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阑尾炎的常用微创术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及安全性得到临床普遍认可,但手术创伤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术后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故如何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而预见性护理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式之一,具有预判性和前瞻性的作用,近年来已逐渐被应用于手术护理中,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3]。此外,风险评估是临床上常用的评估方式,用于对某类事件发生程度的评估,可为预防该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4]。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探讨其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60例,依据入院顺序分为A组(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和B组(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每组80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4]:①均接受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②年龄>18岁;③无精神病病史;④病程<24 h;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或有恶性肿瘤;②术前1个月有放、化疗、激素、免疫、抗感染、抗炎等治疗史;③有心、肝、肾等严重病;④行急诊、姑息性、中转开腹等手术;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A组和B组性别、学历、病型、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80
1.3 方法 2组均接受统一医护人员实施的护理。
1.3.1 A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一般心理支持、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护、体位指导、协助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照料等。
1.3.2 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科室护士长组织护士通过网上、实体书等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患者、科室实际情况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常见且主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出血、腹胀气肿等,并分析评估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1.3.2.1 方案制定:科室护士长组织护士通过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深入检索、评估结果的可行性,并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培训,科室护士长组织护士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学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预见性护理的知识和技能,2次/月,1 h/次,持续4次。
1.3.2.2 预见性护理:①切口感染:风险评估为主要因器械反复经戳孔取标本、备皮不理想、器械消毒不彻底等所致,属严重并发症,预见性护理为提醒术者优化手术方案以尽量减少反复经戳孔取标本及提高备皮质量,并加强医护人员消毒意识,确保器械消毒达标方可使用,术后加强监测切口愈合情况,对愈合不佳或持续渗液者应警惕感染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应对措施。②肠梗阻:风险评估为主要因术中器械牵拉或切除阑尾时误伤周围无关肠道、钛夹松脱或钛夹的钳闭不全等所致,属严重并发症,预见性护理为术中提醒术者注意借助和调整腹腔镜视野下进行器械牵拉或切除阑尾,以避免无关肠道的损伤,并注意确保钛夹固定的稳定性和钳闭的有效性,术后密切监测是否出现不正常腹痛症状,对出现者应警惕梗阻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应对措施。③腹腔出血:风险评估为主要因术中钛夹放置位置不合适或钛夹脱落、胆囊床渗血所致,属严重并发症,预见性护理为术中密切观察钛夹放置情况,及时提醒术者注意评估腹腔解剖情况并准确放置,并保证引流管始终处于妥善固定、引流通畅状态,加强监测引流液性状,对引流液明显增加且呈鲜红色时,应警惕出血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应对措施。④腹胀气肿,风险评估为主要因人工气腹所致的胃肠功能减弱、腹腔内膈神经刺激所致,属常见轻度并发症,预见性护理为术后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热敷腹部、按摩等处理,鼓励与指导患者进行多体位活动并尽早下床活动。
1.4 指标观察 比较2组护理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并发症、围术期情况、护理满意度。(1)护理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采用自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问卷》对参与手术的10名护理人员进行评估,采用人工计分法,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两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水平越高;(2)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出血、腹胀气肿等;围术期情况,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手术、下床、住院时间等;(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护理满意问卷》评估,采用5级评分法(1~5分),包括镇痛效果、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知识教育、治疗指导等,共20项合计100分,总分<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数+满意数)/总数×100%。
2.1 2组护理知识和技能评分比较 B组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和技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知识和技能评分比较n=10,分,
2.2 2组并发症比较 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比较 n=80,例(%)
2.3 2组围术期情况比较 B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下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围术期情况比较
2.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80,例(%)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已逐渐成为该病的优选术式[5,6]。但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仍会对病灶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术后会引起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出血、腹胀气肿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恢复造成严重阻碍[7,8]。
有研究显示,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质量,且对术后并发症预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9,10]。而有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作出预见性和主动性的护理,近年来已逐渐被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手术中,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11,12]。此外,相关研究报道,风险评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法之一,通过对医疗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可分析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有助于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13,14]。
3.1 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和技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表明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护理中,通过评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能够有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作出预见性的处理,如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
3.2 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可减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并发症 本研究中,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此结果与既往研究[1,2]相似,表明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手术创伤及时间,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护理中,通过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能够针对性地发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出血、腹胀气肿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为预防上述并发症发生提供依据,使护理人员能够前瞻性、预见性地作出相关护理处理,如通过提醒术者术中操作中需注意的情况、加强术中操作质量的监测,能够有效提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质量,不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的创伤,使手术能够更顺利进行,从而减少了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出血、腹胀气肿等并发症发生。
3.3 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可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身体康复 本研究中,B组下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表明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身体康复。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中,通过风险评估为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提供了依据,再通过预见性护理能够针对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出血、腹胀气肿等常见并发症作出相应有效的预防处理,改善了患者手术的质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3.4 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可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中,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此结果与既往研究[15]相似,表明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中,提升了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更信服护士及其相关工作;同时,其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手术的质量及减少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亲身感受到护理服务对其的帮助作用,有利于树立专业的医护人员形象,营造了良好的护患氛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6-21]。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利于减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及促进其身体康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