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毅 徐胜 李博
[摘要]办好“具有适应性的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解决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水平不高、个性化定制发展受阻、区域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不适应性问题,需要在“自由学期制”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深化院校治理三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
[关键词]自由学期制;人才培養;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羌毅(1967- ),男,江苏南通人,南通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副研究员;徐胜(1980- ),男,江苏扬州人,南通职业大学,副教授;李博(1982- ),女,辽宁鞍山人,南通职业大学,副研究员。(江苏 南通 226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三全育人与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大国工匠精神涵育体系建构”(项目编号:2019SJZDA086,项目主持人:赵峰)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B-a/2016/03/26,项目主持人:何晓春、朱蓓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0-0103-05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央对高职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谋划,将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摆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此举既是将职业教育视作类型教育特点的凸显,也是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瞄准2035年这一发展目标,高职院校作为保障稳定就业、深化人力资源开发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环节,实现其职业教育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自由学期制提出背景
从教育的自身特征来看,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一是要面向外部,向社会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教育。二是要面向内部,向学生提供适应其成长的教育。结合现状来看,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着既要精英特育,又要总体培优;既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又要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求等诸多矛盾。在这些矛盾影响之下社会对高职院校创新培养人才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根据知识管理理论,知识是可用于行动的信息,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等要素的动态混合体。进入新世纪后,学科知识更新周期已大大缩短,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剧烈变革,知识更新速度又将进一步加快。反观传统“跟随式”高职教育,其在教学内容调整、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更新与企业工作流程转变、设备升级等方面存在着滞后性,这也导致了其调整发展缺乏前瞻性,无法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另一方面,从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中可推断出高职院校毕业去向多样化趋势日渐明显。同时,受多元化招生影响,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学生对未来发展的需要逐渐产生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偏重于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知识传授的方式已经逐渐难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多重需要。最后,在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下,高职教育独立于其他关联主体,基于资源共享的多主体相互协助合作平台建设难以实现。
针对以上问题,对学期制度的改革设想也就应运而生,自由学期制便是其中之一。自由学期制的提出是在适合的教育理念主导下,以全人教育和分流培养为两个着力点,遵循高职院校职业性、实践性、区域性的办学规律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多元、自主、个性化的新型培养路径。其具体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团队建设、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自由学期制人才培养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系统化理论知识学习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同时加入公共选修、社会实践、企业实训等课程。第一阶段(第一学年)是大类培养阶段,以通识课和专业(群)基础课教学为主,培养学生通识能力。第二阶段(第二学年)是专业培养阶段,以专业(群)必需的专业知识课、公共技能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主,学生可以跨专业自由选修课程,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复合,深化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第三阶段(第三学年)是多元培养阶段,根据学生升学就业、创业等不同毕业选择,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主要教育场,自由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形成如图1所示的“三阶段”“三选择”“三递进”的新型人才培养格局。
二、高职院校学期制改革的意义
1.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多样成才的新需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直以来是我国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石,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整体中侧重于培养专门技能型人才的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应当始终牢记和秉持这一理论蕴含的精神。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目的的强调,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各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关系,特别要促进劳动与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新时代下的劳动教育。马克思曾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手段,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办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参与劳动生产中,生产劳动过程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另一方面是在接受学校教育中,除掌握基础科学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社会知识、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工厂在领会理论精神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自由学期制将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社会教育深度融合,注重发挥劳动教育作用的同时协调诸育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划。同时,该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强调综合技术教育,改变学校单一化、统一化、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创造条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多样化成才提供重要途径。
2.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新需求。高职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无论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还是应用性科学研究,高职院校四大功能的实现都应切实地回应周围环境的需要,在大学围墙之外寻求发展。大学反哺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在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从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教育方针以来,诸多文件都对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自由学期制在高职教育空间和时间方面对推进“产教融合”具有积极作用,更多地面向经济社会的优势发挥自由学期制,有助于带动高职教育发展理念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在跨界发展中寻找不同组织间存在的共鸣,化解分歧和冲突,达成高职教育诸要素的深度融合。
3.更好地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新需求。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方针,这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技术技能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而高职教育是与技术技能和劳动力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的类型教育,是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中流砥柱。依靠技能学习、技能精进与技术创新支撑地方实体经济,以地区“小棉袄”的角色服务当地高质量发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自由学期制将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观念转向就业本位,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就业市场的调节作用,将生产活动过程中所需理论知识与技术成果落实到具体生产服务领域,从而为本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为加快国家建设技能型社会提供实践支撑。
