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荷塘月色》缘情写景、以景衬情,因情造境,是一篇经典散文。研究者从散文的情景关系入手,围绕“为什么‘今晚的荷塘‘另有一番样子”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核心问题阐释、教学设计说明以及教学扫描及反思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图式,呈现了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依据以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荷塘月色》;散文教学;景与情;思辨性阅读
【作者简介】汤飞平,高级教师,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株洲市语文教研员,全国整本书思辨读写课程研发专家,湖南省“芙蓉悦读者”,湖南省课题咨询、评审专家。
一、核心问题:为什么“今晚的”荷塘“另有一番样子”?
散文是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类文体,其教学内容值得深入研究。不注重散文中蕴含的情感,只关注散文中的事物,是当前散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以《荷塘月色》为例,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荷塘月色”的描写上,却忽略了体察“赏荷塘月色”的那个人和那个人的心情。阅读散文就是与作者直接对话,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是缘情写景、以景衬情,因情造境,因此,引导学生读出景物中的心情或者说作者投射到“荷塘月色”中的情绪才是这篇散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笔者曾经对《荷塘月色》进行过一次简单的学情调查。很多学生反映,阅读这篇散文时最大的困惑就是:作者到底是什么心情,想表達什么思想情感?可见,准确理解作者情绪的变化是学生阅读的一个难点。
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能够抓住文中几处直接表达作者情绪的词句,读出作者情绪的转变:从“颇不宁静”到“淡淡的喜悦”,又从“淡淡的喜悦”转向“淡淡的哀愁”(见表1)。
其实,作者的情绪并非像一个抛物线一样只有一次起落,而是一直处在矛盾、不宁、变化不定之中,起起落落,难以捉摸。整个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他都处在想逃离而不能逃离,想寻求解脱又没法解脱的摇摆状态。所以,他笔下的荷塘月色尽管幽静、柔美,却也有些不协调的景象,如“参差”“斑驳”“黑影”“如鬼一般”“重重围住”“树色一例是阴阴的”“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等。这些景象无不反映出作者心境的压抑与低落。而且,由这些景物组合成的画面给人一种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不真切的感觉,“淡淡”“薄薄”“渺茫”“稀疏”“隐隐约约”“烟雾”“笼着轻纱的梦”等也是他在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徘徊,无法真正从“不宁静”中抽离的心绪的投射。
郑桂华老师曾指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是作者从现实世界进入个人世界的转折点[1]。但笔者以为作者想从现实世界走出来的心思已经在之前的“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就开始了。“总该”表明作者往日对“日日走过的”荷塘心存不满,但对“今晚”的荷塘却充满期待。而作者想从“不宁静”中摆脱出来的努力则在第三段中有更鲜明的表现。当然,由“好像”“像”“觉得”“且”“好了”等词可见,他并未能完全放下“白日里”的自己,并未真正享受这独处的自由。
为什么“今晚”的荷塘“另有一番样子”?探究和思辨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咬紧文字,从关键语句的揣摩中体悟作者情绪和心理的微妙变化,感受散文“着我之色彩”的言说对象,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散文先有“情”,继而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以情缀文的艺术手法,形成对散文文体基本特征的认识,掌握阅读抒情散文的基本图式。
二、教学设计
为什么“今晚”的荷塘“另有一番样子”?这个问题其实隐含了三个问题:“日日走过的”荷塘是怎样的?“今晚”的荷塘是怎样的?为什么“今晚”的荷塘是这番样子?而“今晚”的荷塘“另有一番样子”又与“我”“今晚”的情绪、心境密不可分。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预习准备
学习任务:圈画出记录作者足迹、见闻和情绪变化的关键语句,根据阅读发现,画出“情绪变化曲线图”。要求:以作者所在的地点为横坐标,以作者的情绪值为纵坐标,找出关键的标志性词句,并标注在坐标系中。
(二)教学问题
1.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到了“日日走过的荷塘”。独自夜游荷塘排解了他的“不宁静”吗?(结合预习所画的“情绪变化曲线图”进行交流,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绪变化。)
2.“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是怎样一番样子?(感受散文“着我之色彩”的言说对象)
3.“今晚”的荷塘是“日日走过的荷塘”吗?(发现“日日走过的荷塘”的特点)
4.为什么“日日走过的荷塘”“今晚”会是这番样子呢?
