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生产、生态、文化: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四个面向研究
——以南平市仁墩村为个案

2021-09-28 01:19:02刘明聪
三明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受访者战略差异

刘明聪

(闽江学院 科研处,福建 福州 350108)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并将其写入党章。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1]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策略推动农村持续发展亟待重新审视。国内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李周[2](P44-50)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将会使我国出现现代农民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农村建设全域推进的新变化;陈龙[3](P55-62)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破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铁律、深化城乡发展规律、破解城乡二元格局的必然选择;李长学[4](P13-18)分别从内涵、本质、对象进行立论,指出乡村振兴在振兴对象和内涵要求等方面是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升级,本质上是新时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其现实观照的是乡村衰落现象。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万信与龙迎伟[5](P327-330)从促进世界发展的角度切入,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能够为当前全球农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钱正武[6](P7-12)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重大创新,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价值导向、实践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与发展;任映红[7](P34-39)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发展现代化、提振农村经济成长、遏制城乡二元分立发展的举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蒋永穆[8](P15-21)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可以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等路径入手;唐任伍[9](P26-33)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精心谋划、精准试策,建设田园综合体;钟钰[10](P71-76)提出,应该通过科学谋划乡村发展的系统规划、壮大农村优势产业、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激发乡村多元文明复兴和培育乡村内涵美等举措,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可以发现,学术界当前的研究较多从宏观层面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意义与实践路径,较少从微观层面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现况。据此,本研究以福建省南平市仁墩村为对象,先利用文献分析法确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面向,再利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仁墩村村民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态度,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各面向间的关联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一、仁墩村发展现况

赖秋华[11](P1-10)对农村发展的相关研究曾提出四大面向,分别为生产、生活、生态及社会文化,而王佩蓉[12]则提出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面向。综合上述观点,本研究以生活、生态、生产、社会与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面向,各面向的定义见表1。笔者于2020年6月20日走访该村,实际调研后总结归纳该村四大面向现况如下。

表1 乡村振兴战略四大面向定义

(一)生活面向

根据仁墩村村委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村共有1324人,老年人口(61岁及以上)为 328人,中年人口(36~60岁)为 496人,青年人口(15~35岁)为397人,少年及以下人口 (14岁及以下)为103人;常住人口为452人,其中包含67个少年及以下人口;外出人员为872人。老龄人口占总人口25%,外出人员占总人口一半以上,人口结构呈现空心化与老龄化的特征。

仁墩村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村卫生所2个,医生2人,教师与医护人员配备基本满足需求;小卖部6家,主要经营日用品、烟酒、零食等,也是村民活动的主要聚集点,村民日常主要以棋牌类休闲活动为主,公共活动设施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住房方面,2017年村中新建住房约 13户,2018年约 21户,2019年约 35户,三年新建住房累计户数占全村总户数21.3%,住房呈现逐年递增。新建住房大都为村民自建,缺乏统一规划,住房风格稍显混乱。

(二)生态面向

仁墩村位于高阳乡与南雅镇交界处,发源于建瓯市房道镇境内的高阳溪,向东南流经仁墩村,在建瓯市南雅镇房村注入建溪。仁墩村河段总长约3.8千米,河面宽阔,水源丰富,是仁墩村的一个独特风景点。仁墩村水库位于河段前端,建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不合理捕捞及林木砍伐,库容逐渐缩减,鱼群数量不断下降。其水渠分支顺着街道环绕村民居住点,水渠原本由卵石铺筑,但由于水泥硬化改造使得原本1米多宽的渠道缩减至如今的60厘米,加上水质污染,使其失去了原有风貌。

(三)生产面向

仁墩村土地总面积约176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约1600公顷,水田面积约68公顷,旱地约3公顷。仁墩村农田用地居于海拔90~100米间,地势平坦,与村民主要居住区形成一体,村民农田耕作较为便利。林业用地居于海拔200~400米间,适宜林木生长,林业资源丰富。村庄住宅用地布局相对集中,资源丰富,但部分耕地闲置荒废,土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仁墩村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葡萄、甘蔗、茶树等。由于气候温和,水分充足,其水稻种植主要分春秋两季,基本以家庭为单位,自产自销,机械化程度较低;玉米主要销往周边,销售渠道的相对稳定;葡萄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缺乏固定销售渠道;甘蔗与茶叶以粗加工为主,分布式经营,没有形成规模产业,主要销往周边制糖场或茶叶加工场。加工业以外来商客入驻为主,主要经营竹炭加工、蔬菜罐头加工。加工业虽然为村民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但还停留在粗加工阶段,没有形成品牌。由此可见,仁墩村产业结构单一,仍停留在以农业种植为主的阶段。

