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琴 徐陶祎 袁金娟
摘 要: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融合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技术的交叉型学科。机械电子技术目前已全面渗透进国民经济的各重要领域,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学科。为了满足社會对高素质专业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高校应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现状积极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因此,分析了当前独立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和优化的思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械电子工程;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6-0074-03
引言
2015年,教育部明确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主要为应用型院校,任务是培养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核心,能将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直接应用到工作实践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强调教学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即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应用。工作后不需要再进行专业培训,可以直接面向工作一线岗位。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2 年,是一所综合性的本科院校,2016年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开始招生,因是新开设的专业,各项基础条件还有待完善。随着该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地深化改革,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在专业建设方面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虽然目前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独立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如今,传统机电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对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发展需求,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阻碍了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多学科、跨学科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只注重单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新的社会经济环境需要的是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全、学科交叉、素质高的综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作为交叉型学科,应突破传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搭建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创新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现状分析
教育体制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发展依赖于良好的教育体制环境。教师和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两大主体。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不仅需要承担教科研任务,还要应对日常的教学评估等事务,指导学生不仅在精力上力不从心,而且对应的工作量评价也较低。学生方面,目前我国在贯彻创新教育与培养创新理念上还欠缺力度,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有待提高。其从事课外科技活动起点较低,且现有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工程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基本功和实践能力差,学生只了解书本上或课堂上讲授的一些经典的方法和案例,对新技术、新方法缺乏认知。
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就业结构不平衡。从教学上来说,目前的教学方法较单一,仍以课堂灌输为主,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虽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构建,并不断补充和完善,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现有的课程体系尚有不足,仍然按照既有的课程内容来开展专业课程建设,课程结构较单一,缺乏人文素养、社科艺术、商业经济等课程版块,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公共类科目较多,专业课程设置受限于专业相关的传统课程,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程的空间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因传统课程设置的影响,专业课程设置受局限,专业之间互通不够。今后在专业教育方面应进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改变在选修和必修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的一些交叉或者内容重复等情况。最后,目前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理论课程较多,对实践教学方面重视度不够,学校在实践课程建设方面给予的扶持力度不够,实验实训设备陈旧、师资力量薄弱,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机械电子工程设计和实践场所,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专业技能,亦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技能的提升。
二、优化措施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工科教学实践能力偏弱,原因之一是教师队伍的工程水平不高。该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很多教师都是毕业后即进入学校工作,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工程意识。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名师出高徒”,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带头作用。一方面,要注重对教师的多方位培训,通过指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让教师能发挥个人所长,不被不合时宜的教学考核标准束缚自己的能力和精力。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借鉴国内外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特点设置该专业的课程。现行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知识体系不够完善,部分课程知识点重复,教学大纲结构不合理情况,需要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的资源体系,平衡好专业技能培养、素质培育与理论教学及应用之间的关系,才能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深刻把握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搭建课程体系,掌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时了解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充分调研市场行情,总结目前学校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面临的困难,全面深入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课程的体系构建一方面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围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宗旨,开设更多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专业课程,同时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跨学科、跨专业等不同的选修内容;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要体现本专业课程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以及课程领域的综合性,建立多门类的课程体系,增加一些人文经济类课程的关联课程和新兴课程,提升工科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和管理型复合人才。此外,还应加强实践课程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开展的科研项目,并通过在课堂上或者课外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项目教学、技术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开展机械电子工程方面的领域探索,重视并加强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