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 尹雪皎 赵霞 王真真 郭信
【摘 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确诊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9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至12月,盲目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从治疗后看,观察组患者的rs-CRP水平以及IL-6炎症因子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ABI值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够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缓解疾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活血通络散
糖尿病属于常见病,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则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下肢血管的狭窄跟闭塞程度会加深并由此引发糖尿病足,甚至需要截肢。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改善疾病,而中药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新的进展,可结合西医方案共同改善。现在将本院收治确诊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9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至12月,盲目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比调研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确诊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9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至12月,盲目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无中途退出。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观察组,男性22人,女性23人。年龄51岁~73岁,平均年龄(66.7±5.8)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0岁~74歲,平均年龄(65.4±6.3)岁。为确保组间基线数据的公正性,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检验后提示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者;交流沟通存在严重障碍者;合并重要其他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措施,口服阿司匹林,每天一次,每次100mg,同时服用贝前列素钠片,每天三次,每次40ug;观察组则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在中医上结合活血通络散,其主要成分包括全虫,丹参,三七均为30g,再结合20g大黄,10g穿山甲以及蜈蚣6条等,进行研磨成粉,并用温水服用,每天两次。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rs-CRP水平以及IL-6炎症因子指标的记录,并对比ABI(踝臂指数)值,即踝与肱动脉压的比值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治疗后看,观察组患者的rs-CRP水平以及IL-6炎症因子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此同时,在ABI值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为(0.81±0.22),对照组为(0.62±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们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除了控制血糖水平,更是要控制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其中的一种,会累及多血管。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与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有关,在早期可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随着病情的发展,下肢血行不畅,淤血阻络,由此在治疗中应当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案。在活血通络散的应用中,水蛭,蜈蚣可以实现活血通络的目的,而丹参可以活血养血,具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同时,三七可以消肿,在主诸药联合使用下可发挥通络止痛的效用,有利于推进治疗。
同时引起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很多的,炎症因子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本次调研中也结合了西医方案,并进行了炎症因子水平分析。IL-6可进一步说明血管壁的损伤程度。rs-CRP水平则是标志性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有关。在联合治疗下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够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缓解疾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继军,荣雅琪.中医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0(2):167-169.
[2] 武强.四妙勇安汤内服外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9(16):44-46.
[3] 王芳军,何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诊疗(二)[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8(6):66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