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丽,刘应科,王 坤,杨 晔
(1.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18;2.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 100013)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约为20%,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不能从根本上防止患儿反复感染。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和病原体变异程度增强,我国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相关研究显示,免疫力低下和维生素缺乏是导致儿童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1-3]。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可从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和补充缺乏维生素着手。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李微娜等[4]采用阿法骨化醇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3 个月后患儿再发感染时的病程、病情程度以及再发次数均明显改善,且患儿体液免疫指标明显改善。李淑芳等[5]采用黄芪桂枝汤联合捏脊疗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患儿再发感染的次数明显减少,且再发感染时的病情和病程明显改善。本次研究联合应用黄芪桂枝汤与维生素D 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从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对疗效进行全面评价。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6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A 组、B 组和C 组,每组35例。A 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8±1.51)岁,平均病程(15.34±3.65)个月,年发作频率(8.15±1.83)次,主要感染部位:上呼吸道18例,下呼吸道17例。B 组,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4±1.65)岁,平均病程(16.27±3.88)个月,年发作频率(8.26±1.72)次,主要感染部位:上呼吸道16例,下呼吸道19例。C 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2±1.47)岁,平均病程(15.82±3.61)个月,年发作频率(8.09±1.77)次,主要感染部位:上呼吸道18例,下呼吸道17例。3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6];2)年龄3~7 岁;3)处于疾病缓解期;4)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先天性免疫系统疾病;2)入组前已接受维生素D 或黄芪桂枝汤治疗;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4)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5)1 个月内使用过免疫调节剂或激素类药物。本次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进行。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就医接受抗感染、对症等治疗。A 组患儿采用维生素D 治疗,B 组患儿采用黄芪桂枝汤治疗,C 组患儿采用黄芪桂枝汤联合维生素D 治疗。维生素D 滴剂[生产企业: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5021450,规格:400 IU 24 粒]每次1 粒,每日2 次。黄芪桂枝汤[5]方药组成:陈皮6 g,甘草3 g,防风6 g,白芍9 g,白术6 g,桂枝 9 g,黄芪15 g,党参10 g,浮小麦10 g,桑白皮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各服1 次,2 周为1 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 周。3 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3.2 指标检测 治疗结束后对患儿进行1 年随访,记录患儿1 年内再发感染次数、每次感染病程和临床症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 周内采集患儿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BS-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公司,CytoFLEX 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血清IgA、IgG、IgM 水平以及血清CD3+、CD4+、CD8+淋巴细胞水平。采用ELISA 法(试剂盒购于上海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血清IL-2、IL-4、IL-6 水平,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2)治疗前后血清IgA、IgG、IgM 水平比较;3)治疗前后血清CD3+、CD4+、CD4+/CD8+水平比较;4)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L-6 水平比较。
1.5 疗效评价 显效:1 年内未再发感染或再发感染次数仅1 次,感染时病程和症状较以往明显缩短或减轻;有效:1 年内再发感染次数2 次或3 次,感染时病程和症状较以往有缩短或减轻;无效:1 年内再发感染4 次及以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选取双侧α=0.05;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选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选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均选取双侧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 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3 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比较(,n =35)
表1 3 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比较(,n =3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其他2 组比较,△P <0.05
2.2 3 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L-6 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3 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L-6 水平比较(,n =35) ng/L
表2 3 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L-6 水平比较(,n =35) ng/L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其他2 组比较,△P <0.05
2.3 3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3。
表3 3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35) 例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症状复杂,根治困难,长期反复的感染和用药可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7]。反复呼吸道感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8]。研究[9-10]显示,由于先天条件、环境因素、营养等原因所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即使在缓解期,呼吸道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反应,造成气道的结构损伤和功能失调,也是导致感染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1-12]。因此,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和减轻气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机制。
中医领域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13-15]。中医认为,营卫失和、营卫虚弱、肺脾肾不足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主要病机[16-17]。由于肺脾肾虚损、正气不足,导致御邪能力弱,外邪侵扰后往复不已,所谓“不在邪多,而在正虚”[18]。与西医所认为的免疫功能失调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理论相似。
黄芪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调和营卫,行阳散邪之功效。本研究中,B 组患儿采用黄芪桂枝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儿在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亦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维生素D 可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有利于新骨生成和钙化。维生素D 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在防治自身免疫性脑机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Ⅰ型糖尿病和炎性肠病等有一定疗效[19]。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 缺乏也是导致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Armin 等[20]指出,补充维生素D 有助于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风险。Binks 等[21]认为,体内充足的维生素D 状态有助于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体内维生素D 水平较低。维生素D 影响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机制在于[22-23]:1)维生素D 缺乏导致钙吸收障碍,使气道纤毛摆动能力弱,清除异物和病原的能力下降;2)维生素D 能够通过抑制原单核细胞增殖而间接刺激单核细胞增殖,促进单核细胞向有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转化。其缺乏可导致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减弱,导致机体抵御病原的能力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C 组血清IgA、IgG、IgM、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A 组和B组。IgA、IgG、IgM 作为体内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质,血清IgA、IgG、IgM 水平的提高,说明C 组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显著改善。CD3+、CD4+、CD4+/CD8+的上升,说明黄芪桂枝汤联合维生素D 能够促进T 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是机体免疫重要的组成部分,2 者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患儿抵抗病菌能力。IL-2 与IL-4 是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IL-6 则抑制IL-2 的表达[24]。本研究结果显示,C 组血清IL-2、IL-4 水平高于A 组和B 组,IL-6 水平低于A 组和B 组。说明黄芪桂枝汤联合维生素D 能够有效缓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状态,并缓解患儿病情。
综上所述,黄芪桂枝汤联合维生素D 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缓解慢性炎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