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诊断在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28 08:08谢冬岳勇
系统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射线纤维化影像学

谢冬,岳勇

西乡县中医医院,陕西汉中 723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之一,好发于吸烟人群中,大多数患者至少每天抽烟10 包,或者一天吸一包甚至更多[1]。 在发达国家,COPD 的主要原因是吸烟; 在发展中国家,COPD 经常发生在通风不良的家庭中,这些人群暴露于因燃烧燃料烹饪和取暖而产生的烟雾中。 与COPD不同,肺纤维化不是由吸烟引起的,尽管这两种肺部疾病完全不同,它们却可以同时存在,被称为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PFE)。 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并不是非常明显,尽管许多吸烟史较长的吸烟者可能会出现肺功能下降,但只有慢性吸烟者会出现临床上明显的CPFE, 吸烟者发展为较不常见的肺部疾病, 在进行更彻底的评估之前,可能被误诊为CPFE;也有可能存在因为临床表征不明显而导致的误诊、漏诊[2]。因此需要借助影像学技术来辅助患者在临床上的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诊断, 临床上常见影像学辅助诊断的方法有传统X射线扫描诊断、CT 断层扫描诊断。该文主要探究相比传统X 射线扫描诊断的方法,CT 断层扫描诊断在检测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现选取了2018 年 7 月—2020 年 7 月在该院检查的患者 568例。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检查高度疑似为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568 例。随机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各284 例。 按照最终临床确诊情况为该次研究得参考标准,临床所有568 例患者中,最终确诊人数为547 例,其中研究组确诊278 例,对照组确诊26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284 例高度疑似为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X 射线扫描检查,患者在检查前1 d 做到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在进行X 射线检查时,患者个人须脱下腰部以上的衣服并穿上医院的检查专用服装。 DR 仪器正对患者, 在检查者保持正确位置站立时使X 射线射出,技术人员将从胸部正面拍摄一幅图像,从侧面拍摄一幅图像。 在某些情况下,或因为患者自身的的困难使站立困难, 或因为能够使X 射线产生更清晰的图像,可以让患者躺下。 如果医生怀疑肺部有多余的液体,则躺下的可能性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侧卧并提供其他肺部图像。 患有COPD的患者胸部X 光片可能显示出大肺的迹象, 这被称为恶性通货膨胀,当肺组织受损并失去弹性时,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现象。

1.2.2 研究组 对284 例高度疑似为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进行CT 扫描诊断。 具体操作过程及方法如下: 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GE 的光速级VCT64 CT 扫描仪进行入院后CT 扫描。 扫描前,将检查的目的和方法告知被检查者,并进行呼吸运动(深呼吸、屏住呼吸),仰卧姿势,双手抱住头部,头部先进,深吸一口呼吸,从肺底到肺末端进行肺部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CT 扫描工具对患者进行扫描,从肺底到肺尖进行扫描。 将CT 设备的管电压设置为150 kV,管电流设置为120 mA,层厚度和层间距设置为15 mm,并对扫描所得到的数据及图像通过软组织计算方法进行重建。 同时,仔细观察被检患者的整个肺部的病变情况,要求患者继续顺畅保持呼吸,并对患者的肺部区域和隆起上方和下方各相距5 cm 处的位置分别进行CT 扫描诊断。扫面图像视野设为35 cm,层厚度为2 mm,重建患者肺部的方法采用骨计算法。将获取的图像导入计算机分析程序(3D 体积测量系统)中,对肺叶进行分割,通过自适应边界方法完全提取肺组织,对肺叶之间的裂缝进行几何分割,并将隐含漱口法应用于一小部分分割以确定终点有效性。将窗位距离和窗宽距离分别设置为600~800 HU 和1 200 HU,以便观察患者肺窗情况,并随时监测患者的肺部变化情况。 使用双盲方法分析图像并评估图像质量,得出最后结论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最终确诊结果。 ②CT 扫描与传统X 射线扫描诊断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③CT 扫描诊断影像学特征表现。④传统X 射线扫描诊断影像学特征表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最终确诊结果

最终临床确诊情况为研究参考标准,568 例患者中,最终确诊人数为547 例。 分别记录使用传统X 射线扫描检测出的阳性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和使用CT 扫描检测出的阳性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研究组灵敏度为 98.92%(275/278), 特异度为66.67%(4/6), 漏诊率为 1.08%(3/278), 误诊率为33.33%(2/6),阳性预测值为 99.28%(275/277),阴性预测值 57.14%(4/7),符合率 98.24%(279/284);对照组检查的灵敏度为 91.45%(246/269), 特异度为40.00%(6/15), 漏诊率为 8.55%(23/269), 误诊率为40.00%(6/15),阳性预测值为 96.47%(246/255),阴性预测值 20.69%(6/29),符合率 88.73%(252/284)。 研究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漏诊率、误诊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最终检测结果比较(n)

2.2 CT 扫描与传统X 射线扫描诊断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

CT 扫描诊断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优势多于传统的X 射线诊断方式,见表3。

表3 CT 扫描检测与传统X 射线扫描的价值比较(%)

