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建
【主持人语】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都会引发广泛热议。热闹之后,还需冷静思考:考查有没有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是否涵盖语文这门课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能否达成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为此,本期《独家策划》栏目,邀请了多位骨干教师,以今年高考卷为主,历年高考卷为辅,分板块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命题研究,分享教学启示。
——李欣荣
摘要: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旨归的命题研究将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素养,推动高考复习向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2021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和新高考Ⅱ卷中的信息类文本阅读题,内容上重视文本呈现和试题表达,形式上关注能力布点与命题梯度,载体上呈现与文本的联系及与任务的勾连。关于这类题型的设置,我们有着更多期待,如直抵思维品质的前瞻性元素、观照思维品质的多元化题型、彰显思维品质的“小精专”情境。
关键词: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评价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高考试题质量的参照标准。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旨归的命题研究将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素养,推动高考复习向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以2021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和新高考Ⅱ卷(简称“四套卷”)为依托,考量作为全卷之首的信息类(包括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测评效能,提供教学指引。
一、内容:重视文本呈现和试题表达,期待直抵思维品质的前瞻性元素
(一)文本呈现
全国甲卷、全国乙卷采用论述类和实用类两种文本,新高考Ⅰ卷和新高考Ⅱ卷仅采用论述类文本(实用类考查则出现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限于篇幅,不做论述)。论述类文本所选语料涉及目录学史、数字人文、诗画异质和网络空间,实用类部分所选语料涉及水、粮食。与2020年高考卷相比,内容上具有传承性。比如,2020年全国Ⅰ卷是关于“孝”的内容,2021年全国甲卷是关于“目录学史”的内容,均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同时,所选的材料也延续了以往知识介绍的特色,侧重于谈价值、意义、功能等,基本不涉及专业知识,难度不大。
以全国甲卷为例,文本选自严佐之的《〈中国目录学史〉导读》。节选部分共5小节,近1200字。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的编写特色、编写内容以及编写价值。材料层次清晰,第1小节、第2小节通过与传统目录学相比较的方式来阐释“主题分述法”;第3小节、第4小节结合重要篇章,阐述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第5小节点明《中国目录学史》的创新价值。材料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基本上都出现在段首,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获取信息。同时该材料使用了比较分析的方式,也给命题留下较大的空间。具备同样特色的还有全国甲卷的“水的密码”、全国乙卷的“数字人文”、新高考Ⅰ卷的“诗画异质”等。相较而言,全国乙卷的“粮食”以及新高考Ⅱ卷的“网络空间”则稍显粗糙。“粮食”材料剪裁不当,且偏口号化;“网络空间”则语料陈旧,缺乏新鲜感。
进一步思考,四套卷中信息类文本的选材存在缺憾。信息类文本是整套试卷中最接地气、最具时代感,也最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文本,其考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动向,关注社会热点,思考核心问题,进而培养具有理性精神的思维品质,考查点理应指向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新知识”的能力。然而,四套卷中的信息类文本内容不新,热点不热,且并未涉及专业知识的核心,在思维考查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所欠缺。
直抵思维内核的考查应具备两大特征。一是时代性。不回避医疗卫生、公共安全、舆情管理、“饭圈”文化等大众关心的热点,以多样呈现的文本引领学生观察社会、思考社会,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解决者”。二是专业性。高中阶段虽然不承担培养专业人才的责任,但激发专业兴趣,普及专业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奠定良好的专业思考基础,责无旁贷。大脑的运行机制、隐性的社会歧视等话题,理应成为高中生理解和思考的对象。期待信息类文本的呈现能够更丰富、更专业、更具前瞻意味,真正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社会,观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试题表达
试题表达是命题的重要一环,要求语言简洁、指向清晰。总体而言,四套卷中信息类文本试题的指向均很明确,并且有要求上的梯度变化。如全国甲卷、全国乙卷的客观题,均是由理解分析入手,继而考查论证特点,接着进行综合评价,遵循由点到面、从易到难的逻辑顺序。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则去掉论证特点的考查,增加判断运用题,体现出由分析理解到判断运用的、具有新课改特征的命题意图。值得称道的是,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客觀题的第3题,用“最能支持”和“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表述,打破“非对即错”的命题常规,凸显了比较、辨析的思维考查要求。
当然,四套卷中的信息类文本的试题表达也存在一些瑕疵。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是套话入题。如全国甲卷第5题的A选项,“‘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但从思维角度来说,缺乏判断的意义和价值。
二是与文本缺乏关联。如新高考Ⅰ卷第2题的C选项:“‘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这是一个独立选项,无须借助原材料也能判断。
三是表述不清。如全国甲卷第5题的D选项:“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变化叙事的地点”与后文并不能形成逻辑关系。再如新高考Ⅱ卷的第3题:“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既然是“概括主要观点”,又何来“全面”之说呢?
