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及预后转归的影响分析

2021-10-11 02:44姜婷中牟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南郑州45145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5期
关键词:循证支气管患儿

姜婷(中牟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南 郑州451450)

支气管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所导致的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咳嗽、持续高热及肺啰音为主要表现[1]。而由于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结构特殊,免疫力低下,及其年龄小常因病痛而苦恼,依从性极差,感染后短期内难以完全治愈。在积极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还应当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预后转归[2]。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影响下产生的护理新观念,强调个体差异性,可避免常规护理中医护人员单纯凭借个人经验进行临床诊治与护理的弊端,使护理内容更有价值的、更加可信[3]。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8(5.45±1.20)岁,病程2~8(4.59±1.37)d。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10(6.23±1.55)岁;病程2~7(4.82±1.22)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4];(2)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2)过敏性鼻炎、咽炎、结核或肺部发育不良;(3)严重心肺疾病;(4)药物过敏史;(5)免疫功能障碍;(6)患儿或家属伴精神疾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多饮水、规范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1.3.2 观察组 在以上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1)提出循证问题: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及病情,在最大限度满足患儿及家属护理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循证支持:通过查询文献数据库等方式获得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领域实证,并综合已知理论知识评价获取资料可靠性与真实性,整理相关信息并结合科内专家意见,最终制定适合患儿个体的循证护理方案;(3)循证护理干预:①针对医护人员自身:治疗前做好知识宣教,取得家属支持,并提供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并告知其重要性及注意事项;②针对患儿及家属:根据性别、喜好布置病房,控制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纠正,注意雾化器应垂直拿,禁止仰卧位,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通过播放动画片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对于哭闹剧烈的患儿暂停治疗,待其安静后或睡眠时治疗;③治疗过程中:将贮药瓶放置于42℃温水中加温,增加舒适感,减少其哭闹,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同时密切观察有无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情况出现,结束后对患儿予以表扬,轻拍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并用毛巾擦拭口鼻,指导其漱口以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沉积。

1.4 临床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3)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4)记录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3d内消失,胸片检查病灶吸收;有效:临床症状5d内消失或改善,病灶大部分吸收;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

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咳嗽缓解、肺啰音消失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n 退热时间 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对照组40 40 χ2 P 4.85±1.24 7.28±1.69 7.332<0.001 4.29±1.26 5.86±1.60 4.876<0.001 4.76±1.72 6.34±1.85 3.956<0.001 6.74±2.05 8.28±2.22 3.223 0.002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P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FVC FEV1 P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n 4.82±1.26*3.98±1.07*3.214 0.002 40 40 t P 1.25±0.23 1.27±0.30 0.335 0.739 2.84±0.44*2.08±0.48*7.382 0.000 1.10±0.24 1.14±0.20 0.810 0.421 2.90±0.70*2.18±0.75*4.439 0.000 2.05±0.52 2.15±0.48 0.894 0.374

2.4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因儿童自身肺部发育尚不完善,肺泡及含气量较少,气体交换条件较差,极易出现各种肺部疾病,支气管肺炎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儿肺部疾病,病情发展迅速,易出现各种危重症状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已经引起临床重视[5]。雾化吸入治疗是临床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疗法,通过高速氧气气流将药液变为雾状经呼吸道吸入,提高局部有效药物浓度,还可降低感染至神经末梢传入气道的冲动,将上皮细胞的水移至气管,解除黏膜水肿,从而起到治疗效果[6]。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难以认识病情严重程度,配合度较低,因此提高其护理质量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循证护理是依照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实施步骤进行的护理,其护理操作根据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优化护理,将科研证据与医护人员临床知识和实际经验、患者要求相结合,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不断调整[7,8]。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文献[9]报道相符。究其原因是因为循证护理过程中更重视病情观察,根据需求制定针对性计划,而在环境方面又营造了安静舒适的环境,增加其舒适度,提高配合度,治疗前配合科学健康宣教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还可减少患儿抵触情绪;此外循证护理结合临床知识、实际经验及文献指导,更加有效准确识别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通过及时记录护理经验与医师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建立“患儿-护士-医生”桥梁,进而避免盲目性,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转归,使护理操作更加规范、科学、具针对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循证支气管患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