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叶嘉莹的“兴发感动”开展诗词教学

2021-10-09 08:57黄文军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诗教古诗词想象

黄文军

中華民族是诗歌的民族,诗教传统源远流长,不断地滋养民族灵性,涵养民族气节,孕育民族品格。温儒敏先生认为,古代的诗教旨在通过学诗、写诗对民众进行伦理教化;现在的小学诗歌教学和古代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提倡儿童多学一点诗,使儿童感受祖国语言之美,认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审美情趣,促进立德树人。课标确定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主要是诵读积累、品味语言、展开想象、体味意境、体验情感等方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该魅力四射的古诗词教学,在当下却被弱化、应试化,缺少诵读、体验、会意、感悟,缺少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所以,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对当下的诗教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她认为,诗歌的基本生命“有赖于诗人内心深处之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诗教,若依其广义者而言,诗意以为本该是指由诗歌的兴发感动之本质,对读者所产生的一种兴发感动之作用”。因此,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景、物、情、事的关怀,感受作品兴发感动的力量,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基于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开展诗歌教学,就应该帮助学生触动感发,推进感发,丰富感发,表达感发,让诗歌教学变得有温度、有厚度、有广度、有效度,努力实现学生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一、吟诵想象,触动感发,增强诗教温度

古诗词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这种感情是诗人心灵接触外界景物、事情后感动生发的,是在吟诵之时伴随着声音表达出来的。因此,诗歌教学必须要加强吟诵、想象训练,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语言的平仄、节奏、音韵和音调,体味诗歌的韵味。在想象中进行审美创造,感受诗歌的意境,从而在探求诗歌感发之情的过程中,感受诗教的温度。

比如李峤的《风》,全诗短小精悍,四行诗句,字字写风,却看不着一个“风”字。诗句依次描写肃杀秋风扫落树叶,和煦春风吹开百花,过江狂风掀起千重巨浪,入林大风横扫万竹折腰。虽然这首诗安排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吟诵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教学步骤如下:

1.吟诵范读,触发感动

教师配合表情和手势范读,或让学生聆听吟诵音频、视频的范读。范读遵循五绝吟诵节奏“四二二四”的规则,在“秋”“开”“江”“竿”及韵字“花”“斜”上停顿较长,并将入声字“落”“叶”“月”“尺”“入”“竹”读得短促。前两句中的“三秋叶”语气严肃,传达秋风的萧瑟,与其对仗的“二月花”吟得平和,表现春风的暖和。后两句中的“千尺浪”音调高亢,营造巨浪翻卷的气势,与其对仗的“万竿斜”则语气舒缓,且“斜”字拖音,表达万竹倾斜弯曲的场面。

2.启发想象,初步描述

“通过刚听才的范读,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似乎看到秋天的叶子落了,“落”字停得很急感觉树叶掉光了;有的说似乎听到竹林的风声,让人很惊讶……

3.补充画面,唤醒体验

根据四句诗分别出示画面,让学生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景色。学生们纷纷说,在《山行》的插图上见过、在小区花园见过、在海边见过……

4.联系课文,想象表达

启发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秋天》《四季》《项链》等课文思考:你能用美的词句,再次描述诗中的景物和心情吗?在此基础上,启发思考:诗题不是说写“风”吗,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呢?引导学生认识诗人写“风”,在诗中却不用一个“风”字,还把风的不同温度、风的大小和气势都写出来了,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的画面,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冷清、喜悦、兴奋、惊讶。这诗人真了不起!

