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当前,中国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观,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但在向世界推介阐释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中国生态文明思想与话语的国际表达不充分而引发西方误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就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甚至招致西方质疑等多重挑战。为破解这一困境,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需实现两大转向:一是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人类二元对立”“经济思维主导”的价值取向,转向中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价值取向;二是从各国传统的利己政治诉求,转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诉求。而与之相适应,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也亟待创新,包括重建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主体性,重构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强势框架,以及重视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叙事技巧。
【关键词】中国 生态环境 国际传播 传播创新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并再次重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①这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政策最重要的里程碑。但一些西方媒体没有对中国的全球贡献给予充分认可,仍依据惯有的居高临下态势对中国发动气候舆论攻势,炒作“中国气候承诺仅仅是政策上的结构性转变,尚未付诸实施”“中国经济放缓影响应对全球变化承诺的实现”“对未来数年的目标可行性产生怀疑”等观点,再次显示了西方媒体涉华生态环境报道的泛政治化倾向与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因而,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气候治理动力的新阶段,急需突破西方媒体的固有话语霸权,主动发声,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环境故事,展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中国主张与中国方案,以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
一、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
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与气候变化应对工作,一直秉承着开放、合作、透明的态度,全方位积极参与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在西方话语主导的环境议题国际传播领域,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思想与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亮眼成就却依然遭遇“传不开”“传不远”“被误解”的多重困境,戴着有色眼镜去放大与炒作中国的环境问题仍然是西方媒体的重要议程,从而影响到全球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整体上看,当前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面临着以下挑战。
一方面,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与话语的国际表达还不充分,存在着西方理解困境,没能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背后的价值力量和思想力量。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中国追随西方的道路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试错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绿色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蕴含的内在辩证逻辑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理论优势。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被确立为国家基本发展战略,“绿色发展”被納入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生态文明建设”被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等等,这些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战略与方案蕴含了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在防治大气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治理方面的意愿、能力和实力。
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与话语的国际表达还十分不够,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话语的理解还存在困境。比如有西方环境学者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研究发现,有人仅将生态文明看作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宣传口号或政治术语,并且认为这个概念十分抽象与模糊,对环境问题的实践指向不够明确,并且不同学科对此概念的阐释也不尽相同,由此造成其内涵混杂。③而在更大范围内,西方更多将生态文明等同于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等概念,没有凸显出生态文明背后的价值理念,没有理清“文明”与“增长”“发展”的区别。实际上,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既包含生态经济、绿色循环科技及其工具、手段和成果、生态福利等物质文明的内容,也包含生态公正、生态义务、生态意识、法律、制度、政策等精神文明的内容,还包含生态民主等政治文明的内容。④
另一方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就还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存在被西方质疑或误解的困境,没能完全展现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在环境保护、雾霾治理、应对气候变化、造林防沙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而且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日益成为全球领先大国。但这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就也没有被有效传播出去。中国的努力经常被西方质疑或误解,甚至一些西方媒体还停留在鼓吹“中国环境污染论”“中国生态威胁论”“能源威胁论”等言论妖魔化中国的阶段。他们从本国利益出发,批评指责中国存在的环境问题,无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与成效。即使是中国对全球生态环境的积极贡献,也会被质疑与负面解读。比如针对我国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国际社会大体上持赞赏与肯定态度,但也有不少质疑之声:认为此承诺的内容不够详细,具有不可操作性;认为中国的目标是仅涵盖二氧化碳排放的碳中和,而不是包括其他温室气体在内的“气候中和”;认为中国要实现该目标,必须停止燃烧煤炭,而这个目标很难实现,等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传达中国的声音,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努力与成效,国际传播中各传播主体需要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批驳西方舆论对中国的无端指责与污名化。
二、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转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他强调,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⑤这为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指明了方向,要求中国的生态环境国际传播跳出西方固有的生态环境价值观,摆脱西方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批评性话语体系,向国际社会全面阐述好中国的生态观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达成这一目标要求中国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实现两大转向。
(一)价值观转向
