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
曲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曲阜 273100
颅脑损伤是由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导致,根据资料显示,颅脑损伤临床发病人数不断的增加,每年呈递增趋势上升,其致病原因包括重物砸伤、交通事故撞伤、坠落伤等。患者一旦发生颅脑损伤,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 并且患者的病情具有复杂多变的情况,还可引发其他并发症。颅脑损伤患者往往脑部组织受损严重,并伴有脑出血、脑缺氧以及脑水肿等损伤出现,将会增加患者颅内压,而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将产生合并多发伤甚至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伤,同时致残致死率相对较高,因此院前采取有效的急救可改善患者的生存年限,同时还可降低二次创伤的发生[1-2]。 该研究主要针对2017 年9 月—2019年9 月该院急诊科室抢救的86 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回顾分析该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86 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其所有患者经CT 扫描诊断均与WHO 规定的重型颅脑外伤诊断标准相符,均为合并性并发外伤。 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3 例)和观察组(43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 例,女性20 例;年龄20~67 岁,平均年龄(40.57±12.52)岁;颅脑损伤的因素包括:交通意外伤18 例,坠落伤12 例,挤压伤 6 例,重物砸伤3 例,其他4 例;自受伤开始到抢救时间之间间隔30 min~5 h,平均间隔时间(1.8±0.6)h;患合并伤包括:胸腹创伤24 例、骨关节创伤28 例、眼或颌面创伤12 例、其存在合并两种以上创伤者22 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 21 例;年龄 21~68 岁,平均年龄(41.77±14.53)岁;颅脑损伤的因素:交通意外伤17 例、坠落伤 14 例、挤压伤 5 例、重物砸伤 4 例、其他 3 例;自受伤开始到抢救时间之间间隔30 min~5 h,平均间隔时间(1.8±0.5)h;患合并伤包括:骨与关节创伤 30 例,胸腹创伤27 例,眼或颌面创伤17 例,其中,其存在合并两种以上创伤者为20 例。 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对比性。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研究前,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处理,根据患者入院时的颅脑损伤程度,以及其他部位的损伤情况,建立静脉通道、行气管插管、氧气罩、抗休克处理,并做血胸处理,大出血处理、延期骨折处理等治疗。
观察组患者实施精准院前急救措施,主要针对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 实施院前急救的原则为: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固定,后搬运,最后转运医院。
当到达事故现场后,急诊医生立刻对患者做出初步的伤情评估和全面的检查,观察生命体征,然后立刻开始急救,首先消除危及生命的部分问题,然后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质,疏通气道。 针对存在舌后坠的情况,应当立刻把患者的舌体予以拉出并放入口咽通气管,如未能解决,确保呼吸顺畅时则对患者施行气管插管;针对高空坠落伤,疑似存在颈椎损伤的患者,安排护理人员利用颈托进行相应的固定;针对外伤出血、四肢存在骨折的患者,立刻进行止血和包扎以及固定的操作; 针对耳鼻口脑脊液泄漏的患者,把患者的头部转向患侧, 然后使用无菌的棉球进行清理,确保局部的清洁,另外还需要观察避免出现堵塞以及逆流的情况发生; 针对出血较大的患者及时止血,并对伴有其它合并伤的患者开通静脉通路,然后使用7.5%的氯化钠高渗液进行血容量的补充, 保障患者的血压,进而避免因失血过多而造成低失血性的休克;针对疑有脊柱和骨盆出现骨折的患者,首先进行固定,然后使用产式担架进行搬运;针对颅脑的外伤且伴有脑疝的患者,首先使用250 mL 浓度的20%甘露醇(规格:250 mL:50 g;国药准字 H19993599)予以静脉滴注,然后同时使用40 mg 的呋塞米(规格:2 mL:20 mg;国药准字H31021075)注射液以及10 mg的地塞米松注射液 (规格:1 mL:5 mg; 国药准字H35021358)进行推注。 为确保颅脑出现损伤的颅内压力,根据情况运用利尿药降压药,并且给予适当的补液;针对频繁的呕吐且烦躁不安的患者,疑似存在颅内压增高者, 进行降压的同时再静脉注射10 mg的地西泮(规格:2 mL:20 mg;国药准字 H34021984)。