5.范读跟读,抒发感动

首先出示有拼音、文字对照的诗歌正文,对平仄、押韵、节奏的处理用不同符号予以标明。其次,带领学生初步认识韵字、入声字,以及每个字的平仄和每句的停顿。第三,教师有感情范读、带读,学生跟读。这样扎实的会意感悟,入境入情,学生就会读得趣味盎然,有模有样。

6.诗歌以情感人,情为诗之魂

诗歌的温度要靠感悟,要让学生以心会诗。以上教学过程,没有程式化的讲解和感悟,而是在吟诵中唤醒声音的意义,通过丰富学生想象、诱发直觉思维、激发形象思维,进行意象的叠加,让安静的文字变成了活动的画面和流动的声音,让静默的情感生动鲜活起来。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在拥抱诗歌的氛围和情感中,爱上古诗、爱上经典,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

二、知人论世,推进感发,增强诗教厚度

“知人论世”说认为,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将诗歌与诗人的道德情操、他的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即使是同一诗人在用同一形象表达情意时,也会因情境的变化而不同。因此,为了推进学生对作品感发生命的准确理解,教师要善于运用与作品相关的历史人文知识,引领学生破译情感密码,触摸诗人灵魂,增强诗歌教学的文化厚度。

比如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我两次引入背景资料。第一次,当学生的心灵徜徉在色彩明丽的湖光山色中,感受着诗人的悠闲自得时,我及时利用史料激发认知冲突:“此情此景,张志和的‘不须归真的是不想回家吗?你们仅仅看出他喜欢垂钓,可是你们知道他的鱼钩上,经常不挂鱼饵的事吗?”当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资料:张志和自幼聪慧,受唐玄宗赏识,赐优养翰林院。他原名叫“龟龄”,“志和”还是太子赐名。后来被唐肃宗赏识,渐被重用。后因劝谏被皇帝贬,同年其父离世。厌倦官场的张志和,便以“丧父”为由脱离官场,常以扁舟垂钓,隐居在太湖满溪。皇帝派人找他都未果,他的哥哥也来劝他重返朝廷,但都被他拒绝。学生读完资料,至此恍然大悟:原来,词中的“不须归”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想回朝廷做官啊!原来,他的垂钓,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沉醉于太湖的山水。背景资料的引入,学生对词人向往自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多了一份深深的感触。

在学生满怀深情再次吟诵《渔歌子》之后,我第二次介绍背景资料:《渔歌子》这首词不仅一时唱和者众多,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而这样一个极富才情的词人,最后因醉酒溺水而逝,时年42岁。在一阵惊叹声和惋惜声中,我拓展张志和另外四首《渔歌子》,让学生在新的精神之旅中,感受“烟波钓徒”悠然脱俗的意趣。

“知人論世”在我国诗论中影响深远,由于诗人感发力量的层次不同,并不是每首古诗都需要运用。只有运用恰当,才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辨认作品的情感意向,使其诗意地栖居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上,感怀到中国诗词的温度与厚度,完成精神的涵泳。

三、比较阅读,丰富感发,增强诗教广度

每一首诗词的教学都是师生与诗人精神的美好相遇。相对而言,这种美好的感受是有限的。为了丰富学生对单篇诗歌精神的感发,我们可以吸收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教学、曹鸿飞老师的“1+X”联读教学成果。根据教学需要确定议题与选文,开展比较阅读。这个议题可以是同一诗人,可以是同一题材,可以是同一人文主题甚至是同一阅读策略等。结构化的阅读,让学生超越原有认知,形成多元体验,感受诗歌生生不已的生命,从而拓展诗教广度,促进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1.开展同一诗人的比较阅读

以同一诗人为议题,就是把诗人的不同诗歌放到一起,通过题材、主题、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的比较,从而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立体的诗人形象。如教学王冕的《墨梅》时,可以选择《墨梅其一》《白梅》《红梅其二》等诗歌,在比较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诗中所写的梅花,无论是“朵朵花开淡墨痕”“相见莫嫌颜色异”的墨梅,还是“冰雪林中著此身”的白梅、“颜色虽殊心不异”的红梅,都表现出了高雅、顽强、淡泊的品质。这既是梅之魂,又是诗之魂,更是历经社会黑暗、饱受战乱之苦而退隐山林的诗人灵魂的写照。

