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桐 冷君晓 刘振宇
【内容提要】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一场大规模作战行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热点时刻。对比分析中国《人民日报》与美国《纽约时报》在过去40年里的相关报道后发现,中国媒体侧重于建构“英雄记忆”,而美国媒体则侧重于渲染所谓“红色中国的扩张”。中国集体记忆建构策略是基于多变而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考量;美国的建构策略则大多依据美国与中国的国家关系,并最终旨在建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美国媒体通过对国际议题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美国媒体的态度几乎不受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对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也从未有过正面评价。
【关键词】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中美新闻界 集体记忆 中美关系 国际话语权
1979年在中国与越南边境地区发生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20世纪的世界冷战史、中国国际关系史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从世界冷战史的角度来看,它是长久和平中的短暂战争:它既是两个参战国的直接碰撞,又处处可见美国及亲美力量与苏联及亲苏力量为争夺第三世界国家和地缘战略优势在局部的角力。从中国国际关系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发生在一个极为敏感的时期:它发生在中美正式建交后两个月、邓小平同志访美后两个星期,也发生在中苏关系实质正常化之前,是“黎明前的暗夜”。从中国改革开放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既为中国奠定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基础,也暴露出了中国社会结构、军队建设、现代化水平等多方面问题,让中国充分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现有研究发现,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爆发及其影响是由中国国内外多种因素和复杂互动形成的最终结果。但毫无疑问,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唯一一场大规模作战行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热点时刻(hot moment)。那么,美国主流媒体是如何参与建构有关此战记忆的?以往,新闻与传播学界关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国官方媒体和美国《纽约时报》当时的报道策略和宣传策略等视角上,而针对此战采用集体记忆视角进行的文化研究还是一个空白。这项空白急需填补,因为一个事件的历史,并不只是过去事件的记录,还包括了人们记忆这段过去的方式。而人们的历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们对现况的考量所形塑。①
一、研究问题与已有研究述评
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集中于三个层次:第一,过去40年,中美新闻界以何种契机、情境及框架来讲述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由此分别形成了怎样的集体记忆?第二,中美两国新闻界所建构的媒介集体记忆差异体现了中美新闻界对国际话语权博弈的何种态势?第三,两国政府关系的变化,是否会影响美国媒体对中国事务的评价?
集体记忆研究的先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布瓦克(Maurice Halbwachs)将传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引入集体记忆,让集体记忆研究超越心理层次而进入社会层次。采用这一路径的集体记忆研究强调,社会性是集体记忆的核心特征,即集体记忆是社群对过去的建构,是共同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个人记忆简单相加后的总和。本文尝试采用这种社会及文化层面的集体记忆研究路径。②
集体记忆是通过叙事形式建构的。在现代社会,集体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往往依靠专门化的社会机构,大众传媒尤其新闻媒体,以其公共信息提供者的角色,成为集体记忆叙事和建构的重要主体,③因此传媒提供了特定的历史叙事(historical narrative),成为认知历史的工具之一。④学者吉尔·埃迪(Jill Edy)研究发现,新闻调用历史事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纪念报道,即适逢某个纪念日来重提某个事件、某段历史;二是历史类比,即将当下的新闻事件与过去类似事件做类比,从而暗示某种解读框架;三是历史语境,即将过去某个事件解释为当下新情况的原因。⑤虽然吉尔·埃迪认为历史语境和历史类比都无助于公众对历史事件之意义的全面理解,⑥但正因为他们将过去的事件简单化和戏剧化,才使得媒介对该事件固有而不全面的记忆一次次被加深和强化。这也与学者贝内特(Bennett)和劳伦斯(Lawrence)提出的“新闻聚像”有相通之处。⑦
国际学术界对冷战中的文化史或新闻传媒史有很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美国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阵营国家在欧洲的宣传工作,对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闻战、舆论战关注较少。然而,美国学者文安立(Odd Arne Westad)研究发现,美国与苏联在冷战时期的主要争夺中心是第三世界国家。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⑧二是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冷战时期第三世界国家是如何开展宣传工作的。因此,本研究不仅可以填补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在该时段和本领域的空白,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美国与第三世界国家争夺话语权的研究。
