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视域下的许渊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英译研究

2021-10-08 01:31高俊清
名家名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原诗江城子许渊冲

高俊清

一、引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下简称《江城子·记梦》)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代表作,是千古流传的悼亡名作,目前已被国内外翻译家译成多个版本,其中许渊冲先生的译本受到广大翻译界学者和读者的认可。许渊冲先生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总结毕生翻译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学派翻译理论,其中“三美”是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翻译理论之一,尤其适用于译诗方面。“理论来自实践,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许渊冲的“三美”翻译理论是如何指导译诗的,同时他的诗作又是如何反映其翻译理论的,这是我们翻译研究者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宋词《江城子·记梦》,探讨许渊冲的英译文是如何展现原文之美,是如何反映其“三美”翻译理论的。

二、许渊冲的“三美论”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基于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而提出来的。许渊冲在《文学与翻译》中写道:“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就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具有悦耳的韵律,这就是音美;还要保持原诗的形式,这就是形美。”许渊冲认为,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译者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

三、“三美”在许渊冲《江城子·记梦》英译中的再现

《江城子·记梦》是文学史上第一首名义上的悼亡词,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写的一首悼亡词。该词写于苏轼妻子逝世的第十个年头,苏轼当时担任密州知府,身在异乡,离家千里,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夜晚梦见早逝的爱妻,对亡妻的怀念涌上心头,于是创作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该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记实,写十年阴阳相隔相思之苦;下阕记梦,梦中再现昔日美好的情景。该词饱含深情,字字血泪,表达了作者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一)意美的再现

“意美”是指译文要再现原文的含义和意境。在“三美”原则中,意美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中国诗人内敛含蓄,往往借助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很少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意境的再现是很难的。许渊冲先生曾说过再现原诗的意美主要是再现原诗的深层含义,这主要通过措辞和意象再现出来。

原词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孤坟”“尘满面”“霜鬓”“幽梦”“小轩窗”“泪”“明月夜”“短松冈”等,这些意象表现的是一种凄凉、孤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哀伤和思念之情。译文中大都保留了“孤坟”“尘满面”“鬓如霜”“幽梦”“泪千行”“明月夜”“短松冈”等意象,营造了凄凉的意境,翻译“孤坟”时,采取了增译,更加烘托出全词悲凉的意境和氛围。但是译者删去了“小轩窗”这一意象,笔者认为这一意象是十分重要的,“小轩窗”并不是小窗户,而是暗指亡妻的卧室,它对于作者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过去美好的情景正与现在的凄凉形成对比,译文将其删掉有失妥当。另外,许渊冲将“鬓角”译为“hair”,笔者考虑是为了照顾前文“care”的押韵,但是这里有失准确,因为严格来说,鬓角并不等于头发,这里为了照顾音美而牺牲了措辞的准确性,在再现原文语境上有些偏差。翻译“明月夜”和“短松冈”时,译者没有按字面处理,而是将原文具体化处理,译出了原文的深层含义:她覆盖着松树的坟墓,是只有月光映照的地方,更加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此外,作者借助朦胧的意象,如“千里”“千行”等,来表达距离之远、思念之深。“千里”在中文中是虚数的概念,并不是实指,意在强调“多”“远”的概念,许渊冲将“千里”译为“a thousand miles away”有失准确,因为中文中的“里”和英文中的“mile”并不对应(1里=0.31mile)。其次,没有译出原词虚指的概念,不能突出原词中距离之远的概念,相反,许渊冲用“tears gushed”来对译“千行”,译出了原文虚指的概念,译成“泪水喷涌而出”,更加具体化、细致化,更加突出了作者悲痛的心情。

(二)音美的再现

音美即译诗应具有原诗的韵律美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许渊冲提道“音美是指诗歌要有节奏、押韵、顺口、好听”。中国诗歌注重平仄和韵律,音美往往体现在双声、叠韵或尾韵上,而英文诗注重格律,音美往往体现在轻重音或音节的抑扬顿挫和尾韵上。因此,译诗时,同样要注重译文的韵律和节奏,尽可能传递原诗或原词的音韵美。

从格律来看,上阕的平仄排列为: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英文没有平仄声之分,但是讲究轻重音。对照译文来看,译文第四行、第五行、第七行、第八行保持了一定的节奏,第四行有六个音步,形成“抑扬,抑扬,抑扬,抑扬,抑扬,抑扬”的模式,第五行四个音步形成“抑扬,抑扬,抑扬,抑扬”的模式,第七行三个音步形成“抑扬,抑扬,抑扬”的模式,第八行三个音步形成“抑扬,抑扬,抑扬”的模式,这些轻重读音交替,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具有节奏美。除此之外,其他的几行并没有保持固定的节奏。

(三)形美的再现

形美是指译诗形式上要规整,包括句子长短、对偶、偏旁等,以及段数、行数、音节数等。形美是比较直观的,汉语以字为音节,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不仅在听觉上容易造成美感,在视觉上也是如此。中国古诗词讲究对仗整齐,而英文诗歌往往长短不齐,单词的音节也有长有短,很难和汉语做到对应。

从原词来看,词分为上、下两阕,译文也分为上、下两节。原词中上阕共8个长短句,下阕与之对应,也是8个长短句,许渊冲的译文第一节是8行,第二节也是8行,可以说在形式上成功再现了原文的结构。而在诗行长短上,许渊冲将原词的长句译成长句,短句译成短句,也努力做到与原文一致。

从音节数来看,上阕第一句和下阕第一句分别对应许渊冲译第一诗节的第一行和第二诗节的第一行,许渊冲分别将其译为11个音节。再如,“不思量”“自难忘”“尘满面”“鬓如霜”“小轩窗”“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许渊冲分别将其译成了6个音节的诗句,原词每句3个汉字,译文每句6个音节,一字对应英文两个音节。原词前后对仗工整,译文上下两行也都对应整齐,可以说很好地传递了原文的形美。

四、结语

在“三美”翻译理论指导下,本文从意象再现、措辞使用、押韵、格律、行数、句子长短、音节数等方面对许渊冲《江城子·记梦》的英译文进行了细致分析。总的来说,许渊冲的译文一定程度上在意境、形式和音韵方面成功再现了原文的美学元素,相比之下,在再现原文的音美和形美方面更胜一筹。意美的再现方面,有时译者为了音美,在个别意象的翻译上措辞不当、有失忠实;节奏方面,也没能做到全部诗句保持固定的节奏,译文仍然有改进的空间。“三美”翻译理论对汉诗英译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基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要完全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要再现原文的“意美”更是难上加难,译者在鉴赏名家名译时要有谦卑的学习态度,同时要抱有怀疑的态度,不足之处加以改之,同时在翻译实践中,既要使用最好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还应采取灵活的方法来传达原文之美,不可兼备时,有所侧重,以再现“意美”为第一要务,依次为音美、形美。

猜你喜欢
原诗江城子许渊冲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摔得挺美
峨眉山月歌
江城子
江城子1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100岁前译完莎翁全集
江城子
改诗为文三步走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