三、基于自由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1.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多样成才。课程是各级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改革,其核心便在于课程改革。因此,自由学期制的顺利实施应在以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专业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进行课程改革,此外还应重点涵盖专业发展规划、课程结构、“三教”等方面的改革。
在专业发展规划改革上,以产业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全面修订人才培养规划方案。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三选择”的不同,结合职业发展目标、发展需求、个性特征、行业企业需求等综合因素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多样成才培养目标,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此外,还要根据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调整的方向和教育教学计划,动态调整规划专业(群)发展。
在课程结构改革上,以专业能力递进为主线,构建“五层N分”课程结构。专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因素。应以多种方式将专业通识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集中在前两学年完成。在三年级面向学生提供岗位融合课程、专业群拓展课程和职场过渡课程三次选择机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成才路径,实现专业迁移能力递进。具体来说,在课程构建方面,实现在开设充足优质的基础课程基础上构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双创教育有机融合的通识基础课程体系;采取岗位统整专业的方法,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解构,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及产业链岗位对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将课程思政、“1+X”融入进专业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模块改革,开发岗位统整课程;构建职场过渡课程体系,包括面向创新创业项目、顶岗实习(国内)课程、升学课程以及面向海外实践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等在内的海外实习与就业课程。为丰富短学期教学活动内容,应开发多种校本特色课程。最终,建构通识基础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群)核心课程—专业(群)拓展课程—职场过渡课程“五层N分”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
在“三教”改革上,以改革政策为抓手,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师改革上,建立课程开发师制,实施课程开发师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具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的课程开发师,分类负责专业(群)课程模块开发任务。同时,全面实施学业导师制,由导师负责学生分类学习和培养,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专业指导;在教材改革上,根据学生不同选择需求,选用不同教材进行分类分层教学。支持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双语等立体化校本教材;在教法改革上,鼓励教师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法,推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变革,促使教学内容精简,充分保障前两个阶段内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深化产教融合,增强服务区域发展功能。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明确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是教育的基本环节和核心部分,强化实习的教学功能,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以实习教学功能强化为依托,借助自由学期制第三阶段企业课程的强力推进,从教育、就业、社会服务等渠道入手践行“产教融合”的指导理念。
教育层面,应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实习教学功能。在自由学期制内,推进“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课堂与车间、科研与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与工种、老师与师傅、院长与厂长”八对接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知识学习—实践训练—工作体验”的人才培养闭环。积极推行多种多样的实习方式,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统筹推进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有效提高职业能力。还要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组建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团队并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专业建设。
就业层面,提供高质量就业,提供区域人才支撑。自由学期制规定以就业为发展目标的学生,第三学年上半年必须在本区域企业内完成教学计划,确保学生三年之中有长达一年的实习实训时间。此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生产的重要平台,助其在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认识和理解工作意义。另一方面,为区域企业用人优先创造机会和条件,缩短学生岗位适应时间,积极引导和激励毕业生在本区域“零距离”就业,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本地就业率。
社会服务层面,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保持自由学期制的持续性。自由学期制实施时,不仅要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合作研发岗位规范和质量标准、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合作开展学徒制合作、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成果;同时还要在校企教育功能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在技术创新、技术积累、科学研究、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建设等方面增加学校与企业的联结点,以产教的全面深度融合,增强服务区域发展功能,增加自由学期制实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深化院校治理,提高制度实施保障能力。自由学期制的实施需要搭建多元合作治理框架,需要校内外多主体参与和多部门协调配合,在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下,以高水平现代化院校治理,提高学期制改革运行效益。总体而言,这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
首先,应落实体制机制改革。在“管办评”分离和“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中,多方利益主体打破了产权、组织等边界。高职院校和企业要主动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多元化主体的一体化办学形态;在校外,建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相关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定期会商制度,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制订和完善课程标准,安排落实教学任务;在校内,构建学期制改革协调机制与协商制度,随着自由学期活动的逐步开展,急需出台学分转换、学费收取、资源利用、安全管理、项目招标等相关政策制度。
其次,应推动完全学分制改革。自由学期制的实施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与学分制、选课制构成有机整体,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以学分和绩点来进行学籍管理和衡量学习效果。普遍实施大类培养,将选修课程的学分扩大,同时调高职场过渡课程学分分值,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创意创新类选修课程学分。在第一学年结束完且成基本培养要求后,按照分流培养目标定位,提供不同选课方案,自由选择专业模块进行学习。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学生可在第二、三学年选择本专业和跨专业、跨学院的选修课。同时引入职业证书获取奖励机制,学生凭借获取受评价标准与企业承认的证书,相关课程可以免修或以学分抵充。
最后,应兼顾教育评价改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新理念。自由学期制的实施同样需要与教育评价的破立相结合,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更多关注职业教育的价值属性。高职教育评价要强化以育人为目标,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多样化成才,根据不同分类选择的学生探索建立立体评价范式和分类评价标准,以实习实训实践考核评价激活企业实习实践的教育功能;基于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全时空、全要素。做到从事后检验到诊断改进,从结果管理到过程管理,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根据可视化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力.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意义[N].中国教育报,2020-12-03(6).
[2](英)阿肖克·贾夏帕拉.管理科学与工程经典译丛:知识管理·一种集成方法[M].2版.安小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2-50.
[3]朱露露,蒋明宏.我国高校短学期制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32-35.
[4]杨院,许晓芹,连晓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19(19):26-31.
[5]彭新武.“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N].人民日報,2020-
12-01(5).
[6]贺书霞,翼涛.多主体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重塑与属性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5):82-88.
[7]张军侠,潘菊素.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问题及解决路径[J].职教论坛,2015(4):99-102.
[8]孔凡士,张磊.以职业能力重构增强职教适应性[N].中国教育报,2020-1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