中国仅有少量从媒体的角度分析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论文,且不能反映出与媒介集体记忆有关的议题。有学者分析了《纽约时报》的报道策略。⑨但是因为文章发表时间距离战争时间太近,而且此文是借研究该报的报道内容,讨论国际政治的议题,因此无法考察形成了何種媒介集体记忆。另外还有研究分析了《人民日报》对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宣传策略。⑩但是此文所选取的样本时段是战争时段(1979年2月至3月),因此也未能系统考察《人民日报》是如何长期叙述这场战争并采取何种框架建构有关这场战争的记忆。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新闻界的代表。《人民日报》是中国最权威的媒介话语平台,在最重要的利益问题、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上往往扮演着定调者的角色。因此,本文以该报作为研究对象之一,希望以点带面展现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集体记忆在中国主流话语空间中的基本面貌,并追踪它的变迁轨迹。本文选取《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作为美国新闻界的代表。《纽约时报》是美国最负盛名,也是在全美阅读人群最为广泛的报纸,最能体现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此,本文选取这两份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展现两国主流报纸如何叙述这场发生在亚洲的战争。
本文将研究资料收集的范围时间设定在1979年3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结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当日)至2019年3月16日(战争结束40周年整)。本文以中文字符“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作为关键词,利用在线数据库《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全文检索系统对包含该字段的文章进行检索,得到有效样本232篇。本文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英文字符“Sino-Vietnamese War”作为关键词,在《纽约时报》官方网站对包含该字段的文章进行检索,总共得到4459个粗略结果。在按照相关性排列并按照“确实讨论或提及这次战争”的标准进行精确筛选后,得到有效样本40篇。
新闻媒体以何种方式建构对“过去”的记忆?根据吉尔·埃迪对“新闻调用历史事件”的分类方式,即纪念报道、历史类比和历史语境,11本文将所有有效样本进行再分类,得到表1。再按照新闻发表单位和发表年份进行梳理,得到表2。版面处理是纪念报道呈现方式的一个重要侧面。12通过分析报道刊发于国际版面或国内版面的比例,可以得出有关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讨论在多大程度上被建构为国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本文统计了样本文章所讨论的事件和议题,得到表3。需要特别注意两个特殊情况:当样本文章所讨论的问题指向他国,则归为国际議题;而当样本文章涉及与他国的关系,但重点意在探讨本国之历史、事件和政策等议题,则归为国内议题。
三、研究发现
(一)中国媒体:更关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对国内建设的意义
从统计结果来看,当《人民日报》提及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绝大部分时候是为了讨论与中国国内有关的议题,如中国强军建设、树立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形象、全社会范围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等等。例如,2016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第6版国防周刊部分刊登了一则评论,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的优良传统,提及了该团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的光辉事迹:“……成为了一支铁心向党的忠诚部队、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勇站排头的先锋部队、作风顽强的过硬部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该团发挥强大电子对抗威力,多次扰乱和破坏敌通信……”13而当《人民日报》在国际议题中提及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则多是为批评或抨击外国势力对中国边境领土的侵略和内部事务干涉,并发出严正警告。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是中国与越南进行的一场战争,旨在沉重打击当时越南对中国的侵略。但是在40年的时间里,中国媒体并未浓墨重彩地描写在中国的反击下,越南得到了怎样的惩戒。与之相反,中国媒体更多将这场战争与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国内和平环境等本国的社会性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意志在舆论场上的体现,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媒体在围绕这场战争建构集体记忆时体现出了中国政府四个十分鲜明的立场:
第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绝非为了战争而进行的战争,更非如西方媒体所渲染的那样,是中国的“侵略”(invaded);第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爆发,是中国对于当时越南当局不断进犯中国边境的必须回应,其目的是为了给中国内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赢得一个稳定的环境;第三,这场战争是英雄的战争,直接或间接参与这场战争的每一个个人、家庭和组织,都应当被全社会所尊重;第四,这场战争有效地检验了中国军队各方面的能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必须正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二)美国媒体:中美关系是美国媒体提及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重要缘由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是一场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战争,美国与此战没有直接关系。然而,几乎所有专门研究这场战争的学术作品都难以忽视这场战争对于东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以及由这场战争引发的对中国、苏联、美国之间关系的影响,乃至对世界冷战格局的深远影响。本文并无意讨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政治史层面或军事史层面上的影响,而是着眼于媒体是如何塑造有关这场战争记忆的。通过《纽约时报》在这40年里提及这场战争的议题设置可以看到,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数量是借由此战讨论与美国相关的议题。
在讨论中美关系变化以及美国对华乃至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时,《纽约时报》会选择通过提及此事来“暗示某种解读框架”,或“将过去某个事件解释为当下新情况的原因”。通过统计可知,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作为历史语境或历史类比语境的总和,达到了文章总数的78.75%。而且,这样的情况在这40年里一以贯之,无论是在战争爆发的头10年中还是在现在皆是如此。例如,在2008年2月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新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未能成功在越南成立一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证券合资企业。……然而,美国财经评论网站Breakingviews认为,银行可能也是如此。它指出,中越关系处于最紧张状态——自战争结束以来不到30年。”14新闻的主题本是美国企业在越南投资不利,内容却指向该问题是由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造成。
