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城市意识的觉醒与城市大学的兴起

2021-10-13 11:23李卫东
江汉学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服务

李卫东,谢 宙,2

(1.江汉大学 学校办公室,武汉430056;2.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

大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从世界范围来看,中世纪欧洲的大学是在11世纪的城市兴起后诞生的,这是由于城市对人口、资源、工商业、文化等要素有聚集作用,以及城市中各行各业对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有较大需求。而我国高等教育属于“后发外生型”和“集中管理型”[1],有“政府办大学”的显著特征,服务国家发展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我国大学创办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遵此逻辑,我国大学大多建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一线和中心——中心城市,现如今国家中心城市和一些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几乎都是高等教育的中心。有学者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15年我国2574所高校分布在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312个非省会地级市(其中包括25个地区、盟、自治州)、108个县级市,超过全国高校数一半以上的高等学校聚集在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较强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非省会地级市中的高校数占全国高校数的38.8%[2]。这些城市良好的经济条件、文化氛围、基础设施和治理环境,给在城市中的大学以滋养;同时,大学的发展又反哺了城市,推动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作为在世界范围内亦颇具特色、与城市联系尤为紧密的一类大学,我国的城市大学却未能引起足够关注。学界对于城市大学的定位、内涵及其发展等各个方面并没有形成较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我国城市大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此类大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为其高水平建设提供可行建议。

一、新时代高校城市意识的觉醒

2015年中央城市会议指出:“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3]进入新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冲击几乎波及了所有学科、领域及行业,催生出各行业的新样态、新业态和新模式。基于对“两个大局”的战略判断,我国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新发展格局势必推动作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主战场和各类资源聚集地的各中心城市成为“双循环”的核心枢纽,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都市圈将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与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是整个社会对城市更加关注,这种关注也体现出社会各界城市意识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高校将服务面向更多转向地方。城市的各级领导频繁走访区域内的顶尖高校,将高校视作城市名片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用政策、资金等吸引高校的目光。学界也适时掀起了一场针对“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研究热潮①。与之相呼应的是,包括“双一流”高校在内的许多部属、省属高校主动将“目光向下”,把更多精力投向中心城市,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生态保护、文化发展等各方面与城市展开更广泛、更深入的互动。高校转向城市办学的此种姿态和行动,充分彰显了其城市意识的觉醒。

(一)以学术研究服务城市创新发展

“双一流”高校以学术研究为旨归,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近年来,国家立足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战略决断,将科技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基地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布局在各中心城市,“双一流”高校也因此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方向聚焦于各中心城市。一些大学与中心城市政府共建研究机构,围绕城市发展重大课题开展合作攻关,如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等在相应城市相继设立,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互动。一些国内顶尖大学与中心城市协商共建,绕过地域和体制障碍,直接在异地创办新校区,为城市提供高质量创新成果、培养高层次人才,此类顶尖大学异地办学的现象也一时蔚然成风。

(二)以行业办学特色服务城市经济发展

许多省属高校原是由一些行业院校或合并或更名而来,与所在城市传统产业发展的联系颇为密切。在过去,省属高校大多局限于服务城市某个领域或某些行业,主要还是面向省域乃至全国办学。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虹吸效应”必将更加凸显,一些省属高校着眼于未来,自然也将发展眼光更多聚焦到所在城市,与所在城市政府谋划开展更广泛、深入的战略合作。例如,湖北大学与武汉市新洲区共建“城市+大学”发展共同体,深化校地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辽宁大学与沈北新区人民政府达成了教育文化合作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智库支撑与智力支持、人才培训与交流、共建沈北新区真实问题研究中心、共建动能转换研究院等多方面的合作内容;扬州大学与扬州市全面深化合作,双方达成《扬州市人民政府与扬州大学全面深化合作协议书》《关于扬州大学现代农业科教示范园合作共建的协议书》等多项合作协议;苏州大学与苏州市签署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促进苏州大学创新资源与苏州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初步形成“名城带名校、名校促名城”的互动发展格局。如今,诸如此类校城合作的例子并不鲜见。

