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娟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处理、再加工;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接地气”的方式将知识送达学生的世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要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接地气”,就要研究教学方法,不断地反思、再认识、再研究。“接地气”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在整个儿童发展过程中,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活动,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了几种教学方法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更“接地气”,师生共同进步,乐此不疲。
一、言传身教,现身说法
在上《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家務擂台赛》时,在课前的观察与交流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是家务小能手,但是有些孩子却随地乱扔垃圾,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于是,我设计了“传经送宝”教学环节。下午,当值日生在大扫除的时候,我和家务小能手们纷纷上场,悄悄地拿上卫生工具与他们一起劳动。我告诉旁边一起扫地的女生,将地面扫干净的窍门;告诉那边收垃圾的男生,怎么能一点不剩地把垃圾收起来;告诉拖地的学生,先洒水会事半功倍……做完值日后,我指导值日生组建“巡逻队”,可以找自己的同学和好朋友一起维护自己的劳动成果,遇到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并教育。一周后,班级卫生井然有序。我对孩子们说:“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做出贡献,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可以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忧。”随后,我在课堂上播放了我三岁儿子拖地的视频,从学生们佩服的眼神和夸赞的声音中,我及时引导:“妈妈最欣慰的是自己的孩子懂事了,知道为家庭承担责任了,这也是我们长大的表现。”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放学回家也要尝试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良好途径。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品尝劳动成果,狠抓养成教育,教师以身作则,从生活中取材,可以使儿童很快地进入教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而使教育更“接地气”。
二、同伴教育,促进参与
同伴交往是一个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教育途径,学生愿意吸取和自己年龄相仿、知识文化水平相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的意见。
在上《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四课《同学相伴》这一课时,我根据班级内经常出现的几个生活实例抛出问题:“小明生病了,吐了一地脏物,有的同学连说好臭,真恶心,他们的做法对吗?你会怎么做?”“小兰是个慢性子,学习、参加活动都慢悠悠的,大家都不愿意和她一组,这样对吗?为什么?”“你的同桌拿了其他同学的十元钱,如果你替他保密,他可以分给你五元,你会为他保守秘密吗?为什么?”“小丽和小黄是好朋友,她们两个不愿意让小红参加她们的游戏,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我设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全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作为代表积极发言,同学们发现内向的那些孩子不仅善良,而且非常热心;我接纳、赞赏并鼓励后进生的某些想法,让他们充满信心,积极融入群体。学生们通过同伴教育,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还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中有“食物的哭诉”的案例:夜深人静时学校食堂的泔水桶传出一阵阵哭诉声,米粒兄弟、白花花的馒头、泡在菜汤里的白菜、豆角、茄子、红烧肉都在呜呜地哭泣……其实,儿童在就餐过程中,有时候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浪费现象,在上这一课的时候,我就让同学们观察并记录大家午餐的浪费情况,如:同学们的碗中有没有剩菜剩饭?学校的泔水桶有多少剩菜剩饭?算一算我们全班一天浪费多少?一个月浪费多少?全校浪费多少?第二天上课时,我们计算了浪费的数量,看到如此庞大的数字,我提议以“饭菜的哭泣”为题,同学们自由讨论,用自己的方式倡议大家节约粮食,并相互监督,避免浪费。由于处在同一个年龄阶段,他们比较了解同学的想法、感受和情感,所以同伴是传播信息和知识的最好人选。让知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一部分人带动另一部分人,以少数影响多数、多数影响集体,就能够激励大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三、兴趣调味,开拓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如果学生能有兴趣地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
在上《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变废为宝有妙招》时,最有趣的教学环节就是我组织学生在班里举办的“心灵手巧商店”活动。学生们将自己闲置的纸张、玩具、衣物、学习用品等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做成各种各样的新物品,就可以跟同学相互交换或者售卖。这样做,不仅能收获自己心仪的物品,还可以节约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一开始,很多同学组团开“商店”,还会制作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广告牌,贴在自己的书桌前面,然后开始花式经营,介绍自己的创意物品。孩子们的经营思路很独特,有的是回答问题可以减价,有的是背诗比赛减价……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们会请教老师、咨询同伴,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有的“小老板”的“货物”非常抢手,活动刚开始一分钟就卖光了,学生们除了看重“货物”的价值,也很在意它的实用性。在这个买卖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很多可利用的宝贵资源,也学会了合理再利用的方法。学生们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这样接地气的活动,不仅可以为家庭减少开支,提高低碳生活经验,还能在经营“商店”时学会一定的生存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强大的执行力。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在不断地探索、学习,发现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有创意、接地气的学习氛围。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一起与爱携手,走进童心。
(作者单位:山东省惠民县石庙镇梁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