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文阅读测评研究及教学启示

2021-09-28 02:17曹希艳周伟
关键词:高考传统文化

曹希艳 周伟

摘要:近年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文的选料、命题方向、考查路径均观照传统文化:以历代先贤为楷模,秉承“立德树人”的精神引领;以逻辑推理为方向,促进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以文本评价为路径,凸显经典作品的文化贡献;以试题形式为支点,激活传统文化的考查形式。

关键词:高考;古代诗文阅读;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统称,具体地说,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毋庸置疑,古代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高考古代诗文命题的选料、命题与文本关联的程度和考查的方式,均观照传统文化,也给古代诗文教学以指引。

一、以历代先贤为楷模,秉承“立德树人”的精神引领

德国语言学家、语文学家和政治家洪堡特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可见,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精神水乳交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纵观近年的高考古代诗文阅读题(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等),可以发现,古代诗文命题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精神引领,语料主要选材于《二十四史》,精选有家国情怀的、清廉担当的传主作为考查的对象。梳理如下:

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卷)为《明史·左光斗传》(节选);

2020年新高考Ⅱ卷为《明史·海瑞传》(节选);

2020年江苏卷为《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2020年天津卷为《放翁家训·序》(节选)和《石林治生家训要略》(节选);

2020年上海卷为《宋若水传》;

2021年八省联考卷为《汉书·霍光传》(节选);

2021年新高考Ⅰ卷和全国乙卷均为《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节选);

2021年全国甲卷为《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节选)。

语料中的传主,都是时代的楷模:海瑞为民请命、视死如归;霍光的政敌犯了通敌叛国的死罪,是一种警戒式告示;赵太夫人识大义显然是良好家风的言传身教。陆游、叶梦得对家风的要求异中有同:陆家侧重有气节、道义,叶氏侧重做世人治生表率;两人都认为要节俭,不能营营逐利,归根到底还是做人做事的示范和告诫。2021年新高考Ⅰ卷和全国乙卷古诗文语料中出现的封德彝、张玄等,显然是一组正直宽容、敢于直谏的铮臣群像……

可见,先民们“仁”字当头,以庇佑天下苍生为己任,敢于担当的价值追求,洁身自好的品德修养,臻于完美的健全人格,无疑为当代青年学生树起了“立德树人”的楷模。为此,古代诗文教学要始终铭记“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教学设计必须具备“精神引领”的意识,引领学生沿着“文言(诗歌)—文学—文化”的路径,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方式走进先贤的精神境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历代先贤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丰功伟绩,文人死谏、武人死战的价值追求,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化为文化传统中最珍贵的民族基因而代代相传。

二、以逻辑推理为方向,促进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则是当代人的神圣使命。而高考古代诗文阅读测评无疑是最直接的方式,其引领作用自在不言中。当然,试卷的命制还要遵循古代诗文的习得规律:读字当基,句读为先。多套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道考题都聚焦古文节奏的判断。显然,这是从语言的形式入手的,与此同时,对文言文内容的考查,也是从文化现象开始的。而这种考查,又表现在对文学常识的判断和推理中。

一种是直接考查传统文化现象。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中的一题,要求根据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参考答案为:①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②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③考题出自经书;④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这既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对科举制度做一番探究,知道了科举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制度,也对其隐藏的弊端如考官的个人喜好,卖官鬻爵的腐败现象亦给予充分的“曝光”。

另一种是间接考查传统文化现象。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第11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这道题涉及古代纪年法、皇族宗室、地名称呼和特定名称的理解,题目并不难,其中海内、宗室和庶务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涉及,而甲子纪年法是古代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文化现象,属于应知应会的记忆内容。但是,天干地支的组合,常常让学生晕头转向,即使教师也要比画半天。这道题的高明之处在于,既能引导学生进入古代生活的情境,又能避开繁杂的文常知识,直接对文中的“甲子”进行推理:它是不是纪日?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

選择题的设置,可以减少书写量,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加强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运用,进一步凸显考试过程中学生答题时的思维流变。如此,不仅考查学生是否细心,更考查学生是否会逻辑推理,是否能结合文本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比对、分析、评估和重构。

多套试卷中,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基本上中规中矩,既符合文言文的习得规律,又遵循以往考查的路径。突出亮点是2021年八省联考试卷中的第11题“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涉及“不讳”“结婚”“休沐”“发觉”4个词语。

之所以称其为亮点,在于这道题既不是考查加点词语的解释,也不是考查相关内容的概括,而是对内容的解说。原来的考查停留在词语的解释这一基本功上,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则侧重对文言信息的提炼。二者一个属于基础等级,一个属于发展等级,思维能力的要求是晋级的,而“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涉及教学评价的问题,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作者的观点、论述的方式等角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基于文本情境、基于逻辑推理而设置的考题,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一词之差,考查角度不同,内涵不同,指向不同。