5.说说“家”“荷塘”对于作者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你有自己的“荷塘”吗?在烦闷、失意的时候,你会去哪儿?去干些什么?请简要介绍,与大家分享。
(三)拓展迁移
1.从以下三组文章中选择一组,比照着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不一样的图景?说一说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①郁达夫《故都的秋》,老舍《北平的秋天》
②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百草园的部分),周作人《百草园》(《鲁迅的故家》)
③汪曾祺《昆明的雨》,高洪波《昆明雨》
2.读蒋捷的词《虞美人·听雨》,说说词人在人生三个阶段听雨时的不同感受和心境。想一想,这对于你认识诗文中的景情关系有什么帮助?
三、教学扫描及反思
1.教学扫描一:独自夜游荷塘排解了他的“不宁静”吗?
生:没有排解。因为第七段有这样一句话“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说明作者还是不宁静的。
师: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一种无奈吧。
师:还有同学有不同的发现或观点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宁静。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第三段说“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像今晚上……什么都可以不想”“这是独处的妙处”等。“妙处”一词说明他心情已经好了。
师:那平常的“我”是怎样的?能在这段文字里找到答案吗?
(其他同学开始七嘴八舌: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师:那就是说,“平常的自己”一定要做一些非做不可的事,说一些非说不可的话是吗?(学生点头)“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意思?
生:意思是摆脱了这些事情的自己。
师:或者说是忘记了现实烦忧的自己,对吗?(生点头)那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描绘作者此时的心情呢?
生:平静。
生:自由自在。
生:老师,我觉得作者还是不宁静的。
师:哦,你有不同意见。你跟大家说说哪些词句让你有这种感受。
生:第六段,“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从这里可以读出,作者心情还是没有好起来。
师:“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用了一个转折词“但”,那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生:我没有它们的热闹。
生:我不能和它们一样热闹、欢喜。
师:希望有却又不能有,是这样吗?(生点头)那是怎样一种心情?
生:失落。
生:傷感。
生:但因为他忽然想起了江南采莲的事情,心情又变好了。
师:想起了采莲的事情,心情为什么就变好了呢?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采莲的图景?
生:热闹、风流(生很小声地回答)。
师:有同学不太好意思说出“风流”,这里的风流指什么?仔细看看注释。
生:是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
师:那不是很自由、很美好的事情吗?
生:还有后面一段说“这真是有趣的事”。
师:很好的发现。一个人沉浸在这样美好、有意思的联想中,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生:应该比较好。
师:回到家呢?
生:又不宁静了。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师:想着这些的时候作者已经到哪儿了?
生:家门口。
师:对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知道?
生:“猛一抬头,不觉已是家门口”。
师:从“猛”和“不觉已是”中你读到了什么?
生: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师:到家时我们应该把情绪值画到什么位置?是和起点一样吗?
生:是的。
生:应该高一点。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从我们的生活体验看,心情不好,出去散心回来应该要好一些了。
……
【教学反思】作者当晚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发展变化的。我们通过厘清作者的行动踪迹来梳理其情感变化,又通过一些直接描述心理感受的词句来揣摩其心情,目的不在于得到“统一的意见”,而是让学生收获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图式,对抒情散文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即郑桂华老师说的“散文的要害是写出这个人,这一刻,这一地的真切情绪和感受”。对作者情绪发展变化轨迹的梳理为学生认识散文中的景情关系做好了铺垫。
2.教学扫描二:“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是怎样一番样子?
师:请大家找到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自由朗读,试着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其特点。
(生自由朗读)
师:谁先来说说?
生:我们认为有两个特点,一是幽静,一是优美。
师:给大家说说你是从怎样的景物中感受到的。
生:从“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可感受到静;作者又写了荷叶荷花“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可见优美。
师:说得很好,还有也认为是幽静或优美但是感受点不一样的同学吗?
生:我是从第六段最后“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这里读到静的。
师:从热闹中感受到静,这叫什么?
生:以动衬静。
师:对,准确地说,是以闹写静或者说以闹衬静,是吗?好,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我们还觉得“今晚”的荷塘是淡雅的。
师:说说看,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文章写了淡淡的云、薄薄的青雾、脉脉的流水,还说远山也只有些大意。
师:谈得很好。抓住了景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生:我们觉得还有和谐。因为作者说,“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师:用作者的语言来概括画面特点,这点很值得借鉴。这种和谐之美还可从哪些地方读到?
生:“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作者说杨柳的倩影是“画”上去的,可见和谐。
师:一个画字就写出了柳影与荷叶的完美映照是吗?还有吗?
生:我觉得从第六段的“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一句也可看出和谐。
师:很好,从“特为月光留下的”一句看出协调。
生:我觉得画面还有一种朦胧的感觉。
师:有新的发现。你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朦胧之美。
生:因为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而且后面提到的远山也是隐隐约约的。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朦胧呢?读一读作者写荷花和荷香的句子。
生: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渺茫换个说法就是什么?