(四)社会与文化面向

该村目前有历史文化资源如下。李默,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任吏部尚书,谥“文愍”,故居位于仁墩村三溜街,原址如今已成为一片菜园。故居院落中植有大樟树,相传为李默所种。后人为纪念李默,修筑风雨亭供路人休息,亭子几经修葺,已不复当年模样。龙皋寺,原名龙泉堂,为李默报答父老乡亲培育之恩于1549年所建,现存寺庙为2001年重建,庙中留有明朝古石一块。三溜街,原为一条百米卵石道,由李默修建,立有石碑,但不幸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毁,如今三溜街已被改建成水泥路面。由此可知,仁墩村拥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但村民对文物保护重视不足。

二、研究设计与操作

(一)确立研究假设

首先探讨 “个人背景”与四大面向间的关系,其次探讨四大面向彼此间的关系。据此,拟定以下两个假设。假设一:个人背景变项会对乡村振兴战略产生显著差异;假设二:乡村振兴战略四大面向彼此间显著正相关。

(二)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参阅相关研究量表题目,编制研究问卷。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背景资料,包含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职业;第二部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意情况,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区分题项内容。

(三)信效度检测

2020年7月1日至31日,以立意抽样的方式对仁墩村村民发放50份问卷,回收问卷后进行信效度检测。在信度分析方面,使用SPSS20.0分别将各面向的Cronbach's α系数,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生活面向”Cronbach's α系数为0.938,“生态面向”为0.925,“生产面向”为 0.875,“社会与文化面向”为 0.892,皆大于0.7,表示问卷具有高可信度。在效度分析方面,主要通过因素分析法,检验量表在各面向中是否含有共同因素,通过剔除不适合因素来增加效度。根据检测,“生活面向”各因素负荷量皆在 0.6以上 (KMO=0.926,P=0.000),总变异量62.52%;“生态面向”各因素负荷量皆在0.6以上 (KMO=0.917,P=0.000),总变异量59.92%;“生产面向”各因素负荷量皆在0.8以上(KMO=0.816,P=0.000),总变异量 73.07%;“社会与文化面向”各因素负荷量皆在0.8以上(KMO=0.874,P=0.000),总变异量69.95%,显示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三、问卷统计分析

2020年9月1日至10月16日前往仁墩村开展实测,采用立意抽样方式发放问卷,共发出160份,回收129份,回收率80.6%。在回收问卷后,以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叙述性统计分析

1.人口老龄化,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平均收入偏低

在性别部分,男性与女性分别占44.2%(57人)及55.8%(72人),女性受访者略多于男性。在年龄部分,“61岁(含)以上”受访者为多数,占 47.3%(61人),“30 岁(含)以下”受访者仅占3.9%(5人),“31至 60岁”占 48.8%(63人),表明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年外流。在教育部分,“高中(中专)”受访者占 37.2%(48 人),“本科(含)以上”占 7%(9 人),“小学(含)以下”占 16.3%(21人),表明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受访者家庭平均月收入以2000元以下最多,占42.6%(55人),“2001元至 3000元”及“3000元以上”分别只占4.7%(6人)及3.9%(5人)。职业类别以“农林渔牧业”居多,占28.7%(37人)。

2.高度认同乡村振兴战略

在乡村振兴战略对四个面向的影响上,以“生活面向”认同度最高,平均数为4.28,标准偏差为0.54;其次为“生态面向”,平均数为4.22,标准偏差为0.56;接着为“社会与文化面向”,平均数为4.21,标准偏差为0.60;最后为“生产面向”,平均数为3.96,标准偏差为0.72。整体而言,受访者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的积极效益是认同的。

(二)交叉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定及单因子变异数分析来验证假设一,独立样本t检定主要是比较性别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差异情形,单因子变异数分析主要是比较年龄、教育程度、收入、职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差异情形。若达显著差异,则以雪费法(Scheffe's method)进行事后比较,进一步了解各组群间的差异是否有显著性。由于前文已针对四个面向检测其内在一致性,据此将各面向分数加总后,求出其平均数作为测量工具,分数越高表示受访者对此越认同。

1.均关注生活面向,女性比男性更重视生产面向

针对四个面向与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定,发现不同性别对于各面向皆表示认同。其中,“生活面向”有较高平均数,且仅“生产面向”上性别变项达显著水平,显示性别不同对于“生产面向”有所差异,女性较男性更为关心生产方面的议题,见表2。

表2 受访者性别对于各面向同意程度的差异情形

2.老年人更认同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效益

采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受访者年龄与各面向同意度的差异情形,村民整体虽然对“生活面向”平均分较高,但与其它面向并无明显差异。但当进一步使用F检定时,“生活面向”却达显著差异,其中“61岁(含)以上”对于“生活面向”的同意情形高于“50岁(含)以下”,见表3。据此进一步进行事后检定检测年龄群组间的比较,“50 岁(含)以下”平均数明显低于“51-60 岁”及“61岁(含)以上”。因为该村人口老龄化,青年外流,老年人可能因为安土重迁,所以比较认同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生活产生的积极效益。

