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2021-10-12 23:44李一甲林培蓓
速读·下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教学创新人才培养

李一甲 林培蓓

◆摘  要:“大国工匠”精神是近年来我国的积极倡导的精神之一,旨在调整人们工作热情,鼓励人们热爱工作、注重工作细节、提高专注精神。高职院校学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下,经过长久努力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性知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主体和主要支撑,所以宣扬“大国工匠”精神除了要面向职业工作者外,高职院校学生也应当是承接“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主体,是未来创新创业领域中的主体力量。构建一个严谨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呼应“大国工匠”精神,是高职教师适应新时代经济环境的有效举措,也会是未来高职工作中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大国工匠;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教学创新

作为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的高职学生群体,既拥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又因为眼界开阔而思路清晰,是承接“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支撑,所以对高职教师的教育观念进行变革、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紧跟时代浪潮的重要工作任务。

一、“大国工匠”视角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意义影响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进步

宣扬“大国工匠”精神、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在教育方面增强学生群体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灌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独立自主的优秀工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同时还能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促进高职全面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变革高职教育观念,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渗透“大国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群体综合能力、整合高职校园学习风气的重要举措之一,让学生群体除了掌握课本中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具备专注、坚定、进取的工匠精神,以丰富的学术知识与开阔的眼界规划职业生涯,勇于投身于国家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在艰苦学习中升华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职业生涯規划是高职院校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设想人身未来前景、乃至决定自身学习重点的重要基础,在学校生涯中做好基本的职业规划才能提高学习动力,明确自身学习重点,并制定一个学习工作目标,充实学校生涯。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现状中,高职教师大多忽略了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而高职学生本身缺乏社会经验,对学习生活没有清晰的想法,且也不了解当前市场环境,在缺乏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会逐渐对自我能力和所学的专业产生认知偏差,要么丧失信心而制定难度水平较低的职业目标,失去奋斗热情而荒废青春。

(二)缺乏足够的创新创业意识

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有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浓厚,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努力学习职业知识,提高自我职业能力,在清晰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指导下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而在我国大力推行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的背景下,这些学生应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群体。但这些学生对于课堂知识与教材内容过度依赖,容易陷入盲目的学习就业知识,却忽略了职业技能训练与实践能力提高的错误中,这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承接工匠精神。

三、“大国工匠”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一)设定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高职在响应“大国工匠”视角、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当设定一个总目标,以总目标为指导构建清晰的教育思路与明确的教学目的,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推进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成。这个总目标不应过于生硬,应当着眼于全体学生,重视高职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热情,整合各项校内外资源,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高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深刻理解我国的工匠精神,在平时以更加细致专注的态度来训练职业技能。

(二)宣传模范人物,培养高职学生工匠意识

工匠意识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在如今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工匠意识既能帮助学生努力奋斗、专注学习,在众多困难与阻碍中保持自身目标,更能帮助高职学生群体规范活动,培养责任感,激励高职学生自重自强,鼓励他们积极对当前的行业形势提出见解,并引导学生对自身职业目标进行刻苦学习。

(三)遵循知行统一原则,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要承接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就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作为指导,还要对自身所学进行总结、思考和实践,在一次次对知识的思考中发现规律,在不断的实践中对现有的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规律探究,并大胆创新,将创新理念付诸实践,才能真正使高职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更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熟练度和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如何渗透“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应当重视的难题。高职院校应当正确认识到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万是明.高职院校“教研学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索[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04):177-178+182.

[2]陈佳妮.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及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10):42-43.

[3]雷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实践探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1):173-174.

[4]苏里阳.众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家庭科技,2020(12):34-36.

作者简介

李一甲(1994-),女,研究实习员,在读研究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教务员。

基金: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教改项目:“三维一体”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JG202016);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人文社科项目: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教学有效性研究(SK2020-009)。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教学创新人才培养
“大国工匠”张翼飞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