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F膜在口腔根尖骨质缺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12 08:54:14段炽岷
当代医学 2021年28期
关键词:成骨植骨优良率

段炽岷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 曲靖 655000)

目前在口腔植骨中,理想化的植骨方式是制备具有一定强度、生物降解性和诱导性骨再生的生物复合材料,与种植体结合形成人工牙根,直接种植于牙槽窝内[1]。理想情况下,随着材料降解和成骨转化,材料逐渐被新的骨组织替代,最终实现种植体与骨结合[2]。鉴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来源于自体,制备方便,成本低,其在种植区具有促进成骨、帮助黏膜修复、缓解疼痛和抗感染等作用,目前,PRF逐渐被用于口腔植骨[3]。PRF 是新一代血小板浓缩产品,具有三维纤维蛋白网络,通过提供大量生长因子、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术后反应,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促进组织愈合[4]。同时,这些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在成骨细胞分化、增殖、粘附和矿化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PRF 可改善和促进骨整合的进程,有研究显示[5-6],采用PRF作为植骨材料,可引导骨组织再生,改善软硬组织修复再生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旨在探究PRF膜在口腔根尖骨质缺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口腔科收拾的根尖骨质缺损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3 例;年龄28~49 岁,平均(38.21±2.56)岁;根尖周围组织暗影平均直径(5.34±1.23)mm。观察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28~50岁,平均(38.67±2.89)岁;根尖周围组织暗影平均直径(5.41±1.66)mm。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根尖脓肿或囊肿造成骨质缺损的诊断标准;依从性高;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全身感染者;合并肝肾功能衰竭者;合并神经性障碍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给予0.25 g 头孢呋辛及0.25 g 芬必得口服,采取西吡氯胺含漱液含漱1 min 后开始进行手术。常规消毒口周以及口腔内,并铺巾,切开术区黏骨膜,促使术区牙槽嵴暴露,彻底清理纤维组织和骨面残余肉芽,对照组采用天博骨粉修复,将根尖磨除部分采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然后在骨缺损部位加压填充制备好的天博骨粉,并复位缝合黏骨膜瓣,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采用PRF 膜修复,将PRF 膜碎片加入人工骨中,采取患者10 mL动脉血离心10 min,分离出中间的淡黄色凝胶PRF层,将初级PRF凝胶置于干燥容器,释放血清后用无菌金属勺进行按压,促使其成为膜状,将根尖磨除部分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之后在骨缺损部位加压填充制备好的PRF膜碎片,并复位缝合黏骨膜瓣,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7-8],显效:术后术区牙周组织愈合良好,植骨区密度接近正常,有新骨产生,根尖周阴影消失;有效:植骨区密度增加,根尖周阴影缩小;无效:植骨区骨密度低,根尖周阴影无缩小甚至扩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术后6 个月和12 个月X线片优良率,优:根尖周阴影<0.5 mm,根尖末端延长,根尖周牙周膜厚度>0.1 mm;良:根尖周阴影0.5~1 mm,根尖末端平齐,根尖周牙周膜厚度0.05~0.1mm;差:根尖周阴影>1 mm,根尖末端喇叭口状,物根尖周牙周膜。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术后24 h 视觉模拟评分,0~10分,分值越低表明疼痛越轻。比较两组术后1周手术部位肿胀、黏膜颜色状况。比较两组术后6 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水平、成骨厚度、植骨高度。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感染、面部肿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X线片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6 个月和12 个月X 线片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X线片优良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excellent and good X-ra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surgery[n(%)]

2.3 两组术后24 h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为(2.21±0.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3,P=0.001)。

2.4 两组术后1周手术部位肿胀、黏膜颜色状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1周手术部位肿胀、黏膜颜色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1周手术部位肿胀、黏膜颜色状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surgical site swelling and mucosal color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week after surgery[n(%)]

2.5 两组术后6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水平、成骨厚度、植骨高度比较 术后6 周,观察组探诊深度、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成骨厚度、植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6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水平、成骨厚度、植骨高度比较(x±s)Table 4 Comparison of probing depth,bleeding index,attachment loss level,osteogenic thickness and bone graft heigh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6 weeks after surgery(x±s)

2.6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术后感染1例和面部肿胀2例,总发生率为7.69%(3/39);对照组出现术后感染2例和面部肿胀2例,总发生率为10.26%(4/3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4,P=0.252)。

3 讨论

对于牙槽骨缺损或骨量不足的患者,在临床口腔种植中通常需植入骨材料才能达到理想种植体修复效果。骨移植材料可分为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在骨移植过程中,自体骨移植为骨移植提供了必要条件,是骨移植材料中最理想的方法[9]。PRF 是富血小板血浆后的第二代浓缩血小板,其完全取于自体血,制备简单,富含血小板和各种细胞因子,具有良好促进软硬组织再生能力。同时,PRF中含有的免疫细胞具有良好调节炎症和抗感染能力。

PRF作用机制为引导损伤组织血管生成、免疫细胞调节炎症、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封闭损伤部位,还可指导干细胞在循环血中迁移、增殖和分化[10]。PRF特殊的纤维蛋白网状结构使其具有多种功能,首先其可机械地将血小板、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等固定在循环血液中,使这些物质在三维网状结构空间中发挥协同作用。其次细胞因子通过化学键与PRF中的纤维蛋白结合,在PRF凝胶中保持相对稳定,且循环血中粘多糖含量较多,与细胞因子亲和力强。PRF中的纤维蛋白通过捕获粘多糖进一步增强了细胞因子的滞留能力。有研究显示[11],PRF单独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可获得良好的新骨形成和种植体骨整合,恢复骨质缺损,骨小梁重建迅速,吸收慢。同时,PRF因其制备工艺简单、无需添加其他制剂、成本低、制备方便等优点,在口腔种植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在新骨形成量上有明显优势,充盈良好,种植修复成功,PRF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促进组织愈合能力。观察组术后6 个月和12 个月X 线片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PRF的修复效果仍在持续发挥作用,可稳定的维持治疗作用。观察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部位肿胀、黏膜颜色状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探诊深度、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PRF作为新一代浓缩血小板,由纤维蛋白网络、血小板和粒细胞组成,其可利用骨组织再生的原理,实现颌骨再生,加速牙周软组织的再生和附着。观察组成骨厚度、植骨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PRF 纤维蛋白构建的三维网络空间促进血小板、细胞因子和循环分子不断向骨缺损中心迁移,并相互协同调节骨缺损部位的成骨机制,从而有效提高成骨厚度、植骨高度。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PRF 膜安全性高,对机体无排斥作用,与董瑶等[12]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PRF膜在口腔根尖骨质缺损手术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修复效果,减轻疼痛,改善牙周症状,提高植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成骨植骨优良率
经典Wnt信号通路与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8:00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糖尿病大鼠Nfic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液晶/聚氨酯复合基底影响rBMSCs成骨分化的研究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30例Ⅰ型成骨不全患者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41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