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摘要:低年级的聋生识字量少,生活经验匮乏,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差,绘本画面精美,语言精炼,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非常适合聋生阅读。在阅读中,既要为聋生选择合适的绘本,又需要循序渐进指导学生阅读。
关键词:绘本;聋生;阅读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38-002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绘本,又名图画书,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绘本画面精美,语言精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和艺术内涵,显现着作者的想象和智慧。
低年级的聋生识字少,生活经验匮乏,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差。但是聋生想象力丰富,對图画的理解力和感知力都比较强,对线条、色彩、图画比较敏感,由于他们听力缺损,多用视觉补偿即“以目代耳”,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事物最能引起他们的关注。绘本中的图画能够帮助聋生解读故事。阅读绘本,能够发挥聋生优势,弥补缺陷,提升聋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同时绘本的构图方式丰富,技法多样,有铅笔画、水彩、水墨、油画、拼贴等,可以提升聋生艺术美的感受力。绘本的题材广泛,既有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儿童成长故事、幽默故事、哲理故事,还有一些会涉及到战争、单亲、死亡等主题。因此绘本在丰富聋生语言、培养聋生想象力的同时,让聋生在阅读中体验愉悦和幸福感,陶冶聋生的性情,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那么,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该如何选择和运用绘本呢?
一、选对是前提
1.选择趣味类绘本,培养聋生读书兴趣
对于刚接触绘本的聋生,最适合文字简短、语句重复、图画有连贯性与趣味性的绘本。这样,即便聋生读不懂文字,也可以通过看图,理解文本含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增加聋生的阅读兴趣,吸引聋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好饿的小蛇》《我的连衣裙》《好饿的毛毛虫》《大卫,不可以》《月亮的味道》等文字浅显、图画细腻,整个故事充满童趣。例如《我的连衣裙》内容情节非常简单,讲述了一只小兔子通过自己缝纫裁出一条连衣裙,随着书页的变化,连衣裙也发生神奇改变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想象,图片颜色细腻温馨,聋生很容易被吸引进来。文字更是如同诗歌一般:一块雪白的布,飘啊飘,从天上飘了下来,缝纫机,咔哒咔哒,我来做一条连衣裙吧,缝纫机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做好了,做好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漂亮吗?如同诗歌一般的语言,却又非常简洁流畅,聋生爱读、爱看。随着故事的推进,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展开,聋生在读、在想、在乐。这样的绘本,对于发展聋生语言,提升聋生对美的理解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么美的绘本,聋生怎么会不爱读呢?
2.选择生活类绘本,降低聋生阅读难度
阅读初期的聋生,可以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关系紧密的书,这些书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和聋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从书中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从书中也可以学到一定的知识。这类书,因为与聋生生活紧密联系,很容易理解,因此,他们愿意读,也乐于读。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睡不着吗?小小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彩虹色的花》《快乐的一天》等。拿《睡不着吧,小小熊》为例:一只小熊怕黑,睡不着,而大大熊不厌其烦为其点灯,最后用拥抱温暖小小熊的故事。小熊与大熊的对话温暖而甜蜜,文中口语化的语言,直白而简单,聋生读起来毫无难度,而且整个故事甜蜜柔情,会带给聋生温暖的力量。
3.选择系列类绘本,增加聋生阅读耐性
对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聋生,可以选择一些系列类绘本来增加他们的阅读量。这些绘本,几本或者十几本成为一个系列,彼此故事独立又有联系。老师带读其中的一本后,聋生便会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时再向聋生推荐其他的同系列绘本故事,聋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如《小兔波力品格养成系列》《可爱的鼠小弟》《阿罗系类故事》《十四只老师系列》《恐龙系类绘本》《神奇校车》等等。如《小兔波力品格养成系列》中,共涵盖《我当哥哥了》《玩具丢了》《秘密礼物》等十一个故事。故事中鲁莽淘气又温柔善良的小兔子波力教会孩子们为人处事的各种道理,一个个温暖亲切的小故事展现了孩子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承担责任,如何克服恐惧,如何关爱别人等,聋生在读第一本的时候,就会爱上这只可爱的小兔子,聋生会期待第二本、第三本小兔子波力又会带来怎样的故事。
