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古堡文脉盛

2021-10-15 12:40窦富强
文史月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李贽古堡

窦富强

太行山上沁河中游,地灵人杰、经济繁荣、人文荟萃、文脉鼎盛。这里层层梯田碧波荡,座座青峰白云绕,涛涛沁河润阡陌,依依杨柳映古堡,被誉为“北国江南”。往事越千年,沁河中游自战国长平之战王离、白起构筑王必、端氏、武安等军事堡垒起,作为扼守中原北上塞外、河东东进上党的战略要地,历来战乱频发,有建堡的传统习惯。明末清初,华夏大地哀鸿遍野,民变蜂起,为保境安民,有识之士在沁河中游陆续修筑了54处寨堡,护佑百姓躲过了战乱。沁河古堡与闽西土楼、开平碉楼被誉为“中国防御民居的三典范”。闽西土楼与开平碉楼大都是经商发家后的家族集聚式建筑,沁河古堡则是官宦士大夫集全村之力修建的民居防御建筑。今天行走在绿树掩映的古堡,这里不仅有巍峨的防卫城墙、精雕细刻的民居建筑,而古堡中历经沧桑的楹联匾额、寺庙壁画,悠扬的评书,铿锵的梆子,诗社书院,文人趣事,无不诉说着古堡兴盛数百年的文脉。

沁河中游在汉隋时还是偏远的蛮荒未开发之地,到唐宋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煤铁资源的开发,加之气候温和、水丰土肥,逐渐形成了粮、丝、煤、铁等支柱产业。明初为保障塞外边防军需实行的“开中制”和通往俄罗斯的万里茶道的兴起,使地处交通要道的沁河中游商业渐兴,形成了“潞泽商帮”。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文化教育呈现出兼容并蓄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1065年任晋城县令后,为宣传儒学教化百姓而大兴教育、广办书院,三年创办乡学、社学共72所。紧邻晋城位于沁河中游的沁、阳两县受其影响,逐渐办起私塾、乡学、庙学、书院,比较著名的先后有润城海会书院、端氏崇圣书院、町店白岩书院,这些乡学、书院传承中华文化,讲授儒家经典,培养经学济世之才,农家子弟纷纷入学,科举为官者日渐增多,至明中期渐成科甲连绵、一村一门几进士之势。白岩书院顺治三年(1646年)殿试十人中榜,被誉为“十凤齐鸣”。明清之际端氏到润城40里的沁河两岸60多人中进士,占沁、阳两县同期中举人数的三分之二,曾有郭峪一村十五进士,皇城陈氏一门九进士,当时流传的民谣“端氏润城府,举人秀才五千五”“巍山榼山岳城山,山下三斗三升芝麻官”,就是此地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先后涌现出的李瀚、刘东星、张五典、常伦、张铨、孙居相、王国光、陈廷敬、张慎言、张敦仁等一大批治国之士、文学之士、忠贞之士,为沁河中游文化兴盛奠定了基础。

国画宗师

唐末五代,沁水就有被誉为“北方山水画宗师”的荆浩登上了中国文化史。荆浩,五代后梁时沁水人,博经通史、能文善画,唐末曾赴长安参加科考不第,后战乱频发,遂隐居太行洪谷潜心研究绘画艺术,他的《笔记法》和《画山水诀》总结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六要画论,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全景构图及皴法和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成为国画山水画的理论奠基人,其流传至今的《匡庐图》《秋山瑞霭图》等画作,全景构图、法度严谨、山峰高峻、跌宕深幽、皴擦点染、大气磅礴。荆浩及其弟子关仝史称“荆关山水”,被誉为“中国北方山水画鼻祖”。

