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小龙,占鑫杰,钱明霞,李文炜,冯 杰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8;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9;3.河海大学土木和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科技成果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的基础和依据。日本的科技成果信息,如科技成果的登记和公告等,主要是由一些情报统计部门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向外界发布。在日本,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情报统计部门主要有十几个,这些情报部门主要是作为成果推广的一个中介平台,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起到联络作用。美国对国有科学数据采取完全开放的政策,除涉及政府政务和公务员个人隐私数据外,其他都必须公开。英国政府各部门、各职能机构以及大中型公司都建设了规模不等的数据库,向社会提供各类实时信息服务。综上所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于科技成果管理都有完备的信息系统或相关制度[1-3]。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信息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①国内许多科研机构重视纸质档案,而轻视电子档案;②部分机构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电子信息系统;③科技成果的分类不完善;④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及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科技成果信息的共享仍处于探索阶段。
近年来我国水利科技事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但是大量的科技成果,例如专利、论文、软件著作权等只能从国内外数据库中搜索后下载获取,缺乏直接共享科技成果的相关平台,更有部分科技成果资料只能通过向成果单位索取的方式获取。这种科学成果数据分散在不同单位、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无法有效地共享。现有的水利科技成果管理体制机制尚需完善,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成果编目分类体系,造成成果数据分散、集成度不高等问题,同时也未出台明确的成果汇交机制,经常出现成果数据汇交不及时、数据结构格式不统一、兼容性差等现象,增加了对水利科技成果的管理难度,使得科技管理者难以全面有效掌握水利科技成果的发展情况。面对数量类型繁多、学科分布广泛的水利科技成果,需要进一步通过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有序的科技成果汇交机制,使汇交工作实现有法可依,同时也要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分类指标体系,实现对科技成果的科学归类,便于对成果进行科学管理和深度发掘利用,从而更好地服务成果管理系统[4-7]。
水利科技成果分类编目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对水利科技成果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描述,并予以记录成为款目,继而将款目按一定顺序组织成为目录的过程。水利科技成果分类编目可以规范成果管理,提升成果信息管理效率和成果统计、分析和应用能力,促进水利科技成果数据的开放共享。分类编目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检索效率。数据汇交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前提,是在编目完成后,按照有关规定以电子文本形式向管理者提供科研成果资料的过程。通过数据汇交,集成分散的数据资源,可以拓宽数据资源的应用范围。因此,为实现合理且有效的管理科技成果信息,应当对科技成果信息进行分类编目,并进行成果汇交[8-9]。
“十三五”期间我国实施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研发专项,该专项以提升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的科技支撑能力为总目标,统筹节水与供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常规和非常规水源、实体水和虚拟水,通过全景式设计和全链条创新,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理论技术体系和实验基地平台,抢占国际水资源安全研究的制高点。通过该专项的实施,我国将在水资源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支撑未来国家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实践。
自2016年专项启动以来,每年根据不同研究方向,设立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和课题,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目前有以下特点:①数量众多;②分布广泛;③类型众多;④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分类,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专项主管部门和各科研单位管理部门主要通过发布通知、接收邮件、人工整理成果数据等方式掌握项目成果完成情况。传统“计算机+人工”的管理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容易产生疏漏,无法满足水利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为加强科研成果的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开发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
本文依托该集成系统,首先收集有关成果分类编目的相关资料,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成果,调研国内其他行业成果管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水利科技需求,制定成果分类编目,继而提出不同类型成果的汇交机制。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的录入成果主要有论文,专著、规范性文件、创新性成果、专利、软件著作权、信息系统、研究报告、应用推广与转换、人才培养等17类,如图1所示。
图1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中科技成果分类编目
在明确各成果的类型和各类型成果清单后,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逐步建立水利科技成果目录。通过对现有各类水利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全面梳理,建立统一的水利科技成果目录体系标准,对现有水利科技成果进行编目,具体实施流程见图2。
图2 水利科技成果编目实施流程
编目以元数据为核心,以成果分类表和主题词表为控制词表,对水利科技成果进行树状组织构建,满足从分类、主题等多角度,对数据资源进行管理、识别、定位和发现等。
论文分为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正文内容、作者信息、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论文编目的数据信息
专著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专著内容、作者信息、专著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专著编目的数据信息
规范性文件分为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导则、细则等,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内容、编制和发布单位、标准起草人员、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规范性文件的编目信息
