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旭苑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使思维可视化,让表达情境化。针对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思维混乱、作文不生动的现状,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使学生掌握写作的规律,发散写作的思维,并形成规范的、有序的表达。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猜猜他是谁”,可综合运用“气泡图”“手状图”“树状图”等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搭建支架、细化表达,使学生轻松完成习作,获得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写作思维;搭建支架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2-0085-03
从三年级起,语文教材中多了一个板块——习作。面对这一板块,学生一向颇为畏惧。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看到作文题目,学生毫无头绪,不知道该写什么;才写了寥寥几笔,已无话可说。读着学生的文章,或如开水一杯,寡淡无味,或杂乱无章,东一榔头西一棒。
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怎样解决?有人说“情动而辞发”,只要有了情,自然会写了;亦有人说要重视体验,有了体验,还愁不会写吗?然而,写作是建立在思维科学和语言科学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情是感性的;而作文则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是理性的。从这个角度看,思维是基础之基础,离开思维,所有的认识、情感、审美等因素就无法有效地组合、发挥作用。要让情感自然流露,就要在作文教学中突破思维的瓶颈。
思维导图是表达思维的有效工具,是学习、思考的地图。在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通过对写作思维过程的精细剖析与层层展示,能帮助学生掌握作文规律、发散思维、理清思路,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一、运用气泡图,发散写作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先指导学生从题目着手,把题目作为思考的中心,向外发散,找出与中心相关的内容。此时,运用气泡图,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猜猜他是谁”一课,我们可以这样指导学生:
1.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很多的人,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你想到了哪些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2.学生交流,完成气泡图1。
3.大家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形容人的词语,真厉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同学们,读着这些词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些词语分别是写人物的哪些方面呢?交流完成气泡图2。
5.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完成习作“猜猜她是谁”。想一想,你写的人物具备怎样的特点。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气泡图,围绕主题——“猜猜他是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先寻找人物的特点,再通过归类,理清思路,聚焦特点。
以上课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气泡图具有简明、易懂、易画的特点。借助气泡图,呈现思维扩张的过程,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碰撞。这样,既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又能丰富学生积累,扩展了写作的素材。
如,“一件难忘的事”“我的植物朋友”这样的习作,通过交流、碰撞,气泡图(图3、图4)可以是这样:
在写作前,经常运用气泡图进行扩散思维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想到与题目相关联的事件、素材,这样写作主题就会越来越聚焦、思路会越来越清晰。
二、运用手状图,搭建写作框架
作文中心确立了,我们该如何搭建作文的框架呢?通常,教师都会交代学生要学会合理分段,千万不要从头到尾一个自然段。
那怎样合理分段呢?此时,我们可以借助手状图,指导起步阶段的学生写五段式作文。依然以三年级习作“猜猜他是谁”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指导学生构段。
1.出示图(图5):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手)
2.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五个手指各有各的名称,各有各的作用。今天,我们就要学着用手状图来给文章分分自然段。
刚才,我们积累了关于人物特点的词语,并给这些词语分类了。现在你知道要介绍一个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吗?——外貌、性格、优点、特长……
同学们,如果说我们的作文也像一只小手,那哪个手指是总起,哪个手指是分述……你能给它们归归类吗?
通过讨论,知道大拇指是外貌,因为外貌是最直观的印象,食指、中指、无名指各代表一个方面,小手指则是对全文(人物)的总结。(图6)
运用手状图,能帮助学生迅速分段。如,写景的文章,大拇指、无名指可以是总起和总结,中间的三个手指可以指景物的几个方面(图7);如果是写事的作文,大拇指、无名指可以是起因、结果,而三个手指则可以是经过(图8)。
运用手状图,能够帮助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建构作文的基本框架,让他们形成作文分段的意识。
当然,作文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应根据表达的需求而有所变化,切不可固定化、框架化。
三、运用树状图,细化写作内容
作文的中心明确了、框架搭好了,怎样让文章更生动、更具体呢?这就要细化作文内容。此时,我们可借助树状图来引导学生把作文写生动、写具体。
1.同学们,你们看,在这段习作中,人物的外貌給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出示例文:
我的堂弟叫小凡,今年六岁,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远看就像一只肥硕的加菲猫。
2.相机完成思维导图(图9),明白写人时要抓特点。
3.同学们,你们能画一画自己特点的思维导图吗?在写外貌、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等方面,你可以具体写些什么?自己画一画。(图10)
借助树状图,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思路,看到他们思维的方向、范围,并据此进行评价、引导。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从同伴的思维导图中获得启发,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树状图,使发散思维得以不断发展;同时,树状图能帮助学生对写作内容、写作手法等进行更直观的自我导向和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合理使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图形化的支架,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可视化、情境化;利用思维导图,能让学习有序、让指导有据。这样教学,让学生在获得语言发展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发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