遗憾的是,此题区分度不高,并未真正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考查的实则是学生的情商:细心与否。只要注意到“请假休息”和“休息”的区别,就能轻易判断“休沐”的解说是否正确,这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试题的区分度不够,“服务选才”就很难落实。

相比之下,2020年全国Ⅰ卷的文言文选自《宋史·苏轼传》,对“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生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中“粜”的考查就有区分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道:“粜,出谷也。从出,从米,粜为会意字,本义为‘卖出粮食 。”与“粜”相对的另外一个实词“籴”,《说文解字》中这样释义:“籴,市谷也。从入,从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析字会意,参照语用”的办法来解决。

不仅如此,这里顺势考查了一个相关的文学常识——常平米。常平米指的是常平仓的米。常平仓是古代的一种制度,丰年买粮荒年发放。常平仓的正式提出和实施是在西汉宣帝时期,当粮价低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储粮食,以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当粮价高时,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从而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它是官府制定的保障民生的应急措施,常平仓又是官仓,所以应是官府向百姓减价卖米,而不是官府降价买官仓的米。

回顾平时的教学,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为此,无论是高一、高二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还是对基本能力的培养,抑或是对高三复习迎考的实战演习,我们都有必要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行任务驱动,让学生做一个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不是一个辛苦的应试者。教学互动中,既要激活平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又要引领他们进入当时的历史情境,充分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那么,根植于年轻学子心中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就会于不经意间被激发出来,使学生由纯粹的知识记忆走向自主学习,通过自觉思考而推理出新的结论。这才是我们一线教师真正期待的高考引领,而学生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这一核心素养才算通过高考接了“地气”。

三、以文本评价为路径,凸显经典作品的文化贡献

新课标明确规定:“能主动梳理和探究语言材料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能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富有文化意蕴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理解各类作品中涉及的文化现象和观念,能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從2017年高考起,命题开始与文本勾连,这就能体现命题者对文本情境的设置引领。学生答题时就与文本有了互动,这道古代诗文阅读试题就有了相应的“温度”。

古代诗文阅读的设错点常在对象错误,如殿试由丞相主持,禁中为皇室宗族所居等;也容易设分类或范畴性错误,如太守掌管军事、科举等事务,殿下是对太子、诸王和丞相的敬称等。其实,只要平时加强记忆,学会梳理和整合,还是能有效甄别和选择的。

如果说这类题属于基础层级的话,那么涉及对文本内容评价的范畴,就属于发展等级了。

2020年的部分考题如下:

(新高考Ⅰ卷第14题)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新高考Ⅱ卷第14题)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天津卷第13题)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

(上海卷第20题)第④段写宋若水反驳衡山浮户恢复溪水故道的请求,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北京卷第11题)第5段中韩、魏二子对张孟谈说“我心知其然也”,请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此话的动作描写语句。

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第14题如下: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以上几道题,既是群文阅读的缩影,又是对文本内容的回扣,考查角度全面,落笔点又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文本评价上。“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要求在读懂文本、读懂人物的基础上,读懂作者,从作者的主张再回扣文本,思考士大夫的担当在文本中有了怎样的投射。显然,这样设问,考查的是学生的文本评价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考的直接功用是服务选才,通过一道题或几道题拉开差距,如此,题目的设置就要有一定的梯度了。

新课标规定:“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而高考题的命制就要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第16题: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可以说,这是一道难得的好题。要求结合古代诗评分析理解第二句中包含的委婉劝告之意,其中涉及的语境有上下文语境、关于创作背景的语境,还有历史和文化语境。这些理论不仅是在长期的课内外学习中积累出来的,也是新课标从必修到选修语言任务群及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试卷与新课标、统编教材的内在精神一致,强调能力,融会贯通。培养语文素养,情境化学习及依据语境理解语义非常重要,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及统编教材的重要学习方式和核心学习内容。

