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婷
【摘 要】美育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我国教育五育并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育理应渗透在学前教育之中。根据国家政策对学前教育艺术范围的要求,总结出以下三点:让学生感受美、鼓励学生表达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应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实现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现状以及提升策略三个大方向进行阐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审美能力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能力提升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3.036
美育是学前教育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的美育,其实就是要让幼儿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去欣赏、联想、观察和创造。美育是情感教育,是美术、美德、美感集于一体的教育。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道德情操教育和心灵与爱的教育。蔡元培先生主张“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观教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自身精神世界、展现自身精神风貌的独特方式,与学前教育中的审美教学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幼师行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与学前教育学生审美能力不可分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师行业未来的顶梁柱,应当先培养其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在参加工作以后成为学生艺术之路的领路人,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
一、增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美育主要是以系统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事物美的感知、丰富的经验和创造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与资源,对美进行深入的认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追求美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通过对美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美的本质特征,使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一)帮助学生就业
200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师教学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行业应该切实贯彻文件中提出的对幼师的素质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培养高素质幼师师资队伍。学前艺术教育的宗旨就在于通过美的手段引导学生感受美、表达美,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接受的美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十分重要。[1]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应做到拥有发现美、感受美的审美能力,以及具备提高自身审美水平的能力。另外,要具备一些艺术基础技能,以便教师应用技能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丰富学生的艺术能力,从而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帮助和幼儿沟通、交流
艺术的境界是纯粹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需要与幼儿亲密接触。为了向幼儿有效输出美术知识、对幼儿的审美实践进行有效指导,幼师必须提高自己与幼儿进行沟通的能力。幼师审美素养的提高能够为其看待这个世界提供一个新鲜的、单纯的视野,放平幼师与幼儿沟通的姿态,赢得幼儿的喜欢与信任,从而为幼师接下来的教育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教师通过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开放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包容度。在幼儿拿出一幅较为抽象的画作时能够适当地给予肯定,并通过明确的欣赏来组织语言,引导幼儿对美的认识,使幼儿更能理解幼师的教导,从而帮助幼师进行有效工作。这不仅能为幼师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促使其提高效率,而且能有效引导幼儿形成独立的审美观,激发幼儿的艺术激情与想象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审美内涵
(一)审美知识学习
要提高审美能力,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美学知识。艺术欣赏其实就是对事物的一种美学感受。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美术教学中,要对色彩、构图、线条等进行全面的把握,从一个局部的细节一步一步地分析它的内在美,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例如音乐、唱歌、演奏等,学生都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形式多样的学科,比如剪纸、绘画、汉服的制作。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要通过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持续的体验,能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
(二)审美需要实践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具有丰富的“美”的资源,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无处不在,让他们去探索和感受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美。高职院校在开设幼教专业时,应当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美的存在,从而达到培养其艺术修养的目的。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现状
根据调查,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审美能力基础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接受过艺术培养,其审美能力水平较低。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前我国美育工作缺乏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意识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除了科学文化素质之外的教育内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轻视。美术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边缘课程,其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远不如其他文化课程。这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审美能力薄弱。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一般由专业美术院校或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生担任,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教师一般使用重技术培养、轻审美培训的方法去教学,以期快速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极有可能会使学生忽略掉对艺术本身美的感受,触及不到艺术教育的内核,缺失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最终会造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水平滞后。[2]
(二)缺乏培养审美能力的环境
艺术不需要复杂的文字与信息,它最需要的是感受。通过感受,不同国家的人可以体会到跨国界的艺术之美。因此,只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审美能力,就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所在。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都已具备较高水平的艺术场所与艺术设施,比如美术馆、展览馆等。通过在这些场馆定期举办相关艺术活动,能够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幼儿教师提供更多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受到美的感染的机会。而在其他经济不够发达的城市,精神生活相对受到了冷落,美术馆、博物馆等数量十分稀少,美术活动的举办次数更是寥寥无几。这体现了在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审美环境的落后,继而造成这些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落后和幼师教育水平的落后,造成恶性循环。