生:若有若无。
师:荷花呢?
生:“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如碧空里的星星”。
生:也是似有似无的。
师:或者说是忽明忽暗的,对吗?而且白色和月光的颜色是一体的,淡淡的,是吗?
……
【教学反思】“今晚”的荷塘确实“另有一番样子”,柔美、幽静、淡雅、和谐,但容易被人忽略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朦朦胧胧、似有似无。集中描写荷塘月色的三段文字中,大量的修饰词指向这一鲜明的特征:淡淡、薄薄、脉脉、稀疏、渺茫、隐隐约约、阴阴的、烟雾、笼着轻纱的梦……为什么“今晚”的荷塘会是这番样子呢?大多数学生能找到客观因素——“月光总是淡淡的”,也有学生能联系到作者不一样的心情,所以“今晚”的荷塘景象也不一样,但他们无法解释:自由、独处、放松的作者眼中的荷塘月色为什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样朦胧、隐约?这其实是理解写景抒情散文缘情写景、以景衬情的关键问题。
3.教学扫描三:为什么“日日走过的荷塘”“今晚”会是这番样子?
师:为什么“今晚”的荷塘却这般柔美、幽静、淡雅、和谐,而且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生:因为有月亮。
师: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客观因素。
生:因为作者心情不一样。
師:有什么不一样?有直接描写的文段吗?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一起来细细品读第三段(生齐读),读到哪些不一样了?
生:他今晚是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而且说“这是独处的妙处”。
生:他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师: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能换个更容易理解的说法吗?
生:(生抢答)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师:很好。这句话我们之前提到过,对吗?因为作者“今晚”享受这自由的独处,所以平日里也许不起眼的荷塘也有了诗意和美丽。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感受吗?
生:有。
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我们月考刚结束,大家普遍考得不理想,所以就没心情去欣赏美景。但是心情舒畅的时候,校园某个角落里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也会让我们觉得很美。
师:说得很好。作者当晚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吗?他为什么想起一个人来荷塘?
生: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
师:所以他感受到的荷塘也是特别幽静的,是吗?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三段,大家仔细听听我读的和作者写的有什么不同。
(师故意漏读 “好像”“像”“觉得”“且”“好了”)
生:少了几个字。
师:少了哪几个字?
(生读“好像”“像”“觉得”“且”“好了”)
师:多了这几个字,心境有什么不一样?
生:多了“好像”“觉得”这些词语就让人感觉作者有点不太确信他是不是真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生:“且”字有一种做自己思想工作的味道,好像在劝诫自己暂且不去想白天里要做的事,要说的话。
师:说得非常好。“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似乎是在自我宽慰,让自己暂时放下现实生活的束缚、责任、烦闷,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这里还读出了一种什么意味?
生:无奈。
生:还有一种“我太难了”的感觉(生齐笑)。
师:是的,“我太难了”,想忘记平日的烦忧又好像没有忘记,像是自由的又好像不是,想暂且受用这荷香月色,但又好像难以摆脱现实中的“不宁静”。所以,他眼里的月下荷塘也多了一种似真似幻、亦实亦虚的梦幻色彩,是吗?
【教学反思】“今晚”的荷塘是“日日走过的荷塘”吗?当然可以说“是”,因为文章第一段就有明证:“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今晚”“另有一番样子”的理由似乎也一望而知:“在这满月的光里。”但我们不难发现“总该”二字中蕴含了作者内心的一种期待和渴望,而且“没有月光的晚上……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说明月光和之前一样,但是“我”“今晚”的感受和心情不一样,所以“今晚却很好”,没有“阴森森”“怕人”的感觉。可见荷塘“今晚”的这番样子是“今晚”的“我”感受到的样子,是“日日走过的荷塘”又不同于“日日走过的荷塘”,是属于当晚的朱自清的,是任何人未曾见过的,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未曾见过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散文重在抒发作者独特的感受,贵在有“我”。因此,品读散文就要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读写景抒情散文,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要关注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描写、欣赏其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和艺术手法,更要关注作品的言说对象(荷塘月色、北平的秋天),因为它们都是作者个人化的言说产物,是作者特殊情境中的独特体验,作者常写的是眼见之景更是心见之景。只有在注重散文情感的同时,关注散文的言说对象,才不会脱离散文旨在抒情的文体特点。
参考文献:
[1]郑桂华.从两个句子理解《荷塘月色》的两处关键[J].语文学习,2011(11):35-36.
(责任编辑:蒋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