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1-10-12 02:57于斌潘一唐佳斌王璐王家骏
大学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过程评价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于斌 潘一 唐佳斌 王璐 王家骏

[摘 要]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是其重要突破口。文章面对实际教学中学生出勤率与学习效果不匹配、前置知识影响学习效果、专业课教学难度大等问题,研究制订涵盖确立学习动机、评估学习状态、配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开展阶段反馈、实施过程评价、反思利弊得失的系统化教学策略,做到深层学习影响因素对教学过程全覆盖,真正将学生引向深层学习状态。

[关键词]深层学习;教学策略;学习动机;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0-0059-03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时代。然而,什么样的学习才是高质量的学习?怎样教学才是高质量的教学呢?Biggs给出的回答是“高质量的学习方法决定了高质量的学习效果”[1]。而高质量的学习方法指的即是深层学习,其相较于浅层学习而言,学生不以获取分数为学习目标,不是进行机械的知识复制,而是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基于理解,整合所学,学用结合的高等级学习[2-3]。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作为高校教师需要以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为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笔者结合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入分析影响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了对应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出勤率与学习效果不匹配

笔者在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出勤率与学习效果不匹配,该部分学生平时成绩中的出勤分很高,甚至从不缺勤,但其期末考试成绩平平。这是因为学生只要在上课时间到达教室,就可以获得出勤分。而学生到达教室后是否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要看教师在教学上和课堂管理上的把控程度。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对每一名学生进行监控是很难做到的。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停留在获得分数的浅层目标上,而为了获得知识以及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业做准备的深层动机没有有效形成,但这一点恰恰是深层学习的立足之本,需要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二)前置知识显著影响学习效果

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是针对石油工程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其前置课程包括渗流力学、油层物理、采油工程、钻井工程、油藏工程等多门专业课程,课程整体综合性强,内容多学科交叉。那些在前置课程学习中有薄弱环节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难度较大,学习往往流于表面,整体教学效果欠佳。这是因为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旧知识的缺憾必将使新知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一问题又是任课教师无法回避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本[4],如果教师没有针对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策略,势必会把这一问题不断放大,最终使得教学效果功亏一篑。

(三)专业课抽象复杂教学难度大

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除了具有综合性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外,还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征,整体教学难度较大。即使对于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来说,其学习和理解能力也将面临新的、更高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深层学习进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采油难度和油田现场要求的提高,使得提高采收率技术不断引入不同领域和学科的新理论与新技术,一项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同时发生驱替介质、原油、储层等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而不同变化之间又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加之石油深埋于地下,各种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过程“既看不见,更摸不到”,因此其复杂性和抽象性大幅度攀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课程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确课程内容的复杂和抽象并不应该作为教学效果不佳的借口,而应发现这往往是教学策略不匹配、不适应造成的。可见,十分有必要对教学策略进行协同优化设计,以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状态。

(四)考核方式的导向性不容忽视

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目前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评分考核模式,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出勤、课堂测验和作业等。出勤考核的不足上文已叙述,虽然课堂测验及作业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期末成绩的重要性往往将学生引入应试的浅层学习状态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以往的评价更注重对课程知识点和方法等的掌握,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应用能力的评价不充分[5];另一方面,采用固定时间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操作简单、高效,考核结果比较客观。相比之下,过程考核的设计及执行难度较高,这导致了对过程考核的忽视。

二、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制订

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制订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引导学生进入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深层学习的目标下,针对上文论述的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笔者研究制订教学策略如下。

(一)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生是否能够进入课程的深层学习,源于其学习的动机。在教学策略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积极的学习动机,即教学方式首先应从“组织教学”向“激发兴趣”转变。为此,笔者设计围绕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从三个方面制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策略,为深层学习做好准备。

1. 正面促进

笔者首先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两个主要去向(油企工作和考研深造)着手,广泛调研收集与本门课程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在课程开课之初及相应教学节点处用事实和数据(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油企的最新工作、项目动向;在石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招生、科研动向以及相关考研真题等)说话,证明该课程在学生今后工作和学业上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真正学以致用的学习动机。

2. 反面警醒

石油天然气资源可以将我们的世界变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然而,如果控制不好,化石能源里蕴藏的巨大能量同样能将一切美好瞬间摧毁。笔者广泛调研收集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资料,设计在课程开课之初及相应教学节点处利用图文、动画、视频等形式对事故过程向学生进行直观展示,教师在过程中及时进行解释说明,目的是在学生思想深处敲响警钟,从而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但这个过程中一定注意“度”的把握,切忌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3. 兴趣激活

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使用各种方法将地下的石油更多地、经济地、高效地采出地面,为人们所用。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石油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内容的限制,石油在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里仅仅是一种能源,他们并不知道其已经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激活学生对石油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乐于主动地开展后续学习。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计划在相应教学节点处,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提高采收率技术的过程原理及实物状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优化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前置知识储备及惯用学习方式,二者对学习效果均有显著影响。对学生进行学习状态评估是教学策略的重要先导性内容。