表3 受访者年龄对于各面向同意程度的差异情形

3.不同教育程度影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

采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受访者教育程度与各面向同意度的差异情形,“生活面向”有较高平均数,其中以“本科(含以上)”给分较高;然而根据F检定,四大面向皆达显著差异,因此进一步使用事后检定检测教育程度群组间的比较。结果发现,在“生活面向”中,“本科(含以上)”高于“小学(含以下)”;“生态面向”中,“小学(含以下)”最低;“生产面向”中,“初中”最高;“社会与文化面向”中,“小学(含以下)”最低,见表 4。

表4 受访者教育程度对于各面向同意程度的差异情形

4.不论收入高低均认同乡村振兴战略

采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受访者收入与各面向同意度的差异情形,“生活面向”有较高平均数,且所有年龄组别皆达4.0以上。从家庭平均月收入来看,以“3000元以上”给分较高,然而根据F检定,四大面向皆未达显著水平,表明村民们不论收入多寡均认同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的积极影响。

5.不同职业影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

采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受访者职业与各面向同意度的差异情形,“生活面向”有较高平均数,以“工商制造”给分较高,F检定显示四大面向皆达显著差异,因此进一步使用事后检定检测职业群组间的比较。在“生活面向”中,“工商制造”高于“学生”;“生态面向”和“生产面向”中,“学生”低于“工商制造”“公务员”;“社会与文化面向”中,“工商制造”高于“学生”,见表 5。

表5 受访者职业对于各面向同意程度的差异情形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三个面向高度相关

为探讨两个变量间的关系,采用皮尔森积差相关系数来验证假设二。结果显示,四大面向相关水平为中度相关 (r=0.57及0.503);“生态面向”“生产面向”“社会与文化面向”三者相关水平为高度相关 (r=0.710及0.774);“生产面向”“社会与文化面向”则为中度相关(r=0.681)。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前述分析可知,假设一、假设二部分成立。整体而言,村民同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对于农村持续发展的后续工作亦具有高度共识,参与热情较高。具体而言,首先,不同性别对于“生产面向”有显著差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其次,不同年龄对于“生活面向”有显著差异,61岁以上受访者显著高于50岁以下。再次,教育程度对于四大面向皆有显著差异:在“生活面向”,本科以上受访者显著高于小学以下;在“生态面向”,小学以下受访者显著低于其他三者,本科以上又低于初中;在“生产面向”,小学以下受访者显著低于高中(中专)及初中,本科以上又低于高中(中专)及初中;在“社会与文化面向”,小学以下受访者显著低于其他三者。最后,职业对于四大面向皆有显著差异,在“生活面向”及“社会与文化面向”,学生显著低于工商制造业;在“生态面向”及“生产面向”,学生显著低于工商制造业及公务员。

(二)研究建议

1.通过宣传工作,强化年轻人与“生活面向”的关联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提升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度是关键要素。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空心化与老龄化趋势使得年轻人对村里产生疏离,尤其是学生可能因为尚未进入村中的工作、生产机制,较不关注“生活面向”,导致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度较低。因此,村委会应针对性地开展乡村振兴宣讲,同时在不同年龄段树立先进典范,利用“同侪效应”,增强同辈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感,强化年轻人与乡村“生活面向”的关联。

2.与地方高校合作,提高“生产面向”的效能

农村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村民主观意愿与专业人才带动之上。根据调研结果,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村民向心力。然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还需依靠专业人才,通过专业人才的带动,才能掌握农村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在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及福建省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动下,地方高校智力优势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因此,村委会应建立与地方高校的长效合作机制,吸引愿意从事乡村振兴战略的专业人才,由地方高校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指导农村电商、网络带货、现代物流等,进一步降低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成本,同时结合当地优势农产品,开发文化创意类商品,逐步提升“生产面向”的效能。除此之外,目前村民以年长者较多,不懂使用社群软件,无法将当地优势农产品通过数字社群网络进行推广。因此,可通过引进地方高校新媒体、广告、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不断吸引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关注度,促进当地农产品发展。

3.开展生态旅游,推动“生态面向”和“社会与文化面向”建设

近年来生态旅游发展良好。仁墩村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村委会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一方面可将生产农作物区、生态保护区、人文生活区区分开来,让每个区域都能发挥各自的独特功能;另一方面,可建立村内登山步道、亲水步道、文化古道等,提供游客和居民休憩场所,通过助推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增加村民收入,促进当地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进而达成正向良性循环,推进农村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受访者战略差异
今天,你休闲了吗?
小康(2022年28期)2022-10-21 02:35:38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小康(2022年19期)2022-07-09 10:41:00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小康(2022年16期)2022-06-13 05:05:44
相似与差异
音乐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36
找句子差异
战略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