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冬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411)
深度学习是对学习状态的质性描述,强调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对学习内容的批判性吸收与应用,追求有效的学习迁移和真实的问题解决,是以高阶思维为主要认知活动的高投入意义性学习。深度学习的发生离不开有效问题的驱动和引领,有效问题是点亮学生思维的火种和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阶梯。
意义性是指问题对学生学习来说有意义,是学生在情境中自发产生的问题。要求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或已有的经验、观念产生联系,即使是错误的前概念,也可通过激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进行高度的投入和持续的思考。
开放性是指问题要有充分的广度、可以是结构不良的问题,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联系实际进行类比、抽象、建模,通过过程体验丰富的学习经历,为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良好的“土壤”。
问题的层进性是指问题要逐层递进,问题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不断加深,引领学生的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通过层进式问题的探究,促进学生参与沉浸式的学习过程,把握核心知识,建立大概念。
统整性是指问题要聚焦于学科大概念,要超越知识本身,并能促进学生对特定主题内容的理解。统整性的问题在研究范围上既可以是单元内的,也可以是跨单元或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波的形成和传播”的教学要求是:通过观察,认识波的特征;能区别横波和纵波。其中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以人教版“波的形成与传播”教学为例,阐述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和提炼物理问题是深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完成这个过程。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现场演示或模拟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情景、提炼问题。
教学片段1:如图1所示,在一面鼓上放一些碎纸屑,用木棍敲击鼓面。学生观察到纸屑和鼓面上下运动,并听到声音。为什么相隔较远的地方能听到声音?基于这个生活现象,让学生提炼值得研究的物理问题。
图1
学生讨论后提出:鼓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隔空传到远处的?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波的形成与传播。
师:在生活中大家接触过哪些波?
生:生活中有水波、声波、彩带波、麦浪,还有电磁波。
师:波有很多种类型,本节课只研究机械振动引起的波,请同学们说说对机械波的理解。
生: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学生看到纸屑的振动,听到鼓发出的声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本节课所研究的问题: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并结合生活经验初步理解机械波的概念。
深度学习不纯粹是靠记忆进行的学习活动,是通过体验才能完成的具身性、情感性、领悟性活动。问题探究式教学倡导学生经过亲身经历形成对事物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体验,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以身体之、以情感之、以心验之。
教学片段2:采用绳子抖动产生波,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弹性绳,用红、蓝两种颜色在弹性绳上相距较远的地方做标记,分别记为红点和蓝点。将绳子的一端通过夹子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保持绳子处于松弛状态,另一端用手左右做往复运动。
提出以下3个问题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探究。
(1)红、蓝两个点做什么运动?
(2)绳上各点运动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样的?
(3)绳上红、蓝两个点是否随波前进?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做实验,既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学习的探究性,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猜想、推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片段3:体验人浪实验。15名同学到教室前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现象。第一次实验时学生之间不挽手,都闭眼、半蹲,老师悄悄告诉第一位同学指令:起立、下蹲、起立,第一位同学做动作时,发现其他同学都没有反应。第二次实验时学生之间手挽手,也都闭眼、半蹲,老师再次悄悄告诉第一位同学相同的指令,发现第一位同学做动作后,其他同学也跟着起伏运动(图2)。
图2
在体验后让学生自主提出以下问题:
(1)第一位同学运动后,为什么其他同学都跟着运动起来?
(2)后一位同学与前一位同学相比,他们的运动有何异同?
(3)人浪沿水平方向传播,人随人浪向前运动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人浪趣味实验,使学生对机械波的形成有亲身体验。体验是学习的必要环节,在体验的基础上不仅要提出研究的问题,还要通过体验性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探究的起点、过程与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这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本质和发展元认知的核心。批判性反思依赖于问题探究,但又超越问题,是促进零散知识整合和大概念形成的基础。
教学片段4:为了进一步探究波传播的本质,理解传播方向上各质点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波动演示器进行分析(图3)。
图3
教师提出问题:当波源开始向上运动后,后面质点刚开始向哪个方向运动?后面质点做什么运动?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后面质点跟波源最开始的振动方向相同,由于做受迫振动,所以后面质点与波源有相同的周期和频率。
图4
设计意图:利用波动演示器,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再通过问题解决,学生能真正理解:波源振动后,波在介质中向前传播的本质。学生将4个特殊时刻绳上各质点的空间分布情况画出来,可进一步促进对波的传播的理解,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系列问题的研究和整合,实现对现象与知识的抽象概括,并进一步整合、凝练与升华,形成物理观念。
教学片段5:如图5所示,将弹簧放在光滑桌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沿弹簧轴线方向不断推拉,在体验中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
图5
(1) 红、蓝色两圈弹簧怎样运动?红、蓝两圈弹簧是否随波运动出去了?
(2) 各圈弹簧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有什么关系?
(3) 这种弹簧波与绳波有何区别?
(4) 通过对横波和纵波的学习,说说你对波动有哪些新的认识?波传播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和探究两种波形成与传播的异同,了解横波、纵波的特点,掌握区分两类机械波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内涵的理解。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就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形成疑问,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有效问题的提出,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思维不断进阶,由浅层次向高层次推进,灵活运用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方法建构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最终促成学生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