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慧霞 耿笛
【内容提要】作为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国际传播,是宣介全球环境治理领域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渠道之一。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以及中国企业在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都为中国企业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西方舆论的攻击抹黑、中国企业自身国际传播能力不足以及在对外投资方面的资源能源倾向等也是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领域面临的挑战。有鉴于此,一方面需要持续提升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筑牢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企业自身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效能。此外,还应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国际话语和叙事的研究,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企业 国际传播 全球环境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全人类的重要议题。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频发,给各国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峻挑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情况下,人们愈发认识到健康的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持,也是推進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绿色引擎。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31日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工作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①中国企业作为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国内外发展中都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角色。做好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传播,是宣介全球环境治理领域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中国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面临重要机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遵循。这一思想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国担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全球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议题备受关切的背景及供需的不平衡为中国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创造了契机。在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期的大背景下,人类重塑与自然的关系迎来了历史性转折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和词汇已被纳入联合国文件。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大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力度,保护好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但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全球环境治理意愿却明显下降,在应对生态环境挑战问题上遵循“本国优先”“本国至上”的霸权主义逻辑,奉行“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利己主义方针,屡次违反国际公认的环境公约协议,单边采取退约退群退协议行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②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巨大不平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增强、供给与需求不平衡这一大背景,中国企业在做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回应国际社会期待方面具有很大空间。
(二)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和平台。绿色“一带一路”是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消弭全球乱象的“中国钥匙”,成为中国实际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路径以及推动全球发展合作的机制化平台。③2017年,中国公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理念,并明确了思路。④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化骨干企业,扶持一批专特优精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产能走出去。”⑤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企业始终积极探索将环境领域作为同各国合作的切入点之一,并辐射至更多合作领域,这为做好企业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中国企业在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为给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坚决践行绿色使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日益关注生产运营全流程的生态保护措施。在“走出去”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将环境保护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同沿线国家加强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支撑保障作用。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实践。如华为公司自2019年起就与非政府机构“雨林保护组织”(RFCx) 展开了一系列密切合作,开发包括设备采集、存储服务、智能分析的创新平台,以便有效监测和防止雨林盗伐、保护蜘蛛猴等濒危动物。
二、当前中国企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国际传播中面临的挑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经济下行对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进程造成一定冲击。无论是中国企业所处的海外舆论环境,还是企业自身在国际传播意识与能力、投资等方面的举措,都影响着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方面的成效。
(一)西方国家仍掌握着全球环境治理领域话语的主导权,中国企业面临着“中国环境威胁论”等负面舆论的不实指责。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技术、传媒等领域的先发优势掌握和主导着全球治理议程和话语权。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一方面,部分国家对中国企业的环境履责评判十分严苛。另一方面,部分国家智库和媒体曲解我“一带一路”倡议,鼓吹“中国环境威胁论”。一些西方国家把中国与非洲等国的正常经贸合作与“新殖民主义”相提并论,指责中国在这些国家进行“掠夺式”的资源能源开发;一些国家为了逃避或转嫁环境治理的国际责任,将中国渲染成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的威胁。⑥受负面舆论影响,一些海外民众对中国企业形象认知存在偏见。《2020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一带一路”版》调查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沿线12国受访者对于中国企业在责任维度表现评价中,“支持环境保护”的认可比例最低。这些都使得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方面面临较多阻力。
(二)中国企业对于自身参与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重要性认识和国际传播能力有待加强。目前,部分中国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匹配的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策略。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为例,即便中国企业在海外项目建设中开展了较多的环保实践,但缺少行之有效的国际传播策略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环保措施了解不多。此外,在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当地环境改善等具体实践领域,中国企业同当地社会组织、媒体、智库等机构的联动程度较低,难以形成民间外交活动长效性合作平台。⑦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涉及到民心相通的民生、环保、可持续发展建设等领域,中国企业受自身对外交流能力的限制使得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无法转换为国际传播的有效资源,进而提升影响力。
(三)部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倾向也对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提出了考验。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扩大了对于能源资源的需要,使得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源导向性。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开采产业是部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向,而上述产业所需承担的环保责任相较其他产业更为迫切。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先入为主地垄断了地理位置优越、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对于资源的巨大需求也导致中国企业不得不到欠发达、政治风险大但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區去进行资源开发,但这些地区往往生态脆弱、环境敏感,开发不当极易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⑧同时这些国家普遍缺乏比较完善的环境和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以及行业标准,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履行环保责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会面临较大风险和挑战。
三、加强中国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力实施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讲好中国企业在履责环保、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精彩故事,从企业视角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
(一)要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筑牢实践基础。一方面,中国企业要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探索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协同增效,积极响应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还可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国际自愿性环境规则,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助力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⑨
(二)要加强和改进中国企业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提升自身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效能。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信息披露能力。除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外,还应注重柔化传播手段,通过参与社区环保活动、举办“环境保护开放日”等方式,增进国际社会了解;二是要积极提高舆论危机应对能力。面对西方媒体的舆论攻击抹黑,要及时回应,用事实和数据做出说明;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议题设置,增强主动传播意识,针对不同国家、群体、议题,精心设计传播方案,提升精准化传播效果。
(三)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话语和叙事的研究,提升企业国际传播的深度影响力。立足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断总结、反映、概括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与亮点;加强生态文明领域国际话语的研究,积极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成果;通过多种方式的传播与对话,提高中国企业生态文明话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提升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翟慧霞系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耿笛系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战略研究部研究实习员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leaders/2021-06/01/c_1127517461.htm,2021年6月1日。
②刘海涛、徐艳玲:《全球环境治理与中国角色和贡献》,《理论视野》2021年第3期,第66-72页。
③杨达:《绿色“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红旗文稿》2020年第19期,第46-48页。
④《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环境报》2017年5月9日,第3版。
⑤《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03/content_5486380. html, 2020年3月3日。
⑥周渝、吴婧、张一心、齐曼古丽·依里哈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环境挑战》,《未来与发展》2016年第2期,第102-107页。
⑦李昕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化意蕴与民间外交传播路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第19-28页和第167-168页。
⑧周渝、吴婧、张一心、齐曼古丽·依里哈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环境挑战》,《未来与发展》2016年第2期,第102-107页。
⑨王贻祖:《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发展》2007年第1期,第128-130页。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