之所以出现这些瑕疵,是因为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命题技术也在经历着由“旧”转“新”的“阵痛”。这种“阵痛”表现为:一是忽视信息类文本应该承担的测评功能,忽视对学生分析、阐释、比较、概括、迁移、运用等核心思维能力的考查测评;二是与之相生的,旧有命题理念、命题思路仍时不时影响着文本选择与试题表达。而高质量的、具有引领作用的试题表达应当指向文本核心概念的比较辨析,指向文本情境的综合理解,指向运用文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迁移。以全国甲卷为例,不妨设置3道题:第1道题可指向于对“主题分述法”和“断代法”的概念辨析;第2道题可着眼于对《中国目录学史》的结构思考;第3道题则可构建情境,讨论“主题分述法”的运用。如此方能凸显信息类文本的工具价值,方能形成具有前瞻意义的考核标准,发挥考题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有张力的文本呈现与试题表达,能够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型。一是由基于文本的阅读转向突破学科限制的融合性阅读。融合当下前沿理论和科学成果的文本呈现,更接地气,更能促使教师和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当下,获得对文本的深层体悟,获得思维品质方面的深度锤炼。二是由以精读为主的教学转向精读、泛读的“双轮驱动”。以往的教学强调深耕文本,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捕捉信息、辨别真伪,也是重大课题。有张力的文本呈现可以帮助师生共同建立资源信息库,快速高效地进行信息检索。三是引导学生做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迁移,在现实情境中尝试运用已有理论,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形成技能。
二、形式:关注能力布点与命题梯度,期待观照思维品质的多元化题型
(一)能力布点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被分成五个级别,其中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即高考命题时应着力体现的考查难度。根据水平四的相关表述,结合信息类文本的特质,我们可将信息类文本的考查要求归纳为四个方面:分析阐释、材料佐证、比较概括和实际运用。这方面,新高考Ⅰ卷“诗画异质”的试题命制较为出色。表1是新高考Ⅰ卷“诗画异质”题与信息类文本考查要求的比照。
比照发现,新高考Ⅰ卷在题目设置上注意到能力点的均衡分布,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阅读信息能力。同样,在每一题的布点设置上,新高考Ⅰ卷也不乏亮点。以第1题为例:A选项,学生可根据文本第1小节进行单句比对;B选项,需要对文本第4小节进行理解辨析;C选项,则需要梳理第4、第5小节,然后概括比对;D选项则是基于对全文的理解。如此看来,这样的布点既有句、段、篇的空间变化,又有理解、概括、辨析的逻辑变化,综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信息能力,关涉思维能力的发展。当然,以此来分析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则相对保守,“论证特点”的考查囿于既往“论点、论据、论证”的考查模式。而对于体现知识即学即用能力考查的“实际运用”能力点则有所忽视。
再看主觀题,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各考一题,均为“比较概括”类,难度较低,区分度小,且与客观题的考查点重叠。而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均考了两题,其中一题为论证思路或结构,涉及“分析阐释”这一能力点,属于传统考查。如前所述,这种考查是否有必要,值得商榷。另一题侧重情境任务,颇有新意。总体而言,主观题的考查相对传统,鲜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试题,尤其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情境任务的考查题比重偏小,任重道远。
(二)命题梯度
命题除了要均衡考点分布,还要区分命题梯度,体现思维爬坡。客观题首先需要关注强弱干扰项的设置。所谓强干扰项,即通过嫁接、拼凑、扭曲等方式,改变文本呈现样态,干扰对正确答案的选择。而弱干扰项则更多通过原文比对完成辨别。以全国乙卷的第3题为例进行分析,其选项及其干扰程度分析详见表2。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年8月该题为客观题的第3题,属于对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类。从选项设置来看,既有强干扰项,又有弱干扰项;既有全文理解,也有段落比较,还有词义辨析,思维的坡度感很强。要想正确解答,需要考虑多个思维路径,是一道比较好的试题。当然,如果按梯度表达的标准来看,全国甲卷、全国乙卷的答题角度和路径重叠较多,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因为引进情境考查,相对而言,梯度感更明显一些。
其实,要想增强命题梯度感,除了精心设计选项之外,还可在题型上做些创新。可以适当参照国外一些考试,如美国SAT考试。这类考试将信息类文本分成短阅读、长阅读和对比阅读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里又包括主旨题、循证题、细节题、词汇题等多种考查题型。增加文本类型,增大客观题比重,密化能力点,明晰爬坡感,或许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在主观题部分,新高考Ⅰ卷的情境任务题释放出积极探索的信号。
