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跃辉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对课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题目进行改革,体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统编本教材课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题目是文本解读的一把钥匙。题目的设问、参考答案与导向等,都隐含着解读文本的线索。笔者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思考题为抓手,对文章进行思辨性解读,可以引领学生拓展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提升,同时探究思辨性解读文本的思路与策略。
一、关注文本的文体特征
人物纪实性散文最突出的文体特征是既有对人物事迹的描述,也有对人物品质的概括,即在“所叙之事”与“所议之理”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要着重分析人物事迹与人物品质之间的联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思考探究”的第一题是:“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这道题就是对人物纪实性散文文体特征的揭示。
有学生认为,作者记述叶圣陶和吕叔湘两位先生的片段,即“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不能体现叶圣陶“待人厚”的品质,作者用它来证明叶圣陶先生的待人温厚、宽厚,失之偏颇。因为叶圣陶先生是在“描一篇文章的标点”,这应该与后文“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一句中体现出来的叶老为文、为学的严谨相照应。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思辨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修改吕叔湘先生文章的标点,能够体现他对后辈、对同行的关爱,但“修改标点”本身又是叶老为学严谨、认真的表现。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还阐述了叶圣陶先生有关“文风”的主张,实际上也是体现其“为人严”的一面。不过,对于作者列举的揭示葉圣陶先生品质的例子,也可以进行思辨性阅读。叶老提倡“简洁”限于用字方面,其核心就是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表达精神、意思决不用繁语。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了”,例如认为“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是既累赘又别扭的表述。叶老和作者是从“用字”的角度理解的,但这不能证明“我见到了老师”是一种累赘的表述。一般来说,“我见到老师”这句话的意思并没有表述完整,后面还应该加上一些词句,句意才完整,而“我见到了老师”,就可以作为句子的结尾。第二个例子是“太”,作者认为“那个人我不太认识”不仅累赘,而且违背常理。实际上,对一个人的认知绝不只有“认识”和“不认识”两种状态,对于“知道但不了解”的这种状态,用一个“太”字就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当然,对这些例子进行辩证解读,并不影响读者对叶圣陶先生品质的把握。
二、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
人物纪实性散文既有实用文体的特点,也有文学化的表达成分。对于文中为数不多的文学化表述,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例如“思考探究”的第二题:“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一些出来做品析。”原文中的“双层的悲哀”缺少具体指向。教学参考用书的答案是:
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另外,也可以认为“双层的悲哀”表示两方面的悲哀,一是老年人(作者当时年近八十)对岁月逝去的伤感,二是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哀伤。
按照答案“乐景反衬哀情”的解释,这种悲哀应该是“双倍的悲哀”。双倍,意味着同一种悲哀情感的程度加深;双层,则是两种不同的悲哀。而且,教材中“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也不能算是“乐景”,特别是“繁碎”一词,指向的不是内心的平和与幸福,而是一种心情上的焦躁与烦恼。因此第一种解释并不准确。作者张中行出生于1909年,写作本文时已是79岁高龄。年轻人在除夕之夜体会到的是辞旧迎新的快乐以及新春的希望,但对于一位即将80岁的老人而言,除夕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这在老人心中引起的或许是一种人生将逝的悲哀。在这样的心境中,又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自然是“双层的悲哀”了。而且,原文讲“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立即罩上”说明是两层悲哀同时而来,而不是同一种悲哀之情的增强。因此,后一种理解更为准确。
当然,这篇人物纪实散文的文学性并不强,“含义丰富”并不是最突出的语言特点,而且类似这种多义性的句子并不多。答案提供了另一个例子:
示例:“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实际上,“示例”的句子含义并不丰富,这句话对应的是文学领域的朦胧诗风、现代派的小说等文学主张,“宣扬朦胧”指的是提倡朦胧语言风格的人,“顺势朦胧”指的是顺应这种提倡并且用朦胧语言进行写作的人。如果定要在原文中找一句“含义丰富”的句子的话,“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这句话或许更为贴切,值得品味的空间更大。
三、关注文本的观点态度
作为一篇人物纪实性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还重点阐述了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等方面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从思辨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思考探究”的第三题是:“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积累拓展”的第四题是:“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这两题都指向了文本的观点态度,即叶老关于文章写作的基本观点。
对于叶老关于“写话”的主张,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辨析。例如有学生问:“难道我们在写抒情散文的时候,也一定要做到简明、通俗质朴吗?我们学过的古代诗歌,讲究含蓄;我们学过的优美的写景散文,并非都质朴。那叶圣陶先生的主张如何解释这类作品的语言风格?”这是一个很有辩证意识的问题。其实,叶圣陶先生讲“写成文章”,单指“文章写作”,而不是所有作品的写作。从类型上讲,阅读文本可以分为文章作品和文学作品两类。文章不同于文学作品,也不包含虚构的文学作品。叶圣陶先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章”这个概念的,而学生疑惑的实质是把“文章”等同于“文学”,把“文章作品”等同于“文学作品”。因此对于文中“文章”的概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辨析。
针对“积累拓展”第四题,即谈谈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学生的启发,并修改自己最近的作文,这是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大胆质疑教材文本,看看教材文本是否做到了简明。由于张中行先生的原文在选入教材时被进行了删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原文和课文进行对比阅读,并特别关注教材删改之处,以此来印证叶老的观点。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教材第二段中的“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两句话中的“叶圣陶先生”接连出现,这就是“不简洁”的表现,应该将后一个改为“他”。学生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独立的阅读见解,这就是思辨阅读的体现。思辨性阅读并不意味着单纯的质疑与否定,而是在质疑的基础上寻找证据,证明文本本身的不严密或者对文本解读时出现的偏差。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