同时,上海卷和北京卷也有对人物行为特点的点评。显然,这就要引导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观察点看待传统文化,有甄别、评价的因素在内。这个属于评价层级,是概括文本内容后的发展层级。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具体要求,可以推断这是对新课标的具体回应。考试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和整合,根据考题要求,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深入思考,至少在文本里走两个来回,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同时也和命题者对话,明确考查的意图:注重精析题干关键词、搜索文本隐性信息并有效提炼整合信息,给出自己的预判,在表达中完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究其本源,评价反映了合规律性和目的性,而高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旨在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依据,并引领一线教学。这样,问题与文本之间,需要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学生就要与语言“亲密接触”,阅读文本由表及里,思考问题不断深入,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如此,新课程新理念不断地融入试卷的命制中,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自觉地进入一个必须思考和深入思考的“思维场域”,对文本內容能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效激发出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高知识储备的专门人才向具备较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转化,这需要我们在一线教学中自觉建构文本的情境、生活的情境、逻辑的情境,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结合相关信息进行文本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多元的。

如“有人认为……,你怎么看?”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再如,“陶渊明的《咏荆轲》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你是否赞同?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种评价直接引领学生与古人的思想进行交锋,课堂就会“好玩”一些,学生也愿意完成挑战性活动,文本评价就会更深入、更具体,其思维能力自然会在文本解析和重构中得到提升。

同时,这种评价能力的培养又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书面表达或者平时的考试得到连续的、及时的印证和强化,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又能通过评价的过程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校正。如此,学生打开了思维,既能结合文本,又能引经据典,还能思辨读写,渐渐具备批判的眼光、宽容的胸怀、礼敬的态度,深刻理解经典作品对传统文化的贡献。

四、以试题形式为支点,激活传统文化的考查形式

2021年的古代诗文阅读试题很好地落实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的“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的要求。请看新高考Ⅰ卷中的一道默写题:

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这道题有很多选择的余地,试题形式多有变化,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内核不变。学生只要平时注重积累,相信都能答出来。

其实,2021年的八省联考已经传递了这样的信号。与“沧海”勾连的李商隐的诗句不止一句,除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之外,还可以是“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等。

看似是知识性的默写题,但在能力的提升方面不可低估。毕竟,知识是在情境中运用并体现意义和价值的,所以相关答案丰富多彩,试题的开放性增加,令人耳目一新。试卷中还有一些具备选拔性意义的题目涉及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试题形式不再固化,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如理解性还原默写,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按所表述的意思到原篇中还原出相应的句子;再如关联式默写题,即仍以理解为基础,但着眼于积累的丰富性,关联不同的文本来设题。如2020年全国Ⅰ卷中默写题的命制,用“上衣下裳制”勾连《离骚》中的名句,用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勾连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

关联式默写实质是设置一个学科认知情境,在情境中勾连不同文本。有的用文学常识勾连,有的用文化知识勾连,有的用手法勾连,有的用主题或意象勾连。关联式默写基于理解,又不止于理解。其实,这里体现的是新课标“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题目”的高考命题建议,要考查出学生的个性。这两道题的诸多答案,其中一个来自新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而其他答案并非出自背诵篇目,不需要考生掌握,但考生如果知道它们而且能背诵出来,岂非更体现了积累的丰富性?这种考查形式第一次出现,但确实是个很好的开端,估计以后会逐渐增多。甚至可以鼓励“默写出一种得1分,默写出两种得2分”的评分模式,这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不失为一种认可和激励。试题的形式变化了,那么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就必须要做相应的调整。

不过,问题也来了:平时教学的诗文不能死记硬背了,是不是需要理解性还原抑或是关联式默写?为了高考中的6分默写,是否会恶化“内卷”式的高中古代诗文教学?其实,这种“内卷”绝不是命题者希望看到的。高考对教学的引领还是在“情境”的设置和文化积累的丰富性,有时,这种古代诗文考题默写小巧、别致的特征,还真的需要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不过,在紧张的高考答题过程中带来一份清新和灵动,或许是高考中一道别有特色的风景。

古今文体虽有变化发展,但本质不变,而古代诗文无疑是传统文化留存的文化基因,影响千年,绵延至今。正如中国古代文人总有绕不开的情结:怀才不遇的处境和内心的不甘,以及兼济天下或是独善其身的价值追求。而中国文人的精神底色,在古代诗文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为此,我们的教学就要从学生本位出发,打通高考试题与古代诗文习得规律的契合点,让学生将各种文化因素内化于心,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影响,能对自己的内心、行为习惯有所影响,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形成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知。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绝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不同方式、不同的路径,而高考则是最显性的引导和评价方式。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又不可能通过高考来解决所有问题。古代诗文的底子打得越早越好,不少专家呼吁在小学就要把古代诗文好好学起来。尤其是浅显的文言文,完全可以让小学生先读起来再说,如《三字经》不需要强调理解,背着背着就明白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言以蔽之,优秀的文言作品触动人,先贤的智慧启发人,健全的品格塑造人,家国的情怀感染人,清廉的担当影响人……这一切都会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进而自觉传承直至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高考传统文化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