(三)以“城市”之名彰显服务城市意愿

纵览世界高等教育发达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校名中包含“城市”二字且久负盛名的大学并不在少数,如英国的伦敦城市大学、美国的西雅图城市大学、日本的大阪城市大学、爱尔兰的都柏林城市大学、我国的香港城市大学等。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城市也涌现出一批以“城市”命名的高校,如兰州城市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等,除兰州城市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外,其余均为民办高校。这些新建院校是否能归为“城市大学”尚且不论,但它们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层次、类型等定位却需进一步明确,其中一些民办院校更仅仅只是教育产业化的产物,因此并非本文探讨的城市大学。然则,这些以“城市”命名的院校却恰好成为我国大学城市意识觉醒的又一例证。

二、新时代城市大学的兴起

城市大学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的具有类型学意义的城市大学,被认为是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学院[5],典型代表有伯明翰大学、利物浦大学、利兹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将城市大学作为一种大学类型进行研究的,则有英国城市大学和美国相互作用大学(又称都市大学,Metropolitian University[6])。有学者认为美国州立大学、相互作用大学和英国城市大学这三类地方大学,尽管兴起时期不同、发展背景不一、办学模式各异,其办学理念与结果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7]。从英美城市大学②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些大学具备一些共同特征,即都以服务城市或城市社区为办学理念,以解决城市问题为办学导向,坚持办学实践深度融入所在城市或社区,遵循从城市走向世界的发展规律,最终成就了大学与城市的共生共兴共荣。而本文关注的我国城市大学,指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因城市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要,顺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势,由各副省级城市政府创办成立的一批市办大学,代表了我国“中央、省、中心城市”办学体制的第三级。此后,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提档升级,在城市政府的因势利导和资源调配下,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进入新时代,各城市大学又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城市发展的办学理念,并将此作为自身办学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一)城市大学群体意识觉醒

一直以来,我国的城市大学虽未被视为一个群体而受到关注,但具有联盟性质的城市大学议事平台早已建立,其发展至今已逾11年。2010年由江汉大学、广州大学、沈阳大学共同倡议和发起,十五所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共同创立全国十五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旨在为市属综合性大学搭建直接交流与合作平台,寻求同类大学快速发展的规律[8]。在具体实践中,十五所副省级城市大学将服务城市理念融入办学实践,实施服务城市发展战略。首先是明晰服务城市的定位。深圳大学将打造特区大学作为办学特色,立志成为一流城市大学标杆;江汉大学、成都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直接将建设城市大学作为新的办学定位;大连大学以“地方大学服务地方、城市大学服务城市”作为其发展理念;金陵科技学院实施“南京化战略”,以南京为第一服务方向、第一主要目标、第一优先发展的区域指向,把学校的所有功能深入地融入南京,化入南京,服务南京,贡献南京;广州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济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沈阳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长春大学、哈尔滨学院均将扎根城市作为首要服务面向。其次是加强对服务城市工作的统筹管理。江汉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分别设立了服务武汉、服务青岛、服务济南办公室。再次是开展与城市政府及其部门的全面战略合作。这些副省级城市大学主动谋求与城市政府众多部门、下辖行政区、市直单位等在人才订单培养、委托研究、市域治理、智库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而这种合作是全方位、立体化、精细化的。其中,共建研究机构就是重要举措之一。例如,杭州师范大学城市研究院是杭州市政府设在大学内的研究机构;成都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成都市情研究中心和成都市城市治理研究院;青岛大学围绕青岛地方史、自贸区、一带一路等城市发展问题,设立多家研究机构;武汉市政协智库落户江汉大学;江汉大学直接设立武汉研究院,以武汉研究为主要领域和方向。

近年来,联席会议围绕城市大学办学和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交流,达成了关于城市大学办学发展各方面的诸多共识。在2020年第十一次联席会议上,由江汉大学时隔11年再次发起倡议,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新兴城市大学板块,引发了与会城市大学的强烈共鸣。在相对较短发展期内的快速兴起,拥有近似的发展轨迹和发展环境,持有相同的服务城市办学理念,这些因素共同催生城市大学的群体意识。

(二)城市大学发展优势逐渐显现

在创办之初,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城市居民需要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城市大学就设置相应专业、开设相应课程。这一时期的城市大学,其办学真正融入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既为城市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赢得社会声誉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发展所需资源。此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推进和副省级城市丰富资源优势的助推下,经过短短三十来年的发展,城市大学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学科优势、科研实力等各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很快突破了原有的发展预期,呈现出整体兴起之势。