端氏诗会

沁河中游明清诗会、诗社活动频繁,唱和佳作频出,出现了第一次文化繁荣期,其先驱拓荒者是李翰。李翰,沁水河北庄人,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曾任南京户部尚书。他为官正直清廉,深孚众望,曾主持科举,门生故吏众多,喜邀文人墨客游历沁水并开展诗词唱和,先后有同僚杨一清、王徽等一同游历沁水,常提携后辈,并与常伦成为忘年之交,曾主持编修《沁水县志》,成为沁水历史上卓有声望的一人。其门生中被誉为明朝“文坛前七子”的李梦阳、何景明受邀游沁水,创作了沁水十景等組诗。嘉靖十年(1531年),时年八十岁的李翰邀时年七十三岁已致仕的吏部尚书乔宇、时年六十九岁的吏部侍郎泽州人孟春同游沁水石楼、碧峰、汉天子岭等地,游榼山大云寺取“悠然见南山”抽字分韵,诗词唱和。据明代刘龙《端氏三老堂记》记载,“宿端氏德胜寺翠闲堂,相与赋诗赓歌,剧饮欢甚,偕寺僧咸乐为筵,叹曰盛世也,刘龙请易堂名为‘三老,许之”。其时同会的除三老外,还有后辈才俊陈鳌、王溱、常伦、谷迁等人,成为沁水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诗会。

沁河狂士

沁水第一个登上中国文坛并占有一席之地的是端氏樊庄的常伦。常伦叔祖父常轧与李翰同榜进士,官至河南佥事;父常赐明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官至陕西副使,常伦也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中进士,授大理寺右评事,是沁河中游第一个一门祖孙三代进士第。常伦多才多艺,诗赋书画皆有成就,尤以散曲创作著名,被誉为“明北方散曲家”。常幼时聪明过人,年十五所作《笔山赋》,意境开阔、奇语惊人,更显其才华横溢、锦心绣口。常伦也自负才气,傲视一切,年仅十九岁即乡试第二,因其父当年乡试第一,自恃学识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于心不甘。“鹿鸣宴时,历阶而升,请求与第一名复试。藩皋诸大夫尉解之曰:‘子应元,为主司经缀耳,始惟退。”其才气、傲气初显端倪。次年登进士第(进士及第),授大理寺右评事,因恃才傲物,得罪同僚,贬调外任,一怒之下弃官归乡,几年后补调宁羌知州,入京补官,道经潞安,醉酒舞剑,坠马而逝,年仅三十四岁。

常伦存世的著作有《常评事集》和《写情集》,他因闲赋家中,所作很多诗文誉赞了沁水家乡的壮美,《沁水道中》尤其写得清新明快:

处处人家蚕事忙,盈盈秦女把新桑。

黄金不遂秋卿意,骏马骄嘶官道旁。

常伦的散曲收入《写情集》,历来为论者所看重。其作以北曲为主,质朴豪放,有元曲豪荡放浪之遗风。他性情狂放,仕途坎坷,不论人生还是个性文风都像李白、屈原。平生好马好仙,好山水,超凡脱俗,亦癫亦狂。其留存下来的《山坡羊》曲组最能反映他的性格及情趣:

闷葫芦一摔一个粉碎,臭皮囊一挫一个蝉蜕,鸦儿守定鬼窠儿睡。曲江边混一回,鹊桥边撞一回。来来往往,无酒也三分醉。空攒下个铜斗儿家缘也,单买那明珠大似椎。恢!恢!试问青天我是谁?飞!飞!上的青云咱让谁!

常伦的散曲情感充沛激烈,好用长句,以发泄胸中无限的愤慨,《山坡羊》第七首曲云:

山和水水和山厮环厮辏,醉而醒醒而醉闲迤闲逗。无边光景天付与咱情爱。峥嵘万户侯,包藏万古愁,无乐无辱,免使得双眉皱。试看那感叹华亭也,便宜杀范蠡舟。悠悠,人心无尽头;休休,人生有尽头。

前两句犹如绕口令,虽长而不累赘,且节奏轻快,给人以不以长句无以渲泄心中怀才不遇之感,表现出纯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常伦才华横溢,时人对他的早逝莫不扼腕叹息。他是沁河灵山秀水养育的古堡文坛精魂。