待患者的各项病情处于稳定时及时转运,进入救护车后立刻进行吸氧和各项电子设备的监护,例如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脉搏氧、呼吸多功能监护仪等,时刻观察患者的变化,必要时给予吸痰、冰帽、冰袋降颅温等操作,如果患者已经施行气管插管则连接呼吸机,医生对患者的情况再一次评判, 然后和医院联系开放抢救的绿色通道, 并讲明致伤的原因和症状以及采取的急救措施, 以方便院方做好进行抢救的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格拉斯哥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昏迷情况进行评定:恢复良好:对患者干预后,患者神经症状轻微异常,其社会活动基本恢复;中度残疾:患者干预后,其基本生活可自理,但就某些特殊活动仍未完全恢复;重度残疾:对患者干预后,其意识恢复清醒状态,但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需他人协助;植物状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其肢体可进行反射性反应,间断自发睁眼,口中食物可自行吞咽;死亡;对比两组患者自送往院前至抢救所用时间。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两种不同抢救方式,观察组患者经院前抢救后的恢复良好率、中度残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重度残疾率、植物状态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结果对比[n(%)]
观察组送诊时间为(1.7±0.2)h,对照组为(3.1±0.2)h,两组对比观察组的送诊时间较快,而接受手术的时间观察组为(2.4±0.3)h,对照组为(3.7±0.6)h,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较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送诊时间、开始手术时间对比[(),h]
表2 两组患者送诊时间、开始手术时间对比[(),h]
组别 送诊时间 开始手术时间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 值P 值1.7±0.2 3.1±0.2 26.458<0.05 2.4±0.3 3.7±0.6 12.080<0.05
颅脑损伤发病因素主要与患者受物体砸伤、交通事故、跌伤等原因有关,而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较危急,发展较快,且颅脑损伤可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在采取急救措施时,应首先争取最佳治疗时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经临床研究表明,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干预,及时进行救治,有利于提升治疗效率,预后效果明显[3]。
院前急救措施首先应要求医护人员具有精准的救助技术,其次应根据患者的意识表现及临床表现准确判定出患者的受伤程度,避免出现漏诊现象[4-7]。 另外,医学上常以先开放后闭合性损伤、先重后轻为治疗原则,对病情危重患者应优先抢救。 而关于颅内血肿且有引发脑疝可能的患者,应做好相关检测,并通知相对应的科室做好手术准备,其中可采用甘露醇降低患者的颅内压[8-10]。 对于颅脑损伤合并大血管损伤、脏器破裂需要采取开颅手术的多发伤患者,应告知各相关外科专业提前到急诊科紧急会诊,形成创伤救治小组,建立绿色通道,在稳定患者生命的前提下,根据各创伤部位损伤情况的主次, 以及各专业的侧重点,紧急制定治疗方案,按照损伤控制原则,优先或同时处置危机生命的损伤,有序进行抢救。对于呼吸受阻,或即将停止呼吸的患者可通过气管插管来维持患者呼吸顺畅,并采用呼吸机作为辅助呼吸设备,清理气管内的内分泌物,进而改善通气情况[11-15]。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院前抢救后的恢复良好率、 中度残疾率分别为30.23%、41.86%,而对照组分别占11.63%、11.63%,两者对比观察组的恢复率和中度残疾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重度残疾率13.95%、植物状态率9.30%、病死率4.65%,观察组分别为32.56%、25.58%、18.60%,两组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送诊时间(1.7±0.2)h,对照组(3.1±0.2)h,两组对比观察组的送诊时间较快,而接受手术的时间观察组为(2.4±0.3)h,对照组(3.7±0.6)h,相对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较短(P<0.05);由此表明,对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进行院前抢救措施,其送诊时间和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为患者抢得最佳治疗时间,且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提升治疗效率。该研究与刘姝娜等[16]的文献较为一致,其中观察组的良好率、中残率分别为24%、26%,对照组良好率15%、中残率8%,观察组重残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进行院前精准急救, 可有效缩短送诊时间和手术时间,通过开通绿色通道, 可为患者赢得最佳手术治疗时间,此期间,各环节的衔接均较优,进而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