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儿童生活 促进道德成长

2021-10-08 08:26许健坤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9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

许健坤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发展的现实出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基于问卷调查,引导质疑思辨,拓展解决方法,由此启迪学生开拓思维,开展深度分析,习得方法,优化学习品质,实现道德成长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儿童生活;道德成长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生活性贯穿于教材始终。“昨天”的生活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今天”的生活是学生当下的生活经历,“明天”的生活是学生未来的生活追求。儿童的真实生活是学科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源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而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产生指导意义。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为“信息万花筒”,这是一个紧扣信息化时代背景的主题单元,不仅顺应了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而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媒介素养”的培育是助力新时期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多种媒体的介入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中有正面的积极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以《健康看电视》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应聚焦学生生活中的电视媒体,引领学生更好地生活。

一、基于问卷调查,呈现真实现象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在整体性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指出: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学习主题的要求,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所处的环境、受家庭成员的影响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由此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对于电视,学生十分熟悉。为了真实地了解现在的学生是怎么看电视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和家长,从不同层面进行课前调查和访谈。

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是带着由各自的学习潜能和生活经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活经验走进课堂的,其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也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是课堂教学真正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的开始。对学生的调查主要在于了解他们在看电视这件事上的安排:(1)你一般在什么时间看电视?(2)一般情况下,你是和谁一起看电视的?(3)你每次看电视的总时间大概是多少?(4)你最喜欢看的一个电视节目是什么?(5)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你会注意与电视屏幕之间的距离和室内的光照强度吗?

通过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班级整体情况的各类数据一目了然。每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仅可以看到同龄人是怎样对待这件事情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开始反思自己在看电视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该过程中,学生由他人的行为表现,触发自己的行为改变,进而生成属于自己的道德认知。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将道德矛盾与冲突解决于无形之中,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学生立场。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教师通过对少数家长进行访谈和对全部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使学生的当下生活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呈现。教师与家长互动的话题聚焦于如下几点:(1)您的孩子看电视之前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吗?(2)您的孩子在上学期间、双休日和寒暑假会安排固定的时间看电视吗?(3)自从接触电视后,您的孩子的视力有下降的情况吗?(4)您和孩子在家有没有因为看电视发生过矛盾或者意见不统一的情况?(5)您觉得看电视有没有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这些话题直面学生在家看电视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从父母的角度审视了电视媒介带给孩子的变化。

看电视是学生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父母是引导孩子如何看电视最直接的参与者,所以父母提供的情况也是学生最真实的生活资源。只有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真正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媒介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让电视媒介“为我所用”。综合来自学生和家长双方的学情分析,旨在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二、引导质疑思辨,审视真实问题

整体分析本课的第一个话题和第二个话题,从教材的逻辑关系上看,一方面是正面介绍看电视的益处,并推荐学生最喜爱看的电视节目,另一方面则呈现了电视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的潜在伤害。电视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其价值和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时候,看电视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体验,观众还能通过电视节目中的情景和案例反观自我。但同时,电视媒体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适合小学生收看,没有节制地收看电视还会导致眼睛近视。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两难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质疑和辨析看电视这一活动,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今天的小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对如何“健康看电视”做整体性的思考,让他们用辩证的视角审视“健康看电视”的真正内涵,由此使他们在学有所得的基础上,对自己看电视的行为有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评估。

儿童道德生活的建构是儿童不断获得、丰富和扩大道德生活经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讲授和单方面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融和整体提升的过程。当学生在自我审视以后,教师可以提出两难话题:在电视这个“宝盒”里,虽然有这么多的“宝贝”,但是我们的眼睛时常会发出无声的“抗议”。那么,到底是看电视重要还是保护眼睛重要?该话题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辨,在思辨中悟理。创设这样的讨论和交流平台,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进行思辨,让学生真正作为参与者,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困惑,评估自己看电视的行为,反思看电视成为家庭矛盾的原因。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指的德育,归根结底是“學德”,是对道德学习的引导、辅助和支持。教师应从学生成长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的话题,并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领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意愿,使学生全员参与。随着剖析的深入,学生感悟到:既不能盲目接收也不能全盘否定,健康看电视很重要;既要欣赏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又要通过科学地观看来保护视力,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

质疑思辨是道德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向善向好。质疑思辨更是一种道德生活的方式,能够让人们明辨是非,并依据善和好的原则进行自我判断与反思。他律仅仅是学校、家长的干涉与制止,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学生不良的收视行为。唯有学生的自律,也就是拥有自主的判断能力,将学有所得的健康看电视的方法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实践,才是道德学习的真正魅力所在。

三、拓展解决方法,过好真实生活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形成良好品行和提升学科素养的基础。有效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有所增量。教师依据对本班学生学情的分析以及学生在看电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家中看电视的习惯、家人对自己看电视的态度以及看电视对自己的学习有没有影响等,由此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启迪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1.循序渐进分层推荐。学生可推荐自己以往生活中最爱看的一档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是讲述喜欢的内容,并说明爱看的原因。教师也可推荐一些电视节目,通过看图片、听音乐的方式让学生猜一猜,如《新闻联播》《大风车》《开学第一课》《中国诗词大会》等。此外,教师可出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专题研究,该研究表明有两类节目最适合少年儿童观看:一类是儿童文学作品,像儿童文学名著、童话改编的故事片、动画片;另一类是知识性作品,如大自然探险、科普专题、科幻题材等。

2.科学评估内省自我。学生在家看电视的问题,其实是很多家庭矛盾的焦点。学生认为他们看电视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其他同学也在看。家长则会觉得看电视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视力,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如何突破这个很多家庭存在的困惑?教师应在课堂上做正确的引领。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以往看电视的行为,这些行为很有可能导致在收看电视问题上没有和父母达成一致。其次,引导学生评估自己有没有健康地看电视,包括自己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每次看电视的时间总量、有没有养成看电视的好习惯。最后,通过一个儿童沉溺于电视的典型反面案例,引导学生评估自己是否存在这些不良的习惯,进而进行反思和内化。

3.形成习惯引领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看电视的习惯:(1)看电视的时段:不是每天都必须看电视,且上学期间、双休日及寒暑假应该有所区别;(2)看电视的姿势:针对很多学生喜欢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有些学生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的现象,要引导他们充分感悟“沙发里的土豆”这一内容揭示的道理;(3)看电视的距离:课前让学生将自己家电视机对角线的长度和电视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算一算自己家的观看距离是不是最科学的距离;(4)看电视的光线是影响学生视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提醒学生不能关灯看电视,因为光线对比度越高,眼睛越容易产生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视力……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在好节目、好习惯的引领下,学生用这些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进而感受健康看电视的重要性。科学评估自己以往看电视的经历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如果学生拥有了自主判断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家长的干涉和制止就会减少,亲子关系也会更和谐。看电视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的直接体现,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给予学生最好的学习收获。

总体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利用儿童本身的生活本身引导他们过有道德的生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经验是开展生活类指导课的起点。抓住这一点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针对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事物的两面性分析问题,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得更好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当下生活的品质,这也是奠定学生更好地开展社会生活的基础。教师应聚焦儿童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引导他们真正参与到道德学习之中,从而实现自身的道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高德勝,章乐,唐燕.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一小学   313199)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