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珍科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高中物理的重要性愈来愈被学校与教师以及学生意识到,与此同时这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其教学方式,在物理课本的知识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创新教学内容,在符合现代化物理教育的要求下,制定出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发展,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与发展。但是在實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为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创新;五个基点
引言:在现如今的高中物理发展中,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促进下,的确有了更多地教学形式、内容上的转变,但是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仍然无法完全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挣脱出来。在以往传统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很是枯燥,教师过于注重自我的“权威性”,而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念,所以导致其实际的物理教学方式与物理大纲的标准要求,是严重不相符的,这就致使高中生对学习物理知识失去了最基本的兴趣。由于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单一,所以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教学创新的出现,可谓是应运而生。教学创新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其逻辑思维正在高速形成、发展的时期,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将创新性的思维、理解等融入进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中物理教师只有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破出来,有针对性的根据课本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整体的教师创新能力,才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培养高中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形成,教学创新,对高中生养成积极、正面、向上的学习态度也有一定的良好作用。
一、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未来步入大学生涯,甚至是步入社会的基础,所以其更需要强调综合素质的形成。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方式、课程创新、课程评价都有了全新的标准与要求,所以说,学校也积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将教学创新应用于日常教学形式中去。应用教学创新,想要将它的效能完全地发挥出来,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满堂灌”,一定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依照自我的思维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不要被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左右。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物理学习,令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探究应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所帮助,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未能够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将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好奇心尽可能的挖掘出来。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采用原来那种“填鸭子式”的教学模式,这就将学生的思维直接束缚了起来,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是无法对物理知识提起来什么兴趣的,学生的思维会过于被动的跟随着教师走,自己的思维完全没有得到发展,整体的独立性也很欠缺。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在现有的教师方式上,进行创新,转变目前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一定要注重与学生及时的互动、交流,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物理难题,教师也一定要及时的帮助解决,如此一来,便能够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较为宽泛的思维发展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例如说,在平均速度、功率的计算中,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功率=总功/做功时间
针对这两个公式的学习、记忆,教师可以有针对地进行创新,比较两个公式之间的共同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记忆。
二、促动教学内容的创新
高中物理在新课程改革的促动下,更多地是需要教师重点来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的物理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物理知识的前提下,灵活的应用所学习到的所有物理知识,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说,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拓展自己的眼光,以新型的眼光来研读物理课本,在其中,高中物理教师不仅需要明确了解到课本内容编写的含义,还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课本教材,尽可能地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延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物理学生的期望。现如今,高中物理课本主要是以必修、选修两种方式呈现,必修,则主要将内容基于物理的基础知识体系,相对而言这部分的内容就没有那么复杂难懂,更多地是学生在掌握这部分知识后,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选修,则是更有利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之余,再深入钻研物理知识。所以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拓展学习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课本教材的具体内容,合理地将一系列教学资源应用进去,比如说情境、视频、图片等等。例如说,在学习焦耳定律时,教师可以结合“焦耳定律”的历史由来,来更好地阐述具体的:
Q=I2Rt
Q=电热,I=电流的强度,R=电阻值,t=通电时间
在实际教学中,引入相关的物理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更好地感受物理的发展。
三、强化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持续不断地去拓展自己的教学思维,尽可能地丰富教学方法,才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视线,满足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与求知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高中物理教师首先应当将方式丰富,由原本单一的教学方式延伸至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到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对于学习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此外,高中物理教师还需要将课堂教学开放化,通俗来讲,也就是建立开放式的高中物理课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进去,将学生的课堂时间与课后时间整合在一起,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互动模式,科学、合理的配置各类教学资源,联合其他科任教师,有秩序、有规划地组织、开展各类型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需求。
例如说,在学习光的反射与折射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能够接触到“费马定律”,也就是当一束光线在真空,或者是空气中传播时,由介质1投射到介质2的分界面上时,通常情况下,将此分界面分解成为两束光线,也就是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此外,入射光线、反射光線、折射光线与分界面上的两束光线是在同一个平面里的,所以说形成的光线夹角,也就成为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在学习这部分公式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测量,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利用乘积法、图像演示法等来分类别进行实验,以此来实现教学的目的,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四、植入多媒体技术,优化师生关系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形式了,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高中物理教师要更加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向微课的方向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建造对应的教学情境,利用微课、慕课等来满足不同学习状况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形成更好地课堂学习氛围,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从传统的“传授者”的角色中转变过来,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指导工作。采用有效地互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教学目标。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点,物理教师应通过有效教学活动,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开展物理教学创新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物理实验、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动手操作,在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和突破。比如,我们可以结合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物理实验资料和器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物理实验,支持学生在自己动手中探究和发现物理知识。二是,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物理课本教材和课堂教学,还要主动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更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现象,拓展学习物理知识的范围。比如,在高中物理关于“圆周运动”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突破教材的局限,引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圆周运动现象。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去认识和理解圆周运动以及特征,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着运用圆周运动有关公式分析、计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影响下,高中物理也迎来了诸多的机遇与挑战,高中物理的教学创新,为学生带来了很多的新鲜的知识内容,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锻炼,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内容,推动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岭、李宗珠.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创新[J].物理教学探讨,2011(02).
[2]张俊林.解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36).
[3]刘丽波.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研究[J].成才之路(观察与思考),2019(05):26-27.
[4]于金龙.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5):50.
[5]罗颜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模式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0(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