一方面,城市大学因与城市的密切关系,较之一般大学,获得了城市政府更多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城市大学所在城市政府制定专项政策,提出一揽子支持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措施,如《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宁波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若干意见》《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沈阳大学建设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的意见》《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江汉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意见》等。另据一项网络调查的不完全统计,深圳大学、宁波大学、青岛大学、江汉大学、济南大学2020年经费预算居于全国高校前列,分列第27、66、82、96和125位[9],不仅远超大部分省属高校,甚至高于一些“双一流”高校。

另一方面,在城市政府的支持下,城市大学的办学层次和水平迅速提升。除深圳大学外,城市大学大多通过合并数所专科层次院校来组建新校,并迅速晋升本科层次,其办学规模、学科门类、师资队伍等迅速扩大,成为一所颇具规模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城市政府的强力干预和主导下,江汉大学、成都大学更是通过并入研究机构而直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宁波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高校,深圳大学、广州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江汉大学等分别入选各省高水平大学或“双一流”建设高校;济南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沈阳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获批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厦门理工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成都学院成功更名为成都大学[10]。根据软科2020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分别跃居省内第2和第6,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分列省内第5、第9,江汉大学排名省内第15。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1272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在多项不同的社会评价榜单上,城市大学几乎都进入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的前50%,有6所大学甚至进入了前200。如果借用校友会对各大学办学层次的评价,这些城市大学至少已成为区域知名大学。进一步对比中国普通本科院校总竞争力和校友会大学排名连续6年的数据,不难发现各城市大学几乎都呈现上升趋势,群体性崛起名副其实(如图1、图2)。

图1 十五城市大学中国普通本科院校总竞争力排名对比图

图2 十五城市大学校友会排名对比图

三、城市大学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特征

世界城市大学的成功创立,既满足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受过高等教育人才和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的需求,又迎合了当地居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诉求。其中以英国城市大学和美国相互作用大学最具代表性。

(一)英美城市大学发展的经验借鉴

早期的英国城市大学多创办于新兴工业城市,与当地工商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依据城市发展及产业特色设置课程,以职业性教育为主。英国城市大学虽然身处城市,但多由地方人士筹资开办,最初并未得到城市政府的经济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学在创办之初的确是以服务城市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其办学定位却并未强调仅为本地服务,而是从服务地方起步,进而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因而,英国城市大学普遍遵循着从专注职业性到学术性漂移,再回归到职业性与学术性平衡共存的发展逻辑。而不同于英国城市大学,美国“相互作用”大学是信息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信息经济时代,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对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此时美国社会并无肯“屈身”为所在城市及社区提供服务、为“全州需要”负责的大学类型。美国相互作用大学适时提出“他方中心论”的办学理念,将服务社会职能从理念、战略、行动等深度融入办学实践,适时填补了此类型的空白。又通过实施相互作用战略,与所在社区各界组织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作用的合作伙伴关系[11]。

诚然,英美城市大学间的差异显而易见,但综观英美城市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征,依然能勾勒出英美城市大学的一般性特征:在地域分布上,并不一定都在大城市,有的大学甚至自身就是“城市”;在办学理念上,英美城市大学以社会服务为首要职能,将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三大职能融为一体,统一于社会服务的具体实践之中;在办学目的上,以解决城市问题为重要目标;在隶属关系上,不由城市举办,但由当地出资;在服务面向上,立足城市,但又不局限于一城一地,遵循从城市到世界的发展轨迹;在学科专业结构上,开设实用型学科,贴近城市需要和产业结构设置专业;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主要提供的是职业性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校城互动关系上,在城市的哺育与反哺于城市的互动中实现共生共兴共荣;在发展逻辑上,追求学术卓越与社会服务的平衡发展,以社会服务促进学术发展,以学术发展实现高水平社会服务。

(二)中国城市大学发展的本土化特征

对比英美城市大学,我国城市大学的发展在办学理念、服务面向、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类型、校城互动关系等方面具有颇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高等教育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本文意义上的我国城市大学又有着鲜明的本土化特征。