开展试题命制的布点网格化研究和题型多元化研究,归根究底,还是指向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回溯全文”的方式,找到所选文本的原文。借助原文,在一篇具有较大阅读量的长文中,通过多点开花的题型设置,完成多样化思维训练,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三、载体:呈现与文本的联系及与任务的勾连,期待彰显思维品质的“小精专”情境
新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这一建议为高考试题的命制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即时知识的理解深度决定了任务完成的质量,理解得越及时、越透彻,任务完成得越到位。“小精专”的情境能有效反映学生在思维品质方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防止“以量取胜,多答为王”的答题现状。分析四套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在情境的创设上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一)与文本的联系
文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答题必须依靠的资源。情境设置不能脱离文本,而应该与文本保持直接联系。学生需在明晰任务的基础上,借助文本完成任务。只有这样,测评才具有效度,以测评促进学生思维提升才具有实践意义上的可能。如新高考Ⅰ卷的第3题: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独家策划这是一道典型的由文本出发的情境测评题。所给情境为:为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寻找佐证材料。题干直接点出“诗画异质”的材料主题,即引导学生依据文本,思考诗与画的关系。学生可结合例证或文中的相关评论,明晰诗画关系,完成选择例证的任务。4个选项或直接取自著作,或自行编制,但始终未脱离诗画关系:A选项扬诗抑画,态度鲜明;B选项强调诗画具有相通性;C选项立足于诗画融合的意义;D选项强调诗画各自的特征。这样就形成了一道具有综合意义的考查题,涉及学生的概括梳理、比较鉴别等思维能力。可惜,这样的试题在四套卷中仅出现一例。
可以进一步打开思路,彰显思维品质的情境首先着力于“小”,这是由考场的时空限制决定的。太过综合的情境耗时费力,不适合考场运用。而“小”情境,据文而定,灵活多变,可以引导学生界定文本某一概念,可以辨析文中某一话题,可以运用文中某一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如此,能够快速、机动地测评学生即时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二)与任务的勾连
信息类文本阅读以理解应用为目标,强调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甄选辨别和分析运用。因此,即便是情境题的任务,也应简明扼要,不宜复杂,切实考查学生即时运用知识的能力,衡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先来看新高考Ⅰ卷的第5题: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严格说来,这道题与前面的第3题在能力点上存在交叉重复,但仍不失为一道好的情境题。所举内容以“诗画异质”为依托,用语简洁;直接点出矛盾点,指向清晰。学生在寥寥數语之中,已然明晰任务要求。
再看新高考Ⅱ卷的第5题:
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这样的任务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学生答题时极易“以量取胜”,考查的价值不大。
与教材或课堂呈现的学习任务相比,试题中的答题任务依托性更强,指令更明确,技术要求也更高。因此,情境设置不仅要“小”,还要注意凸显“精”和“专”的特征。围绕核心内容设置简洁情境,表述精当,评价专业,具有良好的测评效度。如新高考Ⅰ卷的第5题,围绕核心话题“诗画异质”,两句话,三个分句,四五十字,即构成情境;答案分三点呈现,梯度明显。
“小精专”情境可依托材料主题或材料重要部分设置。如在全国甲卷中,可设置客观题:“下列选项,最能佐证姚名达‘主题分述法特征的一项是……”也可借助争辩、解释、佐证等情境设置简答任务,抑或设置个人体验任务,如对某一现象的反思;设置社会生活任务,如解决某一地区的单一困难;设置学科认知任务,如对某一问题的争论等,如此形成以任务驱动为特征的测评生态,更利于凸显信息类文本的测评功能,引领学生做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者”。
依托情境,解决现实问题,是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教师可充分研究试题中设置的情境,调整优化,改善教学。如设计包含“小精专”情境在内的更综合化的情境,增加思维难度;设计多个“小精专”情境,引导学生辨析思考,体味在不同情境中完成任务的策略变化,提升思维精准度;引导学生接触生活,将文本情境与生活情境进行比较辨析,增强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如此,用好情境,用活情境,以达到“举一隅以三隅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四套卷中的信息类文本阅读题命制在多个方面作出了探索,显示出新课程改革的可喜变化。当然也存在一些缺憾,有待我们去弥补。正是变化与缺憾,成为我们实施教学的思考之源和动力所在。基于探索,立足研究,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