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感训练策略

2021-10-11 20:39黄婺焕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8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黄婺焕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语言,首先需要培养学习者的语感。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来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感训练;策略

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变得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认可的通用语言,学校需要重视英语教学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一门语言的基础不外乎是单词和语感,语感作为信息交流传递的基础,能够帮助交流双方互相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意图。这就体现了语感在人们交流沟通之间的重要作用。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经过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许多小学生对英语充满好奇,由于在此之前许多学生未接受过系统的英语理论学习和训练,因此,在接受正规的教学时,小学生都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过伴随着英语教学难度的增加,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有限,这就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英语教学的进度,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逐渐减弱。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模式,只专注英语知识的传递,而不注重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效果。目前来看,死记硬背是小学英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没有筑牢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小学生甚至难以辨别个别相近单词的发音和语调,更何况复杂的语感训练和培养。整个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受到重视,主体性也没有得到认可和尊重,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除此之外,在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小学生只专注于英语单词的拼读,很少有训练英语语感的时间。

二、训练小学生英语语感的目的

小学英语语感训练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英语教学的认识,有助于教师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束缚,通过创新小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来加强对学生语感训练及培养的重视。英语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现状等帮助教师正确且科学地选择英语教学模式。

训练小学生的英语语感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英语教学不能只专注于学生单词和语法的训练。为了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先培养学生的语感。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程设计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英语知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奋斗学习的决心和毅力。通过各种英语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和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乐趣,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这样学生才能基于自身对英语学科的兴趣点开展自主学习训练,同时也能养成利用英语进行相互交流的习惯,更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

三、小学英语语感的训练策略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一直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方式开展英语教学,这从根本上忽略了语感训练在英语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性。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英语语感的训练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听说训练,感知语感

让学生听原版音频、看原版的英语电影、模仿原汁原味的英语口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英语的世界里畅游,感受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语感。

(二)阅读训练,丰富语感

大量的阅读可以极大地丰富英语语感。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会提取相关信息,联系上下文,猜测词意、句意,这样可以逐渐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单词和句子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意思,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最好选择趣味性、故事性强的材料,这样不仅能开阔视野,增加词汇量,还能丰富英语的语感。

(三)写作训练,深化语感

英语的听、说、读最终是为了写,通过写作训练,可以让英语的语感从抽象到具体,为了使语感得到充分的发展,平时应鼓励学生坚持写的练习,可以先写简单的句子,也可以通过看图写话、周记等形式让学生来练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尝试写童谣、诗歌,这样不仅丰富了写作的形式,也为进一步深化语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应当注重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不仅能写也要会说,只有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交流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才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汤玲霞.小學高年级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2]郁舒婷.小学英语句型训练策略探微[J].基础教育论坛,2020(19):16-17.

[3]陈梦然.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训练的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短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