首先,我国城市大学的组织特征还不够明确,分类比较模糊。一方面,我国的大学一般都建在中心城市,不少大学都以所在区域、省份或城市命名,都吸收和利用城市资源办学。如若按照地缘关系来判断,在城市的大学都能称之为城市大学。但由于历史原因,事实上很多大学的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往往不在城市,部属、省属高校皆在此列。这些大学主要服务于国家或省域,在办学定位上更倾向于超越地理限制的影响力,与城市的关系比较松散。它们虽然也依靠城市,但与城市的互动更多游离于大学系统之外。因此,并非在城市的大学就是城市大学。另一方面,关于城市大学的概念界定还比较模糊。与城市大学概念相近的,主要还有“中心城市大学”“城市型大学”和“副省级城市大学”等。从概念的外延来看,“中心城市大学”一般是指由省会城市以外的经济较发达、规模较大的地级市共建的一些大学[12],如五邑大学、汕头大学、温州大学等;“副省级城市大学”一般是指由全国十五副省级城市大学联席会议联系的十五所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有时也被统称为城市大学[13],包括深圳大学、宁波大学、青岛大学、广州大学、江汉大学等;而“城市型大学”则是由成都大学原校长吴光从类型学的视角对城市大学的一种界定,本质上仍是以副省级城市大学之一的成都大学为研究对象。从隶属关系来看,“中心城市大学”与“副省级城市大学”都属于本文所讨论的城市大学,区别在于二者分别关注省会以外的地级城市大学和副省级城市的城市大学,而现有关于我国城市大学的研究也多以这两类为研究对象。

其次,城市大学与所在城市多有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办学资源主要来自所在城市。英美城市大学与所在城市并不一定具有行政隶属关系。而在我国,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大学是隶属于或历史上曾隶属于所在城市政府,或是实行省市共建的大学。从经费来源来看,英美城市大学大多是社会兴办,其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对政府的依赖性较低,不受政府拨款机制的制约。而我国城市大学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拨款机制目前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进行。因此,城市大学只有与城市政府产生行政隶属关系,才能获得由政府支出的足额经费。正是因为这种隶属关系,使得城市大学通过招生、成果转化及提供服务来获取资源的渠道主要在城市。

第三,城市大学抱有对“城市需求”全面负责的价值追求,全身心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吴光关于城市型大学的研究从行政关系、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类型、教育管理模式、高等教育属性、科学研究类型等6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大学的内涵,其中心思想表现为城市大学的办学围绕城市需求全方位展开[14]。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紧扣区域经济中长期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城市产业结构布局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主要面向城市建设发展,培养具有过硬实践应用能力和较强创新精神、服务于社会一线的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上,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以与生产及现实的城市发展需要相结合的项目研发为重。这种对城市负责的理念,还时常表现在一些特殊的社会事务上。例如,在武汉市承办的第十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活动中,相对其他高校而言,江汉大学在赛事筹备、场馆建设、赛事组织、志愿服务等方面承担了大量工作,有4321名志愿者参与赛事服务工作,在所有参与高校中派出人数最多。类似的情况成都大学正在经历,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运村”落户该校,成都大学将为此承担的重任可想而知。尽管部属和省属高校也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为所在城市提供特定服务,但其并不完全以所在城市需求为办学的出发点。综上,在高等教育的中国语境下,借鉴英美城市大学的一般性特征,本文从10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城市大学的主要内涵。在地域分布上,城市大学都分布在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地级市等中心城市;在办学理念上,以服务城市为办学理念,培养的人才、研究的成果突出对城市的反哺能力;在办学目的上,以解决城市问题为立足根本,以社会服务为首要职能,三大职能有机结合,共同服务城市;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省市共建”管理体制或由所在城市政府管理;在服务面向上,主要面向所在城市,从城市获取足够多的发展资源;在学科专业结构上,专业设置紧扣城市需要及其产业结构;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以培养符合城市社会和产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在科学研究类型上,以应用研究为主,以与城市发展需要相结合的项目研发为重;在发展逻辑上,追求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平衡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性研究促进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引领高水平发展;在校城互动上,实施“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将大学发展融入城市规划,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和时代变化,灵活调整自身办学方向。