1. 评估和补充学生的前置知识短板

如前所述,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所需的前置课程较多,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所有相关知识的储备情况进行评估是不切实际的。笔者设计从三个时间节点开展评估。第一个时间节点是开课之初,从知识体系中的代表性知识点及体系关键节点两个层面开展课程前置知識储备评估问卷的编制和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后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调整。第二个时间节点为每个涉及较难前置知识的学习内容教学之初,采用问卷、课堂提问、讨论等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该处前置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第三个时间节点为涉及一般性前置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采用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实时评估。通过以上不同的时间节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对学生前置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递进评估,不断优化调整后续教学策略,将学生前置知识薄弱环节对深层学习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2. 评估学生惯用的学习方式

笔者设计在开课之初首先对研究对象(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以往惯用的学习方式进行评估。通过调研结果分析后,笔者计划在比格斯(Biggs. J. B.)的“学习过程调查问卷”(Study Process Questionnaire,简称SPQ)的基础上,针对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实际情况,从其两个版本共计 62 个项目中进行筛选,根据项目评估类型将所得项目进行合并和修改,以利于学生理解,最后将所有项目打乱顺序,编制完成优化的比格斯 SPQ 调查问卷[6]。利用新编制的比格斯SPQ调查问卷在不同维度上对学生的惯用学习方式进行调查评估,并以此为依据优化调整后续教学策略。

(三)合理配置教学内容,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笔者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两个维度进一步对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和设计。

1. 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合理配置教学内容

以引导学生进入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的深层学习为目标,笔者首先对该课程原有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体现对深层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其次,以新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进行量化和细化。完成详尽的教学任务规划后,后续的教学内容配置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往往受教材的影响,而教材常常有参考书、工具书等多重属性,其编排往往需要兼顾功能性和易检索性。如果教师完全套用教材内容和顺序,无异于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设立了一道道隐形的屏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为原则,在原有学时不变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彼此联系,也利于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认识。

2. 构建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协同体系,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笔者针对合理配置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教学方法的协同教学策略。在概念、原理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系统清晰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而此时大部分学生处于机械记忆的浅层学习阶段,因此,可进一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相应教学节点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回顾其与旧知识间的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深化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基于教学重点、难点及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设计出一系列有意义、有深度的问题,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将学生引向深层学习状态。

在实际应用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首先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并进一步基于实际应用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设计出一系列有挑战、有意义的任务及问题,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向能力转化。与此同时,鉴于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具有面向油田实际,理论多、方法多、创新多的特点,笔者采用发现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究不同理论和方法存在的问题或优化的空间,就此提出调整优化设想并自行验证设想,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深化所学知识。

好的教学方法同时需要好的媒介为载体。笔者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制作了一整套形象生动、清晰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对应不同知识点合理采用文字、图片、动画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呈现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真实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能够显著降低其对复杂、抽象理论和技术理解的难度,加快深层学习进程。

(四)通过教学反馈和过程评价为学生的深层学习保驾护航

教学策略是否将学生引入深层学习状态需要在过程中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其一方面能够肯定好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不足,进行优化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1. 在教学策略关键节点开展阶段性教学反馈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引导、学习状态评估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利用不同教学媒介后适时开展阶段性教学反馈,反馈内容包含学习动机、教学媒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互动和教学创新六个维度,采用Likert量表形式分析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影响情况。

2. 制定过程评价评分标准促进学生深层学习和能力提升

针对上文提及的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学习为目标,将过程考核初始分设定为10分,分数下限为0分,上限为30分,分别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互动、学习深度、学习方式、学习痕迹、自我总结等制订出加分和减分标准,并在标准中引入分数清零机制,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状态。设计及时有效的过程评价环节,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对期末的总结性评价进行补充,也能够进一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学习[7],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及时优化调整。

(五)反思已制订教学策略的利弊,对其进行调整优化

在已完成的教学反馈及过程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以书面形式对已制订实施的教学策略进行评估和反思,对确实起到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的环节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完善,而对效果不明显的环节研究其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及时调整。在此基础上,按照调整优化后的教学策略开展后续教学实践工作。

三、结语

综上,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始于对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状态的全面评估和掌握,立于对众多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科学规划和调动,成于对各个教学节点及教学过程的实时反馈和评价,终于对策略研究制订及教学实践的深入反思和优化。然而,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远没有完结,笔者将在后续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实践,立足岗位,不负韶华。

[ 参 考 文 献 ]

[1] 吕林海.大学生深层学习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70-76.

[2] 申大魁,劉峰贵.促进本科生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8(3):141-143.

[3] 叶信治,杨旭辉.深层学习与支持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8(7):26-28.

[4] 杨念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3.

[5] 方颖珏,尹乐.高等代数的过程性评价探索[J].大学教育,2016(3):135-137.

[6] 付亦宁.大学生深层学习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实证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93-101.

[7] 郭芳芳,史静寰.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学科本科生学习之间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4(5):63-70.

[责任编辑:陈 明]

[收稿时间]2020-06-04

[基金项目]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8年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引导学生进入‘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4100420232)。

[作者简介]于斌(1984-),男,辽宁沈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工程。

猜你喜欢
过程评价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技巧的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
基于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四点五步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