4.选择情感类绘本,丰富聋生情感体验
聋生直观感受力强,认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接受形象具体的事物,由于听力损失,缺乏知识经验,高级情感较为缺失,低年级的聋生,更容易暴怒冲动,遇到负面情绪不会正确处理,如何让正确的认识情绪,管理情绪,对于一些单亲、死亡这些无法言说的感觉又该如何让聋生理解体会呢?这时,我们就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些情感主题类绘本让聋生阅读。例如:表达情绪的《生气汤》《菲菲生气了》《小熊头上的小烦恼》《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杰瑞的冷静天空》等;表达温暖和爱的绘本《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魔法亲亲》等,表达单亲家庭的绘本《妈妈的红沙发》,表达死亡的绘本《猪外婆》《象老爹》《我永远爱你》等。无论是温暖的母爱,快乐的陪伴,还是沉重的死亡,悲愤的情绪,聋生都可以在绘本温暖的故事、细腻的图画中获得力量,获得情感与心灵的成长。浅显的故事阐释可以帮助聋生理解深厚的内涵。
5.选择不同绘法的绘本,提升聋生美的感受力
当聋生对绘本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我们可以给聋生推荐一些运用不同绘法技法来表现不同主题的绘本,凭借不同的媒体,绘本有很多的表现技法,比如铅笔画、蘸水笔画、版画、水彩画、油画、照片、拼贴等。如《流浪狗之歌》,整篇没有一个字,作者用她的悲悯情怀,用铅笔的线条为我们描绘了一条狗的悲惨命运;《嘟嘟和巴豆》用透明轻盈又亮丽的色彩让孩子们惊叹,爱不释手;《小蓝和小黄》《好饿的毛毛虫》等用拼贴的技法使整个故事充满童趣……不同的技法、不同的表现形式,聋生在读、在看,更在感受。一本优秀的绘本不仅可以提升聋生们的语言能力,更能提升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二、读好是关键
1.教师导读
低年级的聋生,语言基础薄弱,阅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无意识性,要使阅读能够成为一种有效行为,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教师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共同读一本书,教师读到哪一页,聋生看到哪一页,图文结合,图文共赏,不求快,不求精,需要聋生在跟老师读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读书习惯,掌握读书方法。并通过有意义的提问,引导,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以及孩子的逻辑思考及预测推理的能力,這样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培养孩子各种生活能力和经验。
2.生生共读
一本好的绘本,值得聋生读十遍、百遍,更会激发聋生互相讨论、一起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绘本的优势,让聋生在无压力,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每天课前,让聋生说说自己今天读了哪本书,和同学一起有什么收获。每周对同一本书,让不同的学生谈想法,这样的读书方法,会因为大家一起读来激发学生更大的读书热情。还可以通过同学推荐、互相提问、大家一起猜等活动,让整个读书过程快乐起来。
3.自己静读
读书,最终要归于个人行为,要内化为孩子的独立行为。只有不需要外在刺激,能够一个人拿起一本书,自觉安静得读,才是真正的爱上阅读。教师要给聋生创造读书的环境与读书要求,如入室即静、入座即读,建立读书卡、读书记录本、读书摘抄、读后感等,让聋生将读书作为一种习惯。
4.拓展阅读
等聋生对绘本有一定了解后,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创编或者续写绘本,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画,也可以图文结合,甚至是做成立体的。完成形式可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文本,有的负责绘画,有的负责手工,完工后把他们的作品放在一起欣赏,举行一次阅读赏析或者绘本评比,让孩子互相交流,一起评判,从而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同时也可以结合阅读内容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如为家人读故事、讲故事,也可以结合绘本进行表演。这些形式既是对绘本内容的一次巩固,也是孩子们提升学生想象和创作能力的机会。
绘本有很美好的能够讲故事的画,有很感人和很有趣味的文字,这样的书,让聋生觉得不排斥、不陌生,没有距离,绘本很容易吸引聋生的眼球,撩动聋生的心灵,升华聋生的情感,绘本最能让聋生感到亲切,他们会读、爱读,能读懂,能把内容吃到肚子里。因为低年级聋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是图形认知的敏感期,聋生在脑子里积累的图像资料越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就越丰富,逻辑思维发展越健康,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低年级聋生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当聋生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选对绘本,读好绘本,绘本将成为打开聋生阅读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2]郭丽霞.与孩子一起读绘本,成才之路,2010.09
[3]陈俊霞.谈儿童立场下的无压力绘本阅读,小学语文教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