(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美育思想僵硬
不能因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艺术基础薄弱就只重视艺术技能的培养,而更应该培养他们的审美习惯。如果教师不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与原画作的相似度作为评判一幅画是否优秀的标准,这种观念已经禁锢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散,圈禁了学生的想象力与艺术创作激情。这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采用“以范画带动训练”的方法,即教师先画一张画,让学生进行临摹,而其要求也并不需要生动传神,只需画面干净整洁即可。显然,这并不是一个能够培养出拥有高度艺术审美能力学生的方法。综上所述,必须要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此才能为幼儿艺术教学提供强大助力。
(四)學生审美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
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接受的信息也呈现碎片化趋向。在如今的快餐时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平台发布者只注重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官上的快感,追求流量,而忽视了对发布内容本身内涵的挖掘。获得艺术设备与信息的途径在现实生活中门槛较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非专业学习美术,其了解美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上网。而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加快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其对所了解到的艺术信息的把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收效甚微。因此,有效避免学生进行浪费时间“审美训练”的方法就是向学校申请增加美术资源的提供。[3]
比如,通过学校图书馆美术资料的增加可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艺术,对美术知识进行系统整合;通过在学校电视上投放经典作品,对学生的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渲染;通过组织艺术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艺术观念的交流与感悟,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解力,等等。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策略
(一)改变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构成要素的美,不突出其创作技巧,鼓励学生感悟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核,通过学生对多个艺术作品的积累与感悟,使其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构架与审美思维。[4]
例如,教师在进行“立体主义”美术教学时,可事先准备一些在此创作领域的优秀作品,并在上课时先介绍创作的背景,以此来吸引学生关注作品,激起学生探讨美术作品蕴含的意蕴。通过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其进行对比,汇总同一大师绘画作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再进一步延伸到整个立体领域画作的风格与特点[5]。另外,还可以将其他派别的艺术作品与立体主义进行对比,放大画作风格对学生的冲击感,增强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让学生直观地进行审美活动。
(二)通过美术欣赏课程,专门训练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审美能力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在学前教育中,受教育主体本身年龄过小,不具有较强的艺术技巧接受能力。若注重对幼儿的创作技巧的训练,结果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6]。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审美教育为本,适当开展创作技巧训练。这就要求学前教育学生自身应当具备良好的审美习惯。审美习惯的养成需要相应氛围的熏陶。由此可以看出,开设美术欣赏课程为学生将来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三)交流审美思想,碰撞艺术火花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自我感悟与交流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教授国外建筑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这些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学会根据教师列出的一系列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一步得出结论。不过,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公布答案,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翻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课后自主探求,得到最终的结论。这一过程实施起来较为烦琐,但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这种相对自由的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四)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活动,感悟艺术魅力
审美环境需要课外与课内共同配合,才能营造良好氛围。课外艺术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亲身进入艺术场所,亲自感受来实现。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发去美术馆、博物馆等了解相关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也可向学生宣传最近艺术展览的相关信息,鼓励学生与作品作者进行交流,了解多姿多彩的艺术思想;还可向学生介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创造艺术来感悟艺术,进而端正自己的审美态度,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校园美化提升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大学校园文化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遭到了不良现象的影响。高等职业幼教专业的美学提高必须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水平。必须不断地充实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生活,才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使他们的审美情趣得到升华。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从“为学生、为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使“审美”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营造出富有审美情趣的学校文化生活环境。[7]
(六)重视师资培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其自身的职业特性,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要求很高。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美术课也要具备实际操作的技能。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培养,以促进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其自身和将来的学前教育行业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幼儿学前教育的完善和艺术领域美育的成功,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最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幼儿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对策探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09):78-79.
[2]王少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文学少年,2020(05):61.
[3]刘洋.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8(21):28.
[4]赵真真.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途径初探[J].河北画报,2020(16):34-35.
[5]罗斯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64-165.
[6]王颖如.艺术同构视野下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素养培养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0):264-265.
[7]李薇,李泓,蔡晓嫦.中职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处理对策的研究[C].2019年度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