四、新时代中国城市大学的使命与高水平城市大学建设路径

大学的使命是大学定位的体现,具有明确责任和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城市大学只有明晰自己的定位使命,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服务面向,才可能发挥职能、办出特色、实现高水平。

(一)新时代中国城市大学的使命

大学使命作为确定大学责任的一种理念,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15]。探究新时代城市大学的使命,既要从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视角,寻找适合城市大学发展的系统生态位,又要从高等教育功能实现的外部视角,寻找城市大学在城市的定位。

从高等教育系统的外部视角来看,服务城市经济发展是我国城市大学的职责使命。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市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和谐、不充分等问题,必须转向创新发展,提升发展质量,满足人民所需,注重绿色发展,建设和谐宜居、各具特色、包容共享的现代城市[16]。当前,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四大板块”,“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三个支撑带”无一例外地在国家中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进行叠加。在国家重大战略的加持下,中心城市及其城市圈作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主场所、社会文化的主阵地等各方面的战略中心地位空前提升,城市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7]。城市大学的服务面向立足城市,以解决城市问题为立足根本,应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符合城市社会和产业要求的人才,研发城市发展生产及现实需要相结合的项目成果,满足新市民的城市化和城市市民对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大学职能在城市的有效发挥。

从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视角来看,撑起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发展的第三级是我国城市大学的本质使命。在新时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已然成为高校的本质内涵之一。而实施“三级”办学体制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充分调动中心城市政府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城市大学的成功创办无疑是此项改革成功的实践力证。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个性化、社会化特征会不断加强[18],大学类型、人才培养模式、资源配置等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会更加明显[19]。《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教育纲领性文件就将引导高校多样化发展、特色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高校多样化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是类型的多样化,还应包含质量标准、评价标准、服务面向等各方面的多样化。依此规律,以大学的服务面向来划分,我国大学也可分为立足国家的“双一流”高校、立足省域的省属高校和立足城市的城市大学。从国外城市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经验来看,城市为城市大学提供各类资源和实践场所,城市大学不仅为城市提供人才资源和科技动力,更重要的是为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后者对于承担市域治理责任越来越大的城市政府而言似乎更为重要。毋庸讳言,当前我国城市大学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仍处于追赶城市发展的阶段,但城市大学仍需以其卓越的追求和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城市发展。为适应新时代中心城市在国家战略布局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城市大学必须勇立潮头,以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为路径,以社会服务带动学术发展,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撑起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三级。

(二)高水平城市大学建设路径

历史上,英国城市大学在升格后,为了追求全国或全球范围内的学术声誉、提升社会地位,曾普遍发生“学术漂移”现象,重心偏向理论性教学和研究。此时的英国城市大学办学偏离了城市需求,弱化了实际应用导向的研究和教学,大学发展也停滞不前。后来英国城市大学办学回归了城市,寻求到学术性与职业性发展的平衡状态,成就了今天的世界一流。近年来,我国城市大学的发展成就并未得到充分认可,常被认为是仅靠雄厚财政拨款而来,甚至被误解为是办学层次低、办学水平低的代名词,虽然深圳大学、广州大学、青岛大学等早已被各类社会评价机制所认可,却迟迟无法进入国家“双一流”阵营。在新时代快速变革的社会系统中,各类大学都应获得发展的机遇,关键是要解决如何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现实问题。城市是人类文明最集中、经济最发达、发展水平最高的场所,未来的城市将进一步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面向中心城市办学、立足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城市大学的发展定位既志存高远,又独具特色。然则,城市大学的高定位又必须以高水平为目标,才能适应、匹配、直到最终引导城市的发展。事实上,江汉大学等不少城市大学在“十四五”时期就提出要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