2.3 CT 扫描诊断影像学特征表现

根据CT 扫描结果临床医生阅片诊断,将出现的病理现象结果进行统计, 其中肺门阴影增加、 加深273 例,小叶间隔增厚275 例,见支气管血管束变细272 例,肺部纹理紊乱273 例。

2.4 传统X 射线扫描诊断影像学特征表现

根据传统X 射线扫描结果临床医生阅片诊断,将出现的病理现象结果进行统计, 其中肺门阴影增加、加深239 例,小叶间隔增厚247 例,可见大小不一的结节状230 例,肺部纹理紊乱226 例。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气流缓慢进入或流出肺的渐进性阻塞。慢阻肺的特征是肺部组织缓慢遇到进行性破坏,导致肺部出现孔洞,通常这对肺顶部的影响远远大于对肺底部的影响[3-4]。自1982 年以来,根据目前已有的调查结果显示,COPD 的发病率几乎翻了一番[5]。 专家估计,在我国约有3 200 万人患有COPD,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这种疾病[6]。 这类疾病症状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伴随咳嗽的缓慢出现,因此尽管有些人被诊断时的年龄较小,但大部分患者还是会在40~50 岁之后被诊断出。 据我国2019 年的研究调查统计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着数百万的中国人,为患者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COPD 的治疗包括患者不吸烟和使用吸入药物改善肺部气流。 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时,肺过大且有气流阻塞[7]。 COPD 患者可能表现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的症状,病因通常是长期接触刺激物,这些刺激物会损伤患者的肺部和气道[8-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个体的预期寿命长短不一,视个人的COPD 阶段而定,随着疾病发展到Ⅳ期(“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其预期寿命会降低。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疾病过程,通常, 该疾病始于肺部底部并导致进行性瘢痕形成,肺功能测试显示肺变得越来越小,无气流阻塞。 患者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严重呼吸急促、极低的氧饱和度并具有活性、肺动脉高压、肺功能测试中正常的肺活量测定法和肺容量很小、扩散能力很低[10-11]。肺纤维化是最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肺泡的病理特征是气管末端的小气球状结构,这些肺泡经过聚集,会变成大的葡萄状簇。肺泡的薄膜层由弹性组织构成,因此,其形状结构像气球一样, 肺泡在充满空气时会膨胀,肺泡壁可透过氧气,它们的壁还与称为毛细血管的微小血管有接触[12]。 毛细管壁也可渗透氧气,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空间称为间隙空间或间质,在这里发生气体交换。 这样的气体交换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200 多种疾病可能会引起该间隙空间的肺炎和瘢痕或纤维化,目前临床通常是将这种现象成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尽管肺部纤维化疾病和慢阻肺并非是同一类肺部疾病,但是这两种疾病却可以同时存在, 这种疾病即被称之为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上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特点并没有那么明显,对于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目前的已有的诊断模式尚未能阻止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不断上升,迫切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或个性化的诊断方法。因此为提高临床对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诊断效率,以及后期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对比传统模式下的X 射线扫描诊断,该文探究了CT 扫描诊断方法在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之间的应用价值。

研究数据表明,在全部的568 例高度疑似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中,患者大部分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明显,CT 断层扫描诊断方式患者影像学大都出现了肺门阴影增加、加深小叶间隔增厚、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变细肺部纹理紊乱; 传统X 射线扫描诊断方式的患者影像学大多出现了肺门阴影增加、 加深、小叶间隔增厚、肺部可见大小不一的结节状、肺部纹理紊乱。 使用CT 扫描诊断的研究组患者结果为,277例阳性确诊患者,7 例阴性患者,误诊患者2 例,漏诊患者3 例。 使用传统X 射线扫描诊断的对照组患者结果为,255 例阳性确诊患者,29 例阴性患者,误诊患者9 例,漏诊患者23 例。 结果表明了传统的X 射线扫描诊断方式与CT 断层扫描诊断的研究方式对诊断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意义,一致性效果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从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角度来比较,CT 断层扫描诊断的准确度、 特异度、 敏感度分别为98.92%、98.24%、66.67%, 均明显高于 X 射线扫描诊断的91.44%、88.73%、40.00%。廖正寿等[13]研究发现,CT 扫描诊断的准确度、 特异度、 敏感度分别为97.17%、87.50%、97.98%, 均显著高于传统X 线诊断结果,其结果与该次研究一致性较高。 通过分析这一组数据,能够明显发现CT 断层扫面诊断技术相比较传统X射线扫描技术而言,对确诊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准确率更高,效果更出色,我们推测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CT 断层扫描技术的图像分辨率更高,对组织内部结构表现更清晰,更能对病灶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显示,更利于临床的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分析。

综上所述,使用传统的CT 断层扫描技术诊断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 比传统的X 射线扫描更具准确性,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更高,效率更高、优势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射线纤维化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多维空间及多维射线坐标系设想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