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燕
[摘 要]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和教学反馈的主要手段。然而,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推到前台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提问能力弱,更别谈创新精神、素养的提升。从问题意识出发,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方法,让学生想提问、敢提问、能提问、会提问,进而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
[关键词]问题意识;提问能力;教学
新课标中指出,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是深度学习的开始。可现实的困境是,学生不会提问、不敢提问。鉴于此,笔者以问题意识为立足点,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提问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新意、有趣的问题情境,让问题寓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故事、数学典故等来创设问题情境,并且这些问题情境以悬念、矛盾、质疑、开放等形式来表现会更有效。
比如,在“认识方向”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在给学生讲述“南辕北辙”的故事后提问:“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说的吗?”有的学生回答:“这个人走的方向是反的!”教师说:“对啊,他在朝着与楚国相反的方向狂奔,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有的学生回答:“做事要找到正确的方向。这个成语叫‘南辕北辙。”教师继续讲道:“生活中还有很多与方向有关的成语,如东奔西跑、南征北战等。”有的学生问:“怎么分东、西、南、北呢?”教师由此自然地引出新课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知识‘认识方向……”
二、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提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经过思考的,虽然不同学生有各方面的差异,提出的问题的层次也参差不齐,但都是思维的产物。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不要轻易进行判断,而要充分给予认同,要用爱来营造自己人格魅力的磁场,将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教师不仅要自己率先垂范,而且要要求学生对他人的问题做出积极回应。在学生提问受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问:“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你有什么问题吗?知道了这些后,你又想到了哪些问题?”长此以往,才能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感到课堂其实是自由的,能够毫无顾虑地提出自己的所想所思,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如花朵般绽放。
三、创造对话条件,让学生能提问
实践证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能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个学生都会为了集体荣誉积极思考,努力寻找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如图1所示,A、B两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一些?
教师在这道典型问题下,给予了学生互相提问的时间。一个学生提问:“A和B的周长相等,那么面积呢?”另一个学生提出:“如果把长方形换成别的图形,比如三角形,或者圆形,A和B的周长还相等吗?”还有学生画出了图2,并提问:“这时候A和B的周长相等吗?如果不相等,哪一部分的周长长呢?
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加深了学生对图形周长的认识,学生打开了思路,问题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
四、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会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找不到思考的方向;有的学生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受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脱离教学内容,词不达意。基于此,在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1.倾听同伴的见解,针对疑惑提问
在与同伴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对方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同时把自己的方法与同伴的方法进行比较,思考自己的方法有哪些可改進的地方。
比如,“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一道练习题:把一张长5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可以剪多少个?教师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得出一共可以剪25个。在小组交流环节中,有学生提出:“长方形是不是正好都剪成了三角形呢?”马上有学生回应:“把直角三角形看作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里面正好可以剪出10个5厘米,宽可以剪出1个8厘米,还余下2厘米,总共可以剪出10个长方形,也就是20个三角形,余下的2厘米剪不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部分学生对这种方法表示认同,发现长方形不是正好都能剪成三角形。
2.比较各自方法,针对异同质疑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方法的异同,揭示知识的本质。比如计算图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一共出现了三种方法。
方法一:分别算出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再相加。方法二:先算两个正方形面积的和,再算出三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最后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方法三:10×10÷2=50(平方厘米)。
教师将三种方法一起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
生1:方法三好简便,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
生2:这三种方法各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用第三种方法呀?
学生在不断的追问中逐步明晰,方法一最直接,但是要先算出上面一个三角形的底;方法二拐了个弯,不直接算阴影部分的面积,而是借助空白部分的面积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但是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已知的,不需要去算;方法三虽然简便,但是要用到转化方法,思维难度大一些。通过三种方法的比较,学生在不停地追问中实现了思维的进阶。
3.链接相关知识,联想产生问题
许多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生长起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的生长点,并由此出发,思考以下问题:(1)知识A和知识B之间有什么联系?(2)知识A和知识B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A的方法也适用于B吗?
比如在复习“简便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有学生提出:“乘法有乘法分配律,除法为什么没有除法分配律呢?”
生1:因为会影响计算结果。比如12÷(1+3),如果用除法分配律就是12÷1+12÷3=12+4=16,而正确结果是3。
生2:可是当(a+b)÷c的时候又是可以的呀。
生3:(a+b)÷c之所以可以使用分配律,是因为除数只有一个数,可以保证无论如何除数的倒数不会变。而a÷(b + c)的除数是一个算式,所以不可以使用。
在相互提问与探究中,学生加深了对分配律的理解。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问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锻炼过程。教师要在各个环节创造提问机会,以调动和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
(责编 黄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