创新性成果的编目中包括成果名称、成果类型、成果内容、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4所示。
表4 创新性成果的编目信息
专利可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专利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专利内容、专利编制单位、专利完成人、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5所示。
表5 专利的编目信息
软件著作权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软件内容、软件著作权人、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6所示。
表6 软件著作权的编目信息
信息系统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过程中建立的综合模拟平台、监测平台和管理决策平台等,信息系统的编目中包括基本信息、建设内容、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7所示。
表7 信息系统的编目信息
研究报告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报告完成人、研究报告内容、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8所示。
表8 研究报告的编目信息
应用和推广转化的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示范内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示范点证明材料等,其编目信息如表9所示。
表9 应用与推广转化的编目信息
人才培养编目中包括研究生培养、在职人员培养、人才称号、人才团队建设、附件,其编目信息如表10所示。
表10 人才培养的编目信息
人员培训的编目中包括技术人员培训、农民培训、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11所示。
表11 人员培训的编目信息
科技奖励的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奖励人员、奖励成果名称、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12所示。
表12 科技进步奖励的编目信息
标准样品的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标准样品内容、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13所示。
表13 产品标样的编目信息
工法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工法内容、编制和发布单位、起草人员、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14所示。
表14 工法的编目信息
科普作品的编目中包括基础信息、科普作品内容、作者信息、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15所示。
表15 科普作品的编目信息
生产线的编目中包括生产线名称、生产线内容、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16所示。
表16 新建生产线的编目信息
其他成果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较为新颖的,难以归类到已有类型的科技成果。其编目中包括成果名称、成果内容、附件等,其编目信息如表17所示。
表17 其他成果的编目信息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拟采用如图3所示的汇交体系结构。
图3 成果汇交体系结构
项目参与单位负责科技成果信息的整理、整合和提交。各项目参与单位在提出项目申请书的同时,应当申报相关科学数据汇交计划,对汇交数据的种类和范围、汇交义务人、汇交程序、科学数据管理机构等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在指定时段内进行汇交,只有符合汇交计划要求和质量标准的科学数据才能予以接收。项目承担单位作为各级数据中心是接收科技成果的机构,承担着审查汇交数据是否合格的责任,并通过网络将成果信息汇交到“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
通过平台统一汇交途径,不仅可以防止数据汇交工作杂乱无章,也有利于加强科学数据的管理。数据汇交的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汇交流程示意图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根据应用需求,开发布置了16个模块,分别是:首页、专项简介、项目课题、成果录入、成果查询、智能服务、主要指标、通知新闻、统计报表、日常管理、大事记管理、示范成果展示、基础信息管理、后台管理、个人中心、帮助等,系统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系统登录页面图
图6 专项简介预览
以下针对“项目课题和成果录入”模块对成果分类编目和汇交进行介绍。系统建设时,为提升科技成果的检索、查询和管理效率,将各单位录入成果分为论文,专著、规范性文件、创新性成果、专利、软件著作权、信息系统、研究报告、应用推广与转换、人才培养等17类,每种类型成果均按照编目信息管理要求设置了不同的要素,如图7和图8所示。各项目承担单位和参与单位在完成项目成果后,按照图3和图4的流程将数据汇交到系统。
图7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的科技成果分类
图8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的编目
目前,系统试运行情况良好,专项已填报成果6 349项(件),其中任务书规定需要完成的考核成果5 885项(件)。包括期刊论文任务书考核指标数7 817篇,已完成3 151篇;专利任务书考核指标 1 489项,共完成772项,;软件著作权任务书考核指标数600项,共完成235项;其他类型成果(主要是学术会议、应用证明)任务书考核指标124项,共完成59项。
在众多单位提交的分类科技成果及汇交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可提供智能服务,包括成果进度提示,成果智能获取服务,论文查重服务,成果查新服务,全文检索服务,智能报表推送等(如图9和图10所示),可帮助研究人员及时掌握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升成果的获取效率。
图9 系统智能服务——执行成果完成进度
图10 系统智能服务——成果月报生成
科技成果分类编目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对科技成果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描述,并予以记录成为款目,继而将款目按一定顺序组织成为目录的过程。分类编目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检索效率。数据汇交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前提,是在编目完成后,按照有关规定向管理者提供科研成果资料的过程,通过数据汇交和管理集成分散的数据资源,可拓展数据资源的应用范围。笔者依托“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首先收集水利科研成果分类编目的相关资料,调研国内其他行业成果管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水利科技需求,制定了水利科研成果的17个编目及其元数据信息,继而提出不同类型成果的汇交机制。本文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a.“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科研成果依据成果类型可以分为期刊论文、专著、规范性文件、创新性成果、专利、软件著作权、信息系统、研究报告等17类,基本覆盖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的科技成果类型。
b.提出了不同编目科技成果需要提供的元数据信息,包括基础信息、成果摘要、成果完成人、成果等级、成果文档,附件等,同时根据情况还包括个性要素信息。
c.提出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成果综合集成系统中不同类型科技成果的汇交流程,通过平台统一汇交途径,可以防止数据汇交工作杂乱无章,也有利于加强科学数据的管理,为综合集成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