-11(1).

[2]苏曼.国学经典教育在师范生品德培养中的途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1):93-94.

[3]刘思言.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德育教学[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71-72.

[4]王璐璐,王人恩.“国学经典导读”课程学习问卷调查及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0(01): 131-133.

[5]张琦.以国学经典阅读带动高校传统文化的普及[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64-66.

[6]梁贵红,汪才明,舒卫征.应用型高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以滁州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9(26):140-14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20jyxm1314);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2019szjy110)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职院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