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龙
【摘 要】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授课不再以单纯的数学知识教学为核心,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思维的强化。尤其在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差异性和思维能力发展现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要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开展分层教学,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 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6-0101-02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inking Training based on Stratified Teaching
(Sanli Primary School, Shand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WANG Xinglong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no longer focuses on pure mathematics teaching as the core, bu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ability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mathematics thinking. Especially under the curriculum reform, students difference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inking ability have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to achieve the established teaching goals, 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in teaching, carry out layered teaching, and exerci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ierarchical teaching; Thinking training
作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促使其通过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但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其思维方式、学习能力、认知风格、策略应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进行思维训练,教师则需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促使其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一、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它主要是基于学生间的差异性,将其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兴趣进行充分结合而制定出高效的教学措施。
(一)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化,能够促进学生实现长远发展。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和限制,小学生学习与思维能力还未完善,而分层教学法则可以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施与不同类型的措施、方法和辅导,使其从中获得学习兴趣,渐渐减少对数学学习的恐惧,不断提升学习成绩。
(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需要在长期持续不断的积累下才可以形成,而分层教学则能够使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学生有效吸收和理解数学知识,进而实现有效练习。另外,教师还会依照不同学生的发展规律,帮助其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锻炼其数学思维,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体现生本理念
现阶段教学过程中都极为重视“以学生为本”。而分层教学正好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第一要义,将学生看作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有效照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四)体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影响着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向,会从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等方面展现出来。而分层教学是一种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而应用的教学方式,充分落实了教育公平理念,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机会和权利均等的待遇。
二、分层教学下的数学思维训练途径
(一)在合理划分学生层次的基础上确定学习内容
分层教学的首要步骤就是对学生进行精准分层。在这之中往往需要教师对学生实施全面了解与考查,不但要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明确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各年级学生层次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可通过充分调查和了解后,从教学实际入手,依照教材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正式进行学生分层。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核心层次:第一层为优生层,即数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渴望得到更多成长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应侧重对其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强化,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第二层为普通层,教师授课时应侧重对其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其能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并以此对题目进行分析和理解,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第三层为弱生层,教师授课时需使该类学生了解和酌情吸收相应的基础知识,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需要明确的是,学生层次的划分并非固定不变的,具体应以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日常课堂表现进行适当调整。
(二)在合理划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学习兴趣
在确定好学生层次之后,教师还需以各层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设施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教授“认识方程”时,对于第三层的弱生层,教师则可以制定出比较容易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方程的实际定义,了解一些相对简单的方程;给第二层的普通层制定中等目标,使其学会应用方程去解决一些具有变化性的问题;给第一层的优生层则可以制定出一些更高层次的目标,比如要求其灵活应用方程式,通过方程式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给每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其能力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这样能够有效帮助他们确定相应的学习方向,使所有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有所得,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对数学产生更大兴趣,进而学会主动思考。
(三)在合理划分教学过程层次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潜能
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认为自己在教学中必须兼顾全班学生,但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影响,他们总会不知不觉地将教学重点偏向优等生与中等生,而忽视了学困生。为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还应对每个环节加强把控,注重每个学生层级。比如在教授“倒数”时,对于第一层优生层,则可以使其通过自学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与要求;对于第二层普通层的学生,则可以先通过向他们讲解“算一算,说一说”部分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对于第三层弱生层,则可以先向其教授“倒数”的具体内涵和相关规律,使其在掌握知识后进行自主验证。在这样的方式下,教师能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学习中全面吸收相应的数学知识,从中充分挖掘出自身的学习潜能。此外,教师通过该方式还可以让优生看到自己依然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获得进一步的优化;可以使中等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需要加强的地方,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可以为学困生夯实基础,促进其后续学习,提升其学习自信心。
(四)在合理划分作业层次的基础上巩固逻辑思维
设计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时要引导学生重点针对各类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比例”教学为例,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开展针对性指导。一是对计算题进行简化。在这节内容中,弱生层学生最常出错的地方就是化成最整数比以及解比例,这主要在于其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所以教师在抓该类学生基础的同时则应重点提升其计算能力,帮助学生打牢基础;二是帮助学生厘清比例的相关概念。在这一模块中,由于弱生层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弱,因此对于正比例、反比例等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比如有些学生不明白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之间是正比例关系,为帮助其理解,教师就可以对其专门进行演示,使其通過直接观察了解正比例的概念,从而在作业练习中对所学内容有基本的区分;三是给应用题建立模型。对于普通层与优生层学生来说,应用题是较有考验性的一项环节,为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帮助其理解应用题中的基本关系,帮助他们在后续作业过程中直接应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五)在合理划分评价层次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
在分层教学中,评价分层作为分层教学的重要保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在具体落实时,教师要通过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发挥评价功能,加强优等生的自信心,使学困生和普通生迎头赶上。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评价分层时,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能因为要专门照顾某些学生的心理就进行片面鼓励,以免引起一些消极影响,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结语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而分层教育则能够在满足新课改标准的基础上促使全体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培养其数学应用能力。这就需进家搜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划分学生层次,以此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其发展提供思维空间,最终达到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娟秀.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04).
[2]余欢平.基于分层教学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2).
[3]曹彦刚.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6).
(责编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