从现实与历史反思的角度看,生态环境危机的发生本质上是数百年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与地球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素,包括征服自然、经济理性、资本逻辑、消费主义等,与生态环境本身就不可兼容。⑥因此,西方在对待生态环境时,暗含的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人类二元对立”“经济思维主导”价值导向,认为人类能够通过征服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西方生态环境价值观视域下的媒介话语主要被限制在危机和冲突,突出环境危机、环境风险、环境抗争、环境保护等议题,暴露了西方生态环境价值观下人与自然矛盾的不可调和。
而中国的生态哲学思想是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与逻辑构建起来的新哲学,是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哲学的新的哲学形态。这种哲学最核心的理念或价值,就是对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界定与诠释。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要向国际社会全面阐述中国的生态观。这就要求传播主体必须摆脱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生态环境价值观和西方媒体环境话语长期以来的影响,转向中国绿色政治哲学的价值观,向国际受众传播好这一全新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从把握人、自然和社会的有机整体性出发,拒绝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在发展中尊重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统一性,并且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传播诉求转向
国际传播通常被认为是国际舆论斗争、国际政治的一部分,其最核心的要素是话语权。因而,各国在传播生态环境议题时,也往往秉持着维护本国的国际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的传播诉求,形成了国际舆论场不同声音、不同主张的竞争态势。但问题在于,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的事情,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正如知名学者、《第三次工业革命》《零碳社会——生态文明的崛起和全球绿色新政》等著作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所言,希望这一代人不再考虑地缘政治、不再说谁最好,而是意识到整个地球的居民都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我们是一个大家庭。现在我们可以改变政治方向,转向地球共享生态文明,这样下一代的子孙就可以享受这个美丽的星球。⑧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突破了国际关系中惯有的对立、矛盾、冲突思维模式,在世界发展新态势和多样性的格局中提出了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蕴含了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升华,诠释了人类对“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共同向往和追求。因此,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诉求应从更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出发,跳出西方狭隘的利己政治诉求,强调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诉求与追求美丽世界的心理共鸣,号召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人民用一种全球化的通用观念来看待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反思自然、科学技术、人的本质需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对人类共同的心理需求的回应。从这一立场出发的中国生态环境国际传播必将在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推动全球的生态环境治理,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贡献智慧。
三、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创新
要实现中国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转向,需推进传播主体、传播框架与传播策略等各方面的创新,包括重建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主体性,重设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强势框架,重视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叙事技巧,等等。这些创新将有助于摆脱西方传统环境传播的危机学科话语模式,也将跳出中国国际传播领域惯有的应激反应态势,比如一旦遭遇西方媒体批评或者质疑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刺激,大量国内媒体就会作出辩解,试图去驳倒对方,改变西方媒体存在的刻板成见。实际上,这一叙事方式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不但很难改变对中国存在根深蒂固成见的那些声音,也不利于争取更多的第三方听众。因此中国生态环境国际传播要追求创新,超越对立与冲突的限制,以推动全球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
(一)重建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中国环境传播的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和主流媒体,在应对西方舆论批评指责中国环境污染、鼓吹“中国环境威胁论”时,更多的是解释、澄清和说明情况。但这种被动的解释和说明并不能减少西方媒体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于在错综复杂的跨文化语境下,还会引发更大的负面影响。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之时,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战略诉求不同,应对的挑战也不同,而与之相适应,中国进入国际关系格局与国际舆论场的主体性姿态也应该随之改变,这就要求重建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的重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姿态的主体性,要求中国跳出“挨骂”时解释的被动姿态,以一种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审视中国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一种更加开放、自信的交流逻辑表达中国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态度,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生态观与发展观。这种既开放也谦虚谦和的国际传播基调,有助于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二是传播隊伍的主体性。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赋权更多非职业的传播主体进入国际舆论场,从而促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除了政府与大众媒体之外,企业、智库、学者、环保组织、公众个体都成为了国际传播的参与者。这一多元的传播主体矩阵的形成,也表明了在生态环境议题上中国国际传播主体意识的强化。他们能从不同视角、不同渠道,向世界阐释、说明、分享中国的绿色发展故事,这也是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环境信息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
(二)重构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强势框架
新闻是通过特定框架来建构现实的,而这主要是由新闻职业惯例和意识形态决定的。目前国际舆论有关中国环境议题的报道框架主要由西方媒体设置而成。对这些框架进行分析,发现负面框架被凸显,中国话语权的隐匿与缺失严重制约了中国环境形象的媒体建构。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的中国环境报道主要突出责任框架,指责中国污染严重但治理乏力;⑨《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强国与弱国、富国与穷国的比较框架中,强化影响人们对中国的认知,其刻画的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结构落后、承担国际环境责任被动,且实践的可行性与效果都遭到质疑;⑩《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涉华气候报道,将气候变化问题置于政治与经济框架下,凸显并放大中国责任,通过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构建起“要经济不要环保”的中国形象。11
