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玲,黄泽愉,高咏莉,王晓炜
(深圳药品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广东518057)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用以支持风险决策的系统性的信息组织过程,具体包括识别危害以及评估暴露于这些危害的相关风险。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当列出在进行评估活动时可以合理预期会发生的所有风险。净化空调系统是确保实验室洁净环境的一个关键系统,在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和操作人员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规定及世界卫生组织第53份技术报告No.1019附录3验证指南的建议,对新建待验证的净化空调系统应首先进行合理的系统关键性评估,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本文结合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在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预认证(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qualification of pharmaceutical QCLs,WHO-PQ)过程中总结的经验,采取科学的风险管控方法,提出了一套确实可行的新建净化空调系统验证的风险评估实施方案,供相关实验室参考。
净化空调系统主要由组合式空调机组、排风机组、回风系统、排风系统、风管和风阀、高效过滤器等组成,每一个空调系统由空气处理单元和排风单元和/或循环单元组成。
在实施设计确认(DQ)、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前,对净化空调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后续4Q(DQ、IQ、OQ、PQ)阶段的工作范围和验证程度,同时规定相应的设计要求、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检测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评估范围包括可能影响实验或数据有效性的系统功能或部件。
系统风险评估采用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作为评估工具,对系统功能进行说明后,从风险的严重性、风险的可能性、风险的可检测性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见表1)。
表1 风险特性描述及分级
风险评估方法按风险等级R(Risk,R)和风险优先级(Risk Priority Number,RPN)来进行评估。风险等级R可以根据风险严重性S和风险发生可能性的概率P来评估;风险优先级RPN则根据风险等级R和风险发生前可检测性D来评估,而最终的风险由风险优先级RPN所决定(见图1),计算公式为:
图1 风险矩阵
①风险等级R=严重性S×可能性P;②风险优先级RPN=风险等级R×可检测性D。
其中,严重性S指对患者安全性、产品质量以及数据完整性的影响(或其他危害);可能性P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可检测性D是指在危害发生前发现故障的可能性。
系统风险评估按以下步骤实施:
4.1 步骤一 实施初步风险评估并确定系统影响性。
4.2 步骤二 识别、评估可能影响实验或数据有效性的系统功能或部件,根据功能或部件失败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评估出风险等级,再根据风险等级和失败的可检测性评估出风险优先级RPN1。
4.3 步骤三 风险优先级RPN1为中,高的功能/部件,必须给出合理建议,并拟定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后,根据风险等级和失败的可检测性评估出风险优先级RPN2,同时需要评价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可以消除风险或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且需确定是否引入新的风险。确认的风险控制措施将会在后续的4Q阶段进行实施。
5.1 步骤二风险评估结果 本文采用FMEA方法,对新建净化空调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在实施了系统影响性评估之后,按步骤二评估出关键功能/部件的风险优先级RPN1,结果见表2(由于本系统功能/部件较多,选取其中部分进行举例)。
表2 步骤二风险评估结果
5.2 步骤三风险评估结果 按步骤三针对风险优先级RPN1为中、高的功能/部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评估出风险优先级RPN2,并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见表3。
表3 步骤三风险评估结果
通过以上风险评估结果可知,采用适当风险控制措施可将风险优先级为中、高的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同时未引入新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确认了后续4Q阶段所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本文采用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作为评估工具,对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新建净化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高效过滤器、洁净室综合性能等可能影响实验或数据有效性的系统功能或部件进行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潜在风险或危害进行科学定级,针对风险优先级RPN1为中、高的功能/部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所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均把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且未引入新的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最终确定后续验证/确认阶段的工作范围、验证程度及所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本次风险评估的结果已被运用于新建净化空调系统的4Q工作中,所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亦均在验证的过程中得以实施,目前相应的净化空调系统已顺利完成4Q并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