2.开展同一题材的比较阅读

张志和的《渔歌子》和柳宗元的《江雪》,都是写诗人垂钓的情形。在教学《渔歌子》时引入《江雪》的阅读,引导学生从垂钓者的身份、垂钓环境、垂钓目的和情趣等方面进行比较:两人都是出身豪门、做官被贬;同样是钓鱼图,一个是风和日丽,一个是天寒地冻;同样是钓鱼,却都不在乎鱼,一个在乎的是逃离官场,钓的是怡然自得,另一个在乎的是重返朝廷,钓的是“千万孤独”。

3.开展同一主题的比较阅读

张籍的《秋思》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同样是表达思念家园,但前者是寓情于事,后者却是寓情于景。对于送别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酒、以柳相送,而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以志相送,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以目相送。虽然都是送别,但诗中物象不同、意境不同,风格更不同。

4.开展同一阅读策略的比较阅读

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启发学生用“抓住诗歌里的矛盾读懂诗歌”这一阅读策略思考:李白送孟浩然的时候,水运繁忙的长江本应是船来船往,为什么此时只是孤帆呢?而后运用这一策略引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引导学生抓住“矛盾”追问:诗题是写杨万里送林子方,为什么诗中却没有一个字写“送”呢?一年包括春夏秋冬“四时”,“西湖六月”本来属于夏天,说它“风光不与四时同”,是不是自相矛盾呢?由此通过“六月”这个最热的“长夏”时令的介绍,结合时代背景的说明,体会杨万里对友人的激励之情。

比较阅读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整合诗歌内容,构建诗歌立体化教学体系,做到以诗解诗,改变传统的“逐首教学”和“逐环教学”模式。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情感体验的不断加深,会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厚实他们的文化积淀。

四、语用训练,表达感发,增强诗教效度

学会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生在诗歌诵读积累、理解体验等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属于自己的“兴发感动”。为此, 教师要顺势利用这种言语欲求,创设不同的言语情境,让学生开展扩写、改写、仿写、续写等言语实践,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加深审美体验,促进文化浸润,增强诗歌教学的效度。

1.开展扩写训练,鼓励生动表达

古诗词言简意赅,富有跳跃性。为了填补这些空白,编者在小学古诗词课文的课后,编排了很多“想象画面说一说”的习题。低年级的《村居》《咏柳》等课后习题,侧重于说说诗歌描绘的美景;中年级《元日》《清平乐·村居》等课后习题,侧重在说说诗歌描绘的情景;高年级的诗歌教学,则要求想象诗句描绘的情境。我们应利用想象补充诗词的空白,让学生在“美说”“美写”的个性化表达中脑海浮现诗人创作的画面。

2.开展改写训练,激发创新表达

古诗词改写,是变换体裁或人称,用一种创新的形式对诗词进行诠释。如教学完《游子吟》《秋思》《寻隐者不遇》后,让学生结合诗歌中的场景,想象诗句中的人物动作、心理或人物对话,将原诗改写成一个故事。学生在多元化的表达中,进一步与诗人的情感对接并产生共鸣。

3.开展仿写训练,学习范式表达

古代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意与感动时,所运用的借景抒情、以物喻理等表现手法,值得学生学习。如为了有效迁移《石灰吟》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明确前后两句“所托之物”“所言之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小练笔仿写,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

古诗词读写融合还要求学生在日常习作中积极运用诗词名句,当然不止上述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可以引发儿童的想象,释放儿童的情感,激活儿童的灵性。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理解生活,在生活表达中运用古诗词,传承诗词生生不息的生命。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艺术精华,是无数诗人对生命的感发,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叶嘉莹先生提出的“兴发感动”,既体现在作者创造诗歌的过程中,又体现在学生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兴发感动”学说,加强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让学生在生生不已的古诗词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同构共生。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第5学区教育办公室)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诗教古诗词想象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快乐的想象
本期主题:莲
一生
猜诗词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诗教为何与何为
诗教传统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关系探微
忧世要深,择术要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