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教学如何疏导学生叛逆心理

2021-10-15 06:23沈莉莉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沈莉莉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状态相对不稳定,很多学生会出现叛逆的心理状态,这对中学生的发展比较不利,而在语文学科中,优美的文章和丰富多样的语文知识能够感染学生的心灵,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改善学生叛逆的心理,使中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学生叛逆心理;疏导策略

语文不仅有很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有很高的感染性,学生可以培养语文素养,同时还可以调整自身的心理,因此中学的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结合语文知识和课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这些处于叛逆时期的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让中学生能够顺利的渡过这一时期,为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1. 中学生出现叛逆心理的原因

1.1学生个人的原因

中学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会逐渐的增强,在生活中,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会比较喜欢采用批判的模式来进行思考,可是中学生的心理并不成熟,在思考问题时并不能考虑的全面,有的学生甚至会比较偏激的思考问题,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遇到不同的观点时,他们经常会展现出“不耐烦”的行为。另外,中学生更加愿意展示自我,对于很多事情,他们更愿意落实到行动当中,当遇到反对或者禁止的声音时,他们会觉得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从而容易产生抗拒的想法,久而久之中学生会变得比较叛逆。

1.2学校方面的原因

中学的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因此他们在日常的授课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文化课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而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教师通常会比较严厉,有的教师甚至会利用严厉的语言或者请家长到校的方式来对学生展开教育。这些方式都不符合中学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学生会认为教师不认可自己、不理解自己,无法和自己的想法观念达成共鸣,从而促使中学生逐渐开始“反抗”教师的教育,使学生产生了叛逆心理。

1.3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想法就会使得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会比较的严苛,他们会更重视学生的成绩,为学生报很多的课外辅导等等,这些行为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尤其是当学生的成绩出现下滑时,家长的指责会给学生造成很多的压力。另外,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少能够和学生展开“心平气和”的交流,无法了解学生实际的心理想法,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变得不愿意和家长说话,而且对家长的教育会比较的排斥,不仅导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恶劣”,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

2. 中学语文教学展开心理疏导的策略

2.1利用课文内容疏导学生

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内容来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细化课文的文章,对文章中的故事情景、人物事迹展开详细的讲解,之后教师运用举例的方式,将学生和课文进行融合,利用学生的行为、发生的事件等,来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这样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细致了解,更容易让内心受到触动,从而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想法,从而逐渐使心理状态变得成熟。

例如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教师要仔细的讲解本篇文章,之后利用现实中实际的事件与课文中的情节关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要让学生表达出“何为自信”“自欺”,并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說说自己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时,有哪些自信的表现,有哪些自欺的表现,日后应当怎么做,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心理疏导,要积极的评价学生,让学生的内容产生更多的自信,从而帮助学生在日后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生活,让中学生的心理逐渐变得不再“叛逆”。

2.2积极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要优化授课方式,例如用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是最具有直观性的一种工具,同时更加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将“人生道理”“正确的行为”“成熟思想的表现”等方面利用视频进行播放,学生能够得到视觉的冲击,从而影响到心理,容易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而且教师还可以播放“叛逆心理”的危害或者影响,这样能够形成显著的对比,让学生明白“叛逆心理”对自身的影响,同时教师还要教导学生该如何进行思考,为学生提供思路,逐渐的将学生的心理模式变得更加的成熟,为日后的生活和成长提供帮助。

例如学习《太空一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利用网络中的资源找到“神州五号”发射的视频以及研发过程,还可以找到对“杨利伟”的采访。当授课时,教师将课文中的知识教给学生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提前准备好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神州五号”研发的困难,以及“杨利伟”在太空中的感受和危险,利用视频的方式直观的刺激学生,让学生了解科研人员和宇航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促使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2.3与家长展开合作教学

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时,要积极的与家长展开合作,以此来提供疏导的效果。教师可以展开“家长公开课”,让家长来到学校来和学生一同学习,而在课堂上,家长能够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可以使家长在日后可以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定期为家长举办“心理指导”讲座,在讲座中,教师要为家长展开培训,让家长明白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教授应当如何教育学生、如何与学生进行谈话等方面,这样学生可以在家中也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与学生一同来学习语文,一同学习语文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增加交流频率,同时在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的熏陶下,家长更容易多子女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心理模式,从而让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例如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后,教师为学生布置“读后感”作业,并让家长辅助学生完成。在进行作业时,学生会反复阅读课文,而家长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和学生一同回忆学生成长的轨迹,利用记忆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高质量的完成课后作业,而且增加了与家长交流的次数和质量,家长会更加耐心的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学生也会积极的反思,更加的理解家长,让学生的“叛逆心理”逐渐消除。

结束语:

总之,中学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成长阶段,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来为学生展开心理疏导,并且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还要优化教学方式,使心理疏导可以有效的融合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技能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在语文教师的疏导下,逐渐消除自身的“叛逆心理”,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康娟瑛.利用中学语文教学如何疏导学生叛逆心理[J].魅力中国,2020(22):35.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如何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探析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做法和体会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态势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维系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