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品奇,陈朝奎,杨杰,何先游,贺家州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贵州 黔南州 558000)
脊柱骨折是目前临床骨科中常见的多发疾病,近年来,该病症的临床发生率占骨折疾病患者总人数的5%左右,其中胸椎骨折、腰椎骨折、颈椎骨折、胸腰段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1]。发生骨折后,患者马尾神经、脊髓神经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选取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2 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7 例;骨折发生时间1~18 h,平均(6.3±0.8)h;年龄31~76 岁,平均(54.9±0.8)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4 例,车祸伤17 例,重物砸伤10 例;骨折位置:胸椎骨折17 例,腰椎骨折14 例,胸腰段骨折10 例。治疗组男27 例,女14 例;骨折发生时间1~19 h,平均(6.6±0.5)h;年龄33~79 岁,平均年龄(54.5±0.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9例,高处坠落伤14例,重物砸伤8例;骨折位置:胸椎骨折18例,腰椎骨折14例,胸腰段骨折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保证腹部处于完全悬空的状态,从伤椎位置做手术操作切口,在骨膜下方的位置对竖脊肌实施剥离,首先从两侧进行,使椎板完全显露。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伤椎位置予以确定,将伤椎钉置入至人字脊的上部,并开口进针,以0°方向进入中板,外倾斜角控制在10°左右。在C型臂透视技术的辅助下确认骨质,随后置入克氏针,在骨质的后部将椎弓根螺钉置入。如有神经根压迫,实施必要的减压干预,通过击打的方式复位椎管骨折块,缓解脊髓压迫;无神经症状时,需分析脊柱生理弧度,预弯连接棒,应用运动专用器械恢复椎体高度。
治疗组患者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实施局部麻醉后帮助患者在手术操作台上取俯卧位,定位伤椎做手术操作的切口,按照椎体成形术的具体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在C 型臂透视机的辅助下对患者的伤椎实施准确的定位,同时,在皮肤上标记伤椎的具体位置,在X线透视条件下,经皮从椎弓根的上方的位置开始进行穿刺操作,达到椎体前的1/3处。确定穿刺针的位置后,可将针芯拔出,在C臂透视条件下,实施伤椎扩张,然后将糊状的PMMA骨水泥以缓慢的速度注入伤椎中,在X 直视条件下,确定骨水泥已浸润至骨小梁间隙的位置,且边缘存在明确的毛刺状,逐渐散至骨皮质,完全硬化后将穿刺针拔出,对伤口实施适当的压迫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脊柱功能复常时间及治疗前后脊柱功能、生活质量、疼痛程度。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水平、脊柱功能复常,日常活动不受影响;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JOA评分水平与术前比较改善≥50%,脊柱功能基本复常,日常活动未受影响或受影响程度较轻;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减轻,JOA评分水平与术前比较改善<50%,脊柱功能仍存在异常,日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脊柱功能:采用JOA 评分对患者脊柱功能进行评价,总分29 分,分数越高表明脊柱功能恢复效果越理想。生活质量:采用SF-36 量表(健康调查简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者的生活质量越理想。疼痛程度: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评价,10 分为最剧烈,0分为无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治疗前后JOA、SF-36、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JOA、SF-36、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JOA 和SF-36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JOA 和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SF-36、VAS评分比较(x±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JOA,SF-36 and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scores)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术后发生2例并发症(术后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9例并发症(术后感染3例,压疮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
2.4 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比较(x±s,d)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out of bed time,hospital stay and recovery time of spi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d)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青壮年男性发生脊柱骨折的可能性更大,多是由外力的影响造成的,如高处跌落时,患者臀部或足部先着地,腰椎段则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性外力,最终会导致发病,造成脊柱畸形和疼痛,因此,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最大程度恢复脊柱功能[3-6]。
脊柱骨折在临床骨科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包括胸椎骨折、腰椎骨折、颈椎骨折、胸腰段骨折等类型。研究表明,采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方式对脊柱骨折进行治疗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点:①保证腹部处于完全悬空的状态;②从伤椎位置做手术操作切口,使椎板完全显露;③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伤椎位置;④在C型臂透视技术的辅助下确认骨质,随后置入克氏针。采用椎体成形术方式对脊柱骨折进行治疗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在C型臂透视机的辅助下对患者的伤椎实施准确的定位;②在C 臂透视条件下,实施伤椎扩张③在X线直视条件下,确定骨水泥已经浸润至骨小梁间隙的位置。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JOA、SF-36、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和SF-36 评分高于治疗前,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JOA 评分和SF-36 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9]。
综上所述,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方式进行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缓解疼痛,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