坪上来客

沁河古堡文脉在不断的交流互鉴中传承发展。“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写有《登玉清宫》,宋司马光有《重经车辋谷》,金元好问有《马岭》《刘曲龙潭》《龙泉寺》等诗,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在晋豫任巡抚时,在沁水留有《道经沁水悯农》《榼山禅院三松》《宿东乌岭》等诗作,这些文人名士为推动沁河文化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真正在沁河古堡传承文化思想的当数明代思想家李贽。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曾任云南姚安知府,其人为官清廉,一生穷困潦倒,后辞官专心著书讲学,鼓吹“阳明心学”思想,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与丑恶,主张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他把明代反理学的社会思潮推向了极端,被稱为“一代狂狷”。李贽与端氏坪上刘东星的交往一度被传为佳话。李贽辞官后客居湖北黄安著书讲学,因其宣传的学说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格格不入而受到诽谤、围攻、迫害,处境极为艰难,时任湖北布政使的刘东星闻此前往见李,认可肯定李贽的“异端”思想,将李迎入布政使官府予以保护。后1596年刘东星丁忧居家,担心李贽处境,派儿子刘用相赴湖北接李贽到坪上做客。李在沁半年时间,完成了《明灯道古录》一书,这部书是继《藏书》《焚书》等书后又一部反映李贽思想的重要论著,全书以刘东星子、侄等发问,李、刘回答的形式写成,此书以解释《大学》《中庸》为主,体现了反对封建束缚,鼓吹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等级,要求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非孔批儒反理学的批判性极强。李贽在沁时不仅与刘诗词唱和留诗十余首,还亲自教诲刘东星的子侄,沁河中游及周边文人名流也纷纷拜访请教,坪上一时成为文人荟萃之地,给沁水带来了新的民主思想。刘东星升任工部尚书总理河漕,居山东济宁时,李贽曾偕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赴山东拜会刘东星,《利玛窦中国记》中记载了会见经过,据此可见刘东星是沁河古堡走出的以政府官员接待会见外宾的第一人。刘东星对李贽的肯定、保护和支持,为四处漂泊的李贽在著书、刊发和其反理教思想的传播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刘东星治理黄河疏通河道,平粜救灾,积劳成疾死于任所,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死后第二年,明万历皇帝下令逮捕李贽,其著作也被焚烧殆尽,李在狱中自杀。明统治者扼杀了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也使中国刚刚萌芽的资本主义岌岌可危,使大明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最终吊死在了景山那棵歪脖子槐树上,但强大的封建大厦在清朝统治下又延续了近三百年。

群星闪耀

沁河中游地灵人杰、人文荟萃,明清之际涌现出众多忠贞重臣和文人雅士,他们不论在朝为臣还是在野为民,笔耕不辍,在经济、人文方面各有建树,多有领军之才。素有九门九关“小北京”之称的窦庄古堡,乃是明户部尚书张五典致仕在家,深感风雨欲来,首倡并主持修建而成的,被称为“沁河中游第一堡”。张五典著有《海虹集》,其子辽阳抗清就义的忠烈公张铨写有明史《皇明国史纪闻》《张忠烈公存集》《鉴古录》等,其孙张道浚著有《兵燹琐记》《从戎始末》。清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窦渥之不满晚清社会黑暗,常编通俗诗话、小说讥讽时事,后穷困潦倒,仍不失乐天风度。明末窦复俨做官归来,正值起义军劫掠之后,写下《秦川道中》,真实记录了战后端氏秦川河两岸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场景:

驱马秦川道,孤村断复连。柴扉空镇雾,冷灶半沉烟。

日暮难呼主,民穷欲叩天。伤心兵火后,谁向此中怜?

郭壁韩范著有《皇考吟》《经世集》《司马纪实》等书,湘峪孙氏兄弟孙鼎相著有《承恩堂遗稿》数卷,孙居相著有《留台奏议》二十卷、《续修四库全书》。明代经济学家、上庄吏部尚书王国光是张居正万历改革的得力助手,著有《王疏庵率意稿》,编撰的《万历会计录》是“一条鞭”赋税改革的依据,后成为明清田赋的准则。皇城村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任《康熙字典》总裁官,著有《午亭文编》五十卷。