高水平城市大学不仅仅是一个目标定位,还应是蕴涵此类大学精神文化精髓的价值追求。一般意义上的高水平大学,要么强调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学科、师资队伍,要么强调在一定区域内的高水平,而“高水平城市大学”则应建立在城市大学对自身办学理念和服务定位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作为以社会服务为首要职能的社会组织,城市大学必须履行服务城市发展的基本职能,才能实现现代社会赋予大学之所以存在的价值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大学的“高水平”应指其社会职能在所在城市的高实现度。换言之,只要社会职能在所在城市得到充分体现,这所大学就是高水平大学。为此,城市大学需要以一种“嵌入城市”的主动姿态,以解决城市问题为导向,积极融入城市的建设发展,以自身优势发挥服务职能,在服务城市实践中逐步形成自身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首先,以“办学理念”指导“制度设计”,形成服务城市的制度体系。办学理念的产生有其独特的思想根源和现实土壤。大学理念的确立,要在大学使命与办学实际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而“城市大学服务城市”的表述,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城市大学的使命和职责。英美城市大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得益于它们所奉行的“以社会为中心”和“以他方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理念的力量在于付诸行动。就城市大学而言,服务城市绝不是一句口号或标语,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办学行动中才能迸发生机与活力。此外,服务城市不仅仅是为城市培养人才,为城市产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还应是一种整体式参与。在制度层面,将服务城市的办学理念写入大学章程等学校规章制度,形成鼓励师生服务城市、指导服务城市、激励服务城市、保障服务城市的大学制度体系。高水平城市大学应把服务城市理念作为整个大学组织活动的行动指针,大到科技创新项目、小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都要精心设计,使大学活动融入城市经济社会活动日常中,营造服务城市的办学氛围。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还要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即服务城市在提高科学研究和教学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价值,而不是彼此割裂的、偏离传统大学教学科研“核心”的独立活动。这种共识的形成,既需要大学自身精神的蕴养,也需要大学制度的引导。

其次,以“社会服务”带动“学术发展”,形成服务城市的可持续机制。学术发展是维持大学活力和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也是大学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根本途径。对于城市大学而言,密切关注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以一种嵌入形态参与城市发展,寻求服务城市与学术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校城互促互长,应是自身办学的基本思路和最终追求。大学以知识创新的方式服务城市发展,要求大学必须以研究和教学为依托,追求学术卓越。在这一点上,服务城市与学术发展非但没有矛盾,而且二者还能因校城间良好的互动相互促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服务,城市大学服务城市应当被赋予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内涵。服务城市应与教学、科研等融为一体,被看作是与其他活动领域有重叠的城市大学内涵活动之一。而关注城市及其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成为服务城市、教学与研究的粘合剂,三者共同构筑城市大学与城市间的循环交互机制。在此机制中,城市大学与城市社会的边界是模糊的,两类组织处于一种互嵌状态,大学收获了办学资源和实践场所,城市与社会获得了人力资源和科技力量,二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资源和信息互换,从而形成校城融合、互促互长的良性互动局面。例如,城市大学的学科、专业嵌入城市产业链中或二者反向嵌入,成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耦合体,最终达到资源共享、效能提高、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状态。

再次,以“城市资源”打造“办学特色”,形成服务城市的特色学科体系。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来看,中心城市实质上并不缺少高等教育资源。而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不同阶段,城市对科技、人才的要求亦在发生变化,城市定然会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大学来为发展目标服务。历史上,英国城市大学不仅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还明白自身存在的长处和价值。城市大学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因素,更需要考虑城市政府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需要等多方利益主体的诉求。因此,城市大学必须摸清家底,找准当前自身发展水平与城市需求的契合点,从而推动自身的高水平特色发展。英美城市大学在这方面提供了诸多成功经验。它们大多立足城市资源办学,并将其影响力扩大至世界范围。例如利物浦大学为配合利物浦城市规划而成立城市规划系,其建筑学已经成为今天的王牌专业;面对城市中“披头士”乐队和足球名城带来的文化新元素,大学融合城市文化成立了流行音乐研究所和足球研究中心,以开拓特色学科、为城市产业添加可持续活力[20]。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城市大学亦是如此。而在国内城市大学中,宁波大学立足宁波市海洋资源特色,着力打造海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我国城市大学多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国家、省多按资源分布特点将相关产业布局于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文化精粹更是将城市大学笼罩其中,这是中心城市在历史、文化、产业等方面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城市大学立足城市特色资源,将有助于尽快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同时有助于推广城市特色产业和文化,从而达到引领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

注释:

① 为促进高校与城市深度融合、共建共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20年在长沙成功举办“中国首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论坛”,第二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于2021年5月21日至23日在青岛举行。

② 基于精炼语言的考虑,下文中“英国城市大学和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统称为“英美城市大学”。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服务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