由此可见,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处于西方舆论的围堵之中,我们需要跳出标签化与污名化的西方视角,在全新的中国生态环境思想与生态政治哲学的支撑下,重构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强势框架,以新知识打破长期以来的西方媒体话语霸权。这些强势框架不是跟西方对骂,而是要基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治理的丰富实践,提炼出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理论、知识。比如生态中国、责任中国、新发展理念等框架,以及契合中国人民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诉求的实用性强势框架,包括低碳生活、美丽中国等。只有让中国生态环境的强势框架参与竞争,才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有别于西方观测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新视角,进而逐步消解西方媒體的负面框架效应。
(三)重视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叙事技巧
向国际社会阐述中国的生态观、讲述中国的绿色故事,还应该注意具体的叙事技巧。在信息时代,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赢得更多受众,产生更大影响。文字的深处是哲理,故事的精髓是思想。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需要把抽象的思想通俗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既要有历史纵深感,又要有中西对照视野;既有哲理思辨,又有现实关照。只有这样,才能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的国外受众听懂。其一,在中外的横向类比中讲述。中国生态环境议题属于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议题,要始终将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起来,打破对中国、中国生态环境叙事的孤立感,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讲述中外的共性与差异性,讲述中国应对生态环境的努力与挑战。其二,要从纵向历史发展中讲述。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同样,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也是处于发展之中的,与改革开放40多年进程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中国走了一条“跨越环境高山”之路,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启蒙和逐步清晰、政策法规完善、环境质量改善、追求更高目标逐步上升的过程。这样的讲述有利于驳斥西方舆论僵化的刻板成见。其三,从事实、数据、案例等来讲述,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中国的生态观是高度凝练的理论体系,而这深刻理论体系的背后,可以演绎成无数的事实、数据和个体案例。比如在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时,这些数据更具有可信度与说服力。2019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8%,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6.2亿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硫约1192万吨、氮氧化物约1130万吨。同期,煤炭消费比重从72.4%下降到55.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4%提高到15.3%。12另外,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宏大叙事,离不开对鲜活个体的围观聚焦,要善用各种生动感人的案例,展示中国人民保护地球家园、对全球生态环境的贡献。比如,近日云南一群向北迁徙的大象,因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妥善应对引发了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讲述中国生态文明的最生动故事,让国外民众感受到了中国对野生动物的爱护。13其四,从成就与问题两面来讲述。讲述中国生态环境故事,既要谈中国取得的成就,也要谈中国存在的环境风险与挑战,以及是如何应对好挑战的。比如针对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国际传播中既要传播中国对这一目标追求的积极态度与各项具体举措,也要承认存在的艰巨挑战。而面对国外媒体对中国是否计划淘汰煤炭的疑问,国际传播中既要讲实现这一重大改变的力度与信心,也要讲各省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严重依赖煤炭等资源的省份,难度会更大,步伐会慢一些。这种既讲成就又不回避问题的“两面提示”无疑会让人更加信服,不但可以有效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存在的一些疑虑,也能够对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的质疑与污蔑给予有力的还击。
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之路,找到了与国际社会交流的最大公约数,契合了全球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现实诉求,而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观传播出去,促进各国交流互鉴,携手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风险就成为现实所需。而向世界讲好中国绿色故事的基本前提是要认清中国生态环境国际传播面临的复杂舆论环境,对长期以来中国生态环境问题被西方标签化、意识形态化等问题有理性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创新中国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知识与方法,让国际社会更加理解中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以助力全球破解生态环境危机。
李玉洁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注释」
①《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全文)》,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4/22/c_1127363132.htm,2021年4月22日。
②叶琪、黄茂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当代经济研究》2021年第5期,第60-69页。
③Coraline Goron. Ecological Civilisation and the Political Limits of a Chines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China Perspectives, no.4, 2018, pp.39-52.
④《潘家華:中国梦抓手是生态文明》,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 review/mspl/20121112/102913645353.shtml,2012年11月12日。
⑤《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 n1/2021/0602/c1024-32119745.html ,2021年6月2日。
⑥李玉洁:《以中国为方法的环境传播话语建构》,《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第136-140页。
⑦郇庆治、徐越:《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环境哲学理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3期。
⑧《对话里夫金:11万亿美元已从化石能源领域流出,碳市场融资时机到了》,网易,https://www.163.com/dy/article/GB438H8C0519C6BH.html,2021年5月28日。
⑨李鲤、刘蕙:《责任框架与话语调试——以BBC网站中国环境报道分析(1997-2017)为例》,《当代传播》2018年第4期,第62-66页。
⑩杨悦:《西方主流媒体环境报道的框架分析——以〈经济学人〉“巴黎气候峰会”前后相关报道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13期,第31-34页。
11郭小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以〈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2000-2009)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第18-30页。
12《专家:中国推动全社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搜狐网,https://www.sohu. com/a/424041412_123753,2020年10月12日。
13《“官民携手护象”正是生动的中国故事》,《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6月11日,第5版。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