屯城村明南京户部尚书张慎言一生著作等身,作品被收入《四库全书》,著有《洎水斋文抄》和《洎水斋文集》,是钦佩并践行李贽和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思想家,他在书法上造诣颇深,因其号藐山,与著名书法家董其昌被时人称为“南董北藐”。明亡后他任南明王朝吏部尚书,因与阉党势力格格不入,辞官流落安徽芜湖,因病谢绝用药,不治而亡。白衣巷狂狷、布衣诗人李毅,其祖上李豸曾任山东左布政使,李可久任四川道佥事,是父子进士。李毅师从张晋学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生狂歌痛饮,不事桑麻,一贫如洗,放荡不羁。曾游历南京、苏杭等地,有李白之风,但和常伦一样才高命短,三十岁早逝,遗有《松溪诗稿》。砥洎城张敦仁二十岁中进士,为官多有政绩,是清代国家级的大学者,在历史文学方面造诣颇深,是卓有成就的数学家,他为官之余所著《辑古算经细草》《求一算术》《开方新记》等数学理论著作,在中国数学史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位于润城的千年古刹海会寺,寺内的海会书院是沁河中游的著名书院,先后培养出王国光、张慎言、陈廷敬、张敦仁等在内的大学士一人、尚书三人、进士几十人,以及享誉大江南北的大诗人张晋、延君寿、李毅……从明至清,这里先后有“樊南诗社”“梅花诗社”“七逸老人诗社”等,留下了大量优秀诗篇,结集有《樊南诗抄》等。沁河古堡明清之际科甲连绵、人才辈出,群星闪耀、数不胜数。

文坛巨匠

沁河古堡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清粼粼的沁河水孕育了当代文坛巨匠赵树理。1906年赵树理出生在嘉峰镇尉迟村,幼时聪颖过人,在武安、窦庄、榼山寺上学,受沁河中游文化熏陶,爱好民间艺术,吹拉弹唱无所不精,15岁就可担当“八音会”鼓手。19岁在长治师范就读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开始文学创作,他立志摆文坛“地摊”,写农民能看懂、听懂的通俗文艺。他从沁河古堡传承千年的民间民俗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把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抗战期间他在太行山上先后在牺盟会、晋豫根据地投入抗日洪流,参与《黄河日报》《山地》《中国人》和《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编辑,用通俗文艺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底调入北方局党校从事编创工作。1943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其创作的《小二黑结婚》成为践行“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一主旨的第一部小说佳作,并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后他又创作了《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李家庄变迁》《田寡妇看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作品。1949年,赵树理作为全国文艺界的12名代表之一,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于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文联委员、作协理事、曲协主席,创办并主编了《说说唱唱》《曲艺》等杂志。创作了《三里湾》《套不住的手》等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传世之作。赵树理在沁河古堡中长大,在太行山抗日烽火中成熟,从古堡民间民俗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继承了传统民间文学的精粹。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追求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矛盾,用普通百姓易懂的口语化写作,用朴实的表现手法关怀关爱广大农民群众,把现实主义作为“山药蛋派”的本质特征和灵魂,成为“山药蛋派”的开山鼻祖,被誉为“铁笔圣手”,是沁河古堡群千年文脉传承中成长起来的蜚声中外的文坛巨匠。

沁河古堡的文魂是讴歌真善美,官宦士绅以“耕读传家”“学而优则仕”为立家之本,遵循忠孝仁义的传统美德,文人志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尊重知识、重视文化教育蔚然成风,使古堡文脉兴盛500多年。但随着清末民国的国运起伏,古堡文脉也曾一度衰败式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沁河中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活跃在文艺领域的田澍中、葛水平、张爱珍和一大批业余文艺创作爱好者,使沁河古堡地区重新成为晋城市乃至山西省的文化活跃地。今天沁河古堡文脉依然昌盛兴旺,以文学创作、戏曲表演、影视节目、自媒体作品等多种创作形式,在华夏大地太行山上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李贽古堡
李贽的自由
勇闯死神堡
漫话李贽
古堡
李贽与大同不了情
李贽辞官的心路历程
古堡·平儿
廉吏刘东星与思想家李贽的交情
李贽的佛缘
古堡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