(三)中国淡化“战争”记忆,美国渲染所谓“中国威胁”与“红色危机”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媒体一直在尝试淡化有关“战争”本身的集体记忆,甚至在近20年中,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更是很少提及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而与之相反,美国媒体则一直在借由此战渲染“中国威胁”乃至共产主义在全球“暴力扩张”的“红色危机”。
在中国,提及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并非为重新回忆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创伤,而是在相关的热点时刻不断强化和平的主题,并提取有关这场战争的英雄主义要素,来建构具象,形成深层记忆和底层记忆,以期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中国各领域的现代化建设中。例如,《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提出:“据了解,昆明陆军学院600多名应届毕业生,大多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不少人是功臣模范。毕业前夕,他们不仅向党组织写信表明心迹……”15
而美国媒体则试图把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视为一场“入侵”和对他国的扩张。这一被简单化的具象,从1979年就开始被塑造,并随着世界格局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在进一步被加强。例如,《纽约时报》刊登的文章提到:“2月17日,中国入侵越南,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突然变得惊人。上周,中越战争似乎即将结束,但它对中日关系造成的破坏可能会持久。”16“一个优越的文明要求附庸邻居的尊重和敬意,并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每当一位越南领导人敢于要求与中国平起平坐时,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就会变得充满动荡和不确定。”17
四、结论与讨论
冷战时期任何国家和地方社会的历史,都是全球地缘政治与区域、国家及当地议题相互作用下的产物。18从媒介集体记忆的角度来看,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也不例外。在1991年冷战结束之前,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媒体,在讨论这场战争时,都会讨论到各自国家,乃至越南、苏联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和政治斡旋。反过来说,冷战结束后,当再次提及这场战争,也并未把它当作一个已经盖棺定论的往事。作为中国到今天为止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反击战争,无论是讨论中国国内话题,还是讨论中美关系和涉及中美关系历史人物话题时,都会被反复提及,甚至美国媒体在讨论越南战争对美国国内产生的社会问题时,也会作为历史类比加以比较。
媒体性质和国别的不同,直接决定其对同一历史事件集体记忆建构框架、价值、动机的不同。围绕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这一历史事件,中美两国媒体在重述记忆时采用了不同的取向:中国媒体书写了中国军队在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在日后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美国媒体则基于其价值和利益,建构了一段所谓“红色力量”的“侵略”与扩张,以及对美国定义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權”的破坏。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美国主流媒体的态度始终保持一致。研究发现,在美主流媒体中,从东方主义、共产主义中国到帝国主义、输出后殖民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所谓“红色扩张”的逻辑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其讨论中国的主导逻辑,这是最近10年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代所不同的地方。然而,美国在国际关系与话语的处理方面拒绝接受中国走自己的老路(或自己正在走的路),其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包含且大于“中国威胁论”,有将中国完全异质化、去历史化的倾向。
因此,与其说是中美新闻界对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解读双方各执一词,不如说这就是一个国际话语权争夺的战场。从表象上看,国际话语权是以所谓的普适性话语对国际问题发声,表达主张、提出方案,行使话语权利,但真正追求的却是一种专属性权力,一种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掌控权。19中国主张自己反击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并以此彰显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以及对和平真正的渴望。美国则基于自身固有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建构所谓“红色扩张”的集体记忆形态。这一特点并没有随着冷战结束而终结,相反,它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变化在最近10年被进一步强化。从更为广阔的世界冷战史角度来看,有关这场战争集体记忆的建构,清晰展现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美关系和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1978年11月,苏联与越南签订条约,鼓励和支持越南在东南亚地区谋求霸权。中国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量,不可能允许一个过于强大的军事力量过度靠近并不断侵扰本国边境,故而选择在1979年初对越南进行惩戒性打击。美国则基于全球争霸的战略,欲拉拢中国,并且在1979年元旦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此时的中苏两国,又并非真正希望走向进一步敌对,反而是更希望走向友好和和睦。苏联当时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1979年1月接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我们的意志而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撕毁体现苏中两国人民友谊的文件。”20在这样动态和微妙的国际关系背景下,《人民日报》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过多强调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国际意义上取得的胜果,而是更多注重于国内意义上“战斗英雄”和“建设楷模”的英雄记忆建构。这样的叙事方式为缓和中苏、中美关系留出了更多空间。
美国媒体对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记忆建构从未受到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有部分学者认为从1979年到1989年这10年是“中美蜜月期”,中美关系十分友好。然而,基于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美国媒体几乎没有过正面的评价。冷战思路和话语局限了美国对国际形势的诠释与解读,也因此影响了国家层面对中国的理解和对华行为。这同时也暗示着,和平主义话语和包容性话语在美国主流媒体中始终缺乏市场,这是导致美国政治保守化、政治正确泡沫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话语的贫瘠急需他者的有效补充。在处理中美关系议题上,美国主流媒体先前更多服务于美苏的两极争霸战略。在1989年之后,凡提及这场战争时,更是无不污蔑所谓“红色中国”对“自由世界”的“破坏”或“威胁”的可能。
冯小桐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冷君晓系东京大学情报学环博士研究生;刘振宇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法学硕士
「注释」
①[加]宋怡明:《前线岛屿——冷战下的金门》(黄煜文、陈湘阳译),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第18-23页。
②Schwartz B.,“Iconography and collective memory: Lincolns image in the American mind”,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 32 , No. 3, 1991, pp. 301-319.
③Kitch, C.“,Anniversary journalism,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cultural authority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American past”,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36, No. 1,200, pp. 44-67.
④Pan, Zhongdang, Chin-Chuan Lee, Joseph Man Chan, and Clement YK So. ,“One event, three stories: Media narratives of the handover of Hong Kong in cultural China”, Gazette (Leiden, Netherlands) 61, No. 2, 1999, pp. 99-112.
⑤张志安、甘晨:《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憶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期,第55-77页;第127页。
⑥李红涛:《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媒体记忆、集体认同及文化权威》,《当代传播》2013年第5期,第18-21页;第25页。
⑦同⑥。
⑧Odd Arne Westad, The Global Cold War: Third World Interventions and the Making of Our Tim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27-35.
⑨张隆栋:《〈纽约时报〉关于我对越自卫还击的报道》,《国际新闻界》,1979年第5期,第21-35页。
⑩程君:《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人民日报〉的宣传策略研究》,南昌航空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第1-18页
11Jill Edy, Troubled Pasts: News and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Social Unrest,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77.
12李红涛、黄顺铭:《“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人民日报〉南京大屠杀纪念文章(1949 - 2012)的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第1期,第37-54页;第126-127页。
13《牢筑新型力量的坚强堡垒(强军路上)》,人民网,http://data.people.com.cn/ rmrb/20161113/6,2016年11月13日。
14“Morgan Stanleys Vietnam Venture Is Derailed”,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dealbook.nytimes.com/2008/02/06/morgan-stanleys-vietnam-ventureis-derailed/?searchResultPosition=10, 2008-2-6.
15《近千军校毕业生立志戍边》,人民网,http://data.people.com.cn / rmrb/19870626/3,1987年6月26日。
16Japan s Shift Toward China Takes a Lurch Into Reverse,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5, 1979, Section E, Page 3.
17Judith Shapiro. Americas Collision Course With China.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17/06/15/books/review/everythingunder-the-heavens-howard-french-destined-for-war-graham-allison. html?searchResultPosition=35, 2017-6-15.
18[加]宋怡明:《前线岛屿——冷战下的金门》(黄煜文、陈湘阳译),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第217-222页。
19李朝祥,韩璞庚:《国际话语权的三重维度和基本构成》,《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5期,第14-18页。
20转引自马叙生:《结盟对抗均不可取——忆八十年代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的过程》,《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2期,第61-66页。
责编: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