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晴
【摘要】信息化教学作为当今时代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具有直观化、公平化、多元化、精确化、专业化等特点及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通过发挥其直观化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体验;通过发挥其公平化优势,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资源与机会;发挥其多元化优势,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发挥其精确化优势,实现科学的教学实施与管理;发挥其专业化优势,促进自身的职业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化教学;美术教学;智慧课堂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中小学纷纷停课,采取了线上授课的新教学模式。自此,学生开启了居家学习的新体验,教师也踏上了网络教育的新征程——基础教育第一次正式走出传统的教室与校园,师生之间也从以往的面对面教学转变为网络授课。一时间,无论是学生、教师,或是家长,都难以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因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基于此,各地教育局意识到这是一场全新的教学挑战,试图通过组织录制“电视课堂”相关视频资源,以保障“停课不停学”,最大程度地恢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在“电视课堂”中,教学行为从单一的讲授模式,转变成了多元、丰富的互动模式。同时,教师也不仅仅是一名知识讲授者,还担任着创作者、表演者等角色,并具备较为全面的课堂设计素养与课程实施能力,包括课程文案策划、课程视频剪辑等。在这些复杂的改变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必然的教育趋势,那就是信息化教学。
一、信息化教学的含义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即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方法,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育环境、教育观念、组织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因素均实现信息化。简单理解就是,教师需要以信息化的手段将所有教学活动进行具体的展现,让学生能够更直观、高效地获取知识和启发。
二、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为何成为发展趋势?最关键的原因是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基调,满足社会的育人要求。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进入了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不同于以往信息匮乏的时代,网络、数字媒体等都是当今人们的生活“标配”,构成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也对教育体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信息化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结合起来,更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信息化教学具有直观化、公平化、多元化、精确化、专业化等特点及优势。所謂直观化,就是通过运用各类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等,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所谓公平化,就是通过运用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或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实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谓多元化,就是通过运用丰富的教学载体、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给学生更加多重的学习体验;所谓精确化,就是通过利用专业的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准确地反映教学成效,提高教学质量;所谓专业化,就是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管理平台,帮助教师管理课堂,减轻教师的负担,使之更专注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上述五大特点使得信息化教学全面覆盖了教育教学的多种元素,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信息化教学是近几年各教师所广泛采取的教学模式之一。笔者以小学美术课堂为例,根据信息化教学的五大特点,具体谈谈其实践策略,如图1所示。
(一)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直观化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备也在不断进步、完善。从以前的纯黑板教学,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Power Point、Flash、IE Book、授课助手、智慧课堂平台等的使用都标志着教学设备与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和逐步多元。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大大提高了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对教学资料的利用率,也促进了教学资料的完整、具体呈现。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一个完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接受效率;还可以通过播放视觉影视材料,将学生引入艺术情境中,使之直观地感受艺术之美,从而加强学习体验。以美术课堂《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述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如果只让学生单纯地观察原作,或许他们永远不能理解作者笔下这群沉闷压抑的纤夫群像所经历的过往与生发的情感。相比起教师的口述,通过信息技术再现画作的创作背景,如观看一部关于沙俄时期的微电影、3D影像作品,体验VR高新互动等——启动视觉体验、听觉体验,甚至是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能够让缺乏人生阅历的学生摆脱凭空想像,更加直观地读懂画作。信息化教学以其直观化的特点及优势,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隐晦的内容具象化,有效整合学生的多种感知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公平化优势,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资源与机会
一方面,信息化教学倚靠网络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与空间成本。对于学生而言,可以促进优质学习资源的广泛传播。比如,当前大部分高校逐步开通了课程直播平台,同步播放精彩的讲座和有趣的课堂,以供校内外的群体观看。同时,学习者还可以通过频道的转换,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美术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直播平台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补充教学内容,使之进一步扩展艺术眼界。
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承载着智慧课堂平台,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同等学习待遇与学习机会的几率。在以往的传统课堂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教师难免不自觉地关注部分优等生或后进生,忽略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导致中游学生及班级整体发展的停滞;其二,部分教师侧重于关注性格开朗、外向,表现积极的学生,忽视部分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造成学生发展的失衡。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平台的IRS课堂反馈器,查看全班学生在某一问题的回答数据及其统计图,实时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图2所示。同时,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智慧课堂平台还可以进行“智慧挑人”,随机挑选学生回答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获得同等的学习机会,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三)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多元化优势,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与内容
区别于传统课堂中单一的讲授模式,信息化教学包括了视频、音频、游戏互动、小组平板推送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造丰富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使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寄学习于娱乐和探索之中,其乐无穷,受益匪浅。
美术课堂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优秀作品欣赏。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是促使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的作品,能够将其优势之处运用于自己的创作过程,从而创作出独特且具有想法的作品,摆脱单一创作样式的禁锢。在过往尚未具备信息化平台的传统课堂中,学生只能通过书本即纸质材料或为数不多的实物欣赏作品,具有一定的时间与资源限制。如今,大多数学校拥有了信息化平台,美术教师通常通过制作IE Book或Power Point,展示大量的优秀作品图片,让学生可以在欣赏的同时进行创作,既节省时间,又丰富学习形式。除此之外,部分学校引入了“平板推送”这一更新的功能,即指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台平板,并通过平板接收教师推送的优秀作品库,再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查看作品内容,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信息化教学以其多元化特点,最大化地补充了教学资源,降低了教学成本,能够进一步丰富课堂形式与内容。
(四)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精确化优势,实现科学的教学实施与管理
信息化教学的精确化又称为数据化,即将许多复杂的问题用数据的形式进行量化,最终便于教师的整理,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大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美术活动“彩墨的游戏”的教学中,教师借助游戏开展教学,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并以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索。“苏格拉底”平台记录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表现,如,科技应用系数、教法应用情况、教材实践情况等,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了统计,如图4所示。这样一来,教师通过查看统计报告,可以明确教学过程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其更加科学地展开教学行为,实施教学管理。
(五)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专业化优势,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与发展
在过去的课堂中,教师是唯一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在教学的同时还兼顾班级纪律管理、课程活动组织、突发事件处理、即刻作业批改等事务。尤其小学课堂,学生状况百出,教师需要具备极高的耐心与灵活的反应以处理问题,无形之中加重了教学负担。繁复和零散的课堂问题往往使得教师难以全身心集中教学或寻求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但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这些繁琐的课堂问题正逐步得到改善。教师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开展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随练批改、反馈难的问题。学生即刻作答,教师只需通过平台就能得到全体学生的作答情况,能够及时做出反馈;智慧课堂平台还可以有效减少课后作业的提交和批改时间,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如此,有利于教师静心思考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道路,提升職业幸福感。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正一步步革新当今时代的教育模式。目前,信息化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各地智慧课堂建设的成果水平还参差不齐。但无论如何,信息化教学必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标点,将教学过程信息化、数据化,即将一系列人为的意识经验转化为可视的信息与数据,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学生的发展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良淞.信息化环境下中职网络专业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2]万小华.新媒体时代下高职专业课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111.
[3]魏妍.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